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1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中道發詔書,飛榮上天閣。 -- 出自宋·金君卿·代人送廣州劉待制
- 中峰函劍氣,幽洞飛靈液。 -- 出自宋·金履祥·游三峰
- 中正著吾心,毋為私欲蔽。 -- 出自宋·金朋說·正心吟
- 中書雖有空頭敕,其奈諸名都唯唯。 -- 出自宋·開慶太學·美文文山劾董宋臣
- 中興以后誰堪數,名滿東南震昔賢。 -- 出自宋·康文虎·挽東萊二首
- 中原格斗幾時定,北叟飄零何所歸。 -- 出自宋·李處權·次韻民瞻端禮二首
- 中有丈人若冰壺,冰為眸子玉作膚。 -- 出自宋·李處權·夢江彥文
- 中年倦政機,去若浮云旋。 -- 出自宋·李處權·退老堂
- 中外已踐更,能事乃緒余。 -- 出自宋·李處權·送范彥覃
- 中途被沖突,星夜西南馳。 -- 出自宋·李處權·送榮茂世
- 中原豺虎定何許,故國池臺安在哉。 -- 出自宋·李處權·桐廬道中九日逢子公
- 中興太平象,郡國皆魯鄒。 -- 出自宋·李處權·元夕陪張使君燕集
- 中有忘言人,截斷天下舌。 -- 出自宋·李處權·北禪
- 中山昔置相,嘗取放麑翁。 -- 出自宋·李復·雜詩
- 中心曠無事,焚香誦真誥。 -- 出自宋·李復·早起
- 中條太華塞秦關,眾川無歸皆潴此。 -- 出自宋·李復·按視沙苑
- 中銓簡士歸繩墨,小邑沉才謹簿書。 -- 出自宋·李復·吳安老罷制舉赴安吉任
- 中貴當棖闑,蒐索遍靴底。 -- 出自宋·李覯·寄祖祕丞
- 中寬入罌甕。 -- 出自宋·李覯·和蘇著作麻姑十詠·丹霞洞
- 中美未外發,樸質亡華英。 -- 出自宋·李覯·送陳次公茂材
- 中宵動清眾,清磬發虛堂。 -- 出自宋·李堪·烏目山五題·龍院
- 中條隱士裂唐麻,角里先生就漢車。 -- 出自宋·李龍高·接梅
- 中臺門已敞,風細簾幕乾。 -- 出自宋·李若水·受誓戒
- 中山忠義定何人,數月相從笑語真。 -- 出自宋·李若水·奉命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
- 中元明日是,皓月隔宵圓。 -- 出自宋·李商叟·壽傅憲
- 中郎袖手欲無作,正始不逮況其余。 -- 出自宋·林光朝·資中行奉寄臨邛守宇郎中
- 中分爻雨段,風使十橫斜。 -- 出自宋·林叔弓·嘲張乂
- 中人持被覆,尚得帝恩深。 -- 出自宋·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馮豹
- 中夜鵝鶩喧,誰家海船上。 -- 出自宋·林憲·臺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
- 中興名門凡幾門,圣朝報稱非少恩。 -- 出自宋·劉鄂·讀許右丞所作陳少陽諫議哀詞
- 中驅下扶走乘戈,玉妃擁衛不撝呵。 -- 出自宋·劉閬風·壽胡運使
- 中有謫仙人,來尋莘野耒。 -- 出自宋·劉翼·題平遠軒呈竹溪玉堂
- 中原赤子方魚肉,原廣當年濟物心。 -- 出自宋·劉子羽·題瑞巖扣冰古佛
- 中擎玉液休傾滿,半卷青心莫展開。 -- 出自宋·陸文圭·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 中吳多佳士,三載誰與適。 -- 出自宋·陸文圭·送嚴陵邵叔忠學錄歸侍二首
- 中秋萬里共陰晴,曾記坡翁最善評。 -- 出自宋·陸文圭·王祈伊中秋不見月四首
- 中州人物古獨今,復見風流正始音。 -- 出自宋·陸文圭·辛卯入杭呈王察判
- 中州固多士,此士去可惜。 -- 出自宋·陸文圭·送郝仲明代歸
- 中更乾德五得聚,晚賜龍頭行玉專。 -- 出自宋·陸文圭·贈鄭元明術士自言安晚之孫故詩及之
- 中有二公能死節,張許崛強存睢陽。 -- 出自宋·陸文圭·應昌路驛傍有古松一斡生十八枝為斧所傷江西
- 中分洪造夏王力,橫截大山伊水流。 -- 出自宋·呂公著·留題龍門二首
- 中有調鼎味,幾年江之湄。 -- 出自宋·呂宜之·梅林分韻得詩字
- 中州累石勢嵯峩,城外遙峰聳翠螺。 -- 出自宋·呂祖儉·題史子仁碧沚
- 中有高士披素裘,我欲從之恐淹留。 -- 出自宋·呂祖儉·泛舟至竹洲
- 中原遺俗盡,舊族素風還。 -- 出自宋·呂祖謙·鞏采若府推母錢夫人挽章二首
- 中光洪韓呂,文章之鉅工。 -- 出自宋·羅鑒·題吳氏四賢堂
- 中有一小洞,謂能隔凡跡。 -- 出自宋·馬元演·游洞霄紀實
- 中興江左百余年,人物誰如太傅賢。 -- 出自宋·馬之純·謝安墓
- 中貫層巔上,人隨曲巷穿。 -- 出自宋·毛奎·小洞天
- 中有植蓮一萬本,紅漪相照擒繁英。 -- 出自宋·梅摯·和王益新繁縣東湖瑞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