中在第1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中間喪亂真憐汝,南鄙音塵不散憂。 -- 出自明·鄭善夫·送吾惟可還三衢
- 中原天子親提劍,南國樓船遠募兵。 -- 出自明·鄭善夫·贈汪希周料兵淮楚
- 中逵判綢繆,豈不念鶼蟨。 -- 出自明·鄭善夫·贈道夫(三首)
- 中天樓閣虛無里,南國風煙江漢來。 -- 出自明·鄭善夫·上妙高臺
- 中興功業更誰論,萬里摧殘百戰身。 -- 出自明·鄭琰·挽鄭都護
- 中夜數寢興,窗前明月眺。 -- 出自明·鄭胤驥·己酉赴試白下病歸得雜詠五首
- 中年易傷離,此不異人意。 -- 出自明·鄭胤驥·送長蘅偕計北上二首
- 中陽山人思超逸,圖寫江山用金碧。 -- 出自明·周榘·王均章畫虞山圖
- 中陽妙手誰復擬,咫尺依稀如萬里。 -- 出自明·周榘·王均章畫虞山圖
- 中有道人居,清名紀仙箓。 -- 出自明·周南老·芳桂塢
- 中園未忍違孤賞,拾得余芳肯暮歸。 -- 出自明·周用·落花(四首)
- 中流送行舟,綠波渺南浦。 -- 出自明·朱芾·賦得秦淮送宋仲珩
- 中流迢遞望君山,但見遙空聳銀壁。 -- 出自明·朱瞻基·瀟湘八景畫·江天暮雪
- 中夜有懷起待旦,勞心咨求忘日宴。 -- 出自明·朱瞻基·招隱歌
- 中條不改舊王官,猶喜書淫共士安。 -- 出自明·祝允明·次韻表弟蔣燁及門生翁敏見贈喜予歸田之作(
- 中年怕別,唱陽關未了,情懷先惡。 -- 出自宋·趙必象·念奴嬌·中年怕別
-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 出自唐·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 出自宋·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 中秋誰與共孤光。 --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 中使何年到,金龍自古投。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中流自偃仰,適與風相迎。 -- 出自宋·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
- 中年忝聞道,夢幻講已詳。 -- 出自宋·蘇軾·去歲九月二十七日在黃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兒頎
- 中有李臨淮,號令肝膽裂。 -- 出自宋·蘇軾·答王鞏
- 中有白花正圓如覆盂,其下十余葉稍大,承之如盤,姿格絕異,獨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蘇氏園中,周宰相莒公之別業也,而其名俚甚, -- 出自宋·蘇軾·玉盤盂二首(并敘)
-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 出自宋·蘇軾·芙蓉城(并敘)
- 中原北望在何許,但見落日低黃埃。 -- 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并敘)
- 中和堂上東南頰,獨有人間萬里風。 -- 出自宋·蘇軾·予前后守倅余杭凡五年夏秋之間蒸熱不可過獨
- 中心是悼。 -- 出自先秦·詩經·羔裘
-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 -- 出自唐·杜甫·橫吹曲辭·前出塞九首
- 中兒正織雞籠。 -- 出自宋·辛棄疾·清平樂·茅檐低小
- 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和馬叔度游月波樓
- 中心本無系,亦與出門同。 -- 出自唐·白居易·夏日
- 中原事業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 -- 出自清·納蘭性德·秣陵懷古
- 中人馳奏黃鵠下,龍旗豹尾臨池看。 -- 出自宋·陸游·太液黃鵠歌漢始元元年春二月,黃鵠下建章宮
- 中年廢丘壑,上國旅風塵。 -- 出自唐·孟浩然·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
- 中宵問真偈,有住是吾憂。 -- 出自唐·劉禹錫·宿誠禪師山房題贈二首
-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 出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 -- 出自宋·姜夔·湘月/念奴嬌
- 中原昔喪亂。 -- 出自南北·謝靈運·述祖德詩
-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 出自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 中原無書歸不得,道路只今多擁隔。 -- 出自宋·文天祥·胡笳曲·五拍
- 中天月色好誰看,豺狼塞路人煙絕。 -- 出自宋·文天祥·胡笳曲·三拍
- 中巷無居人,南畝釋耕耒。 -- 出自宋·蘇轍·游泰山四首 岳下
- 中秋誰在此,明月滿城頭。 -- 出自宋·蘇轍·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一白鷺亭
- 中開哆箕畢,末路牽一線。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七燕山
- 中原但常治,敵勢要自變。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七燕山
- 中宵變凝冽,飛霰集粉糅。 -- 出自宋·蘇轍·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雨
- 中涂冰塞川,滉漾無津涯。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七傷足
- 中庭恰照梨花雪。 -- 出自宋·賀鑄·子夜歌·三更月
- 中原亂。 -- 出自宋·朱敦儒·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