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1個(gè)字的詩句
中在第一個(gè)字的詩句
- 中行獨(dú)復(fù)雖差晚,猶與初爻不遠(yuǎn)鄰。 -- 出自宋·方回·自覺二首
- 中川孤嶼稱詩才,雁蕩龍湫遍賞來。 -- 出自宋·方回·呈呂使君二首
- 中原表表日星垂,積善傳家泗水湄。 -- 出自宋·方回·讀太原王氏家記二首
- 中秋蟹斷□花絕,紅葉西山九日寒。 -- 出自宋·方回·辛丑九日五首
- 中守神既全,外物至莫役。 -- 出自宋·方回·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
- 中原從昔信多艱,尚有文才與古班。 -- 出自宋·方回·次韻高子明投贈(zèng)二首
- 中野履霜寧怨命,通宵煮石且隨緣。 -- 出自宋·方回·次韻贈(zèng)道士汪庭芝二首
- 中道逢故舊,酒肉又如山。 -- 出自宋·方回·上南行十二首
- 中焉斂韜略,外也滅表襮。 -- 出自宋·方回·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lián)句
- 中戶田租三萬石,水潦不容收一粒。 -- 出自宋·方回·今秋行
- 中夏得此珠,艷飾生芳馨。 -- 出自宋·方回·北珠怨
- 中道或無成,萬事春凌泮。 -- 出自宋·方回·病稍愈戲書三十韻
- 中腸有所思,所思渺天末。 -- 出自宋·方回·登高臨大江
- 中有長(zhǎng)者家,累葉重名誼。 -- 出自宋·方回·留回嶺汪明府宅
- 中年厭兵革,肥遁白云里。 -- 出自宋·方回·留吳田霜崖吳居士宅予仲女許其孫姻
- 中華止繪十六僧,貫休十八老筆續(xù)。 -- 出自宋·方回·題十六羅漢畫像
- 中剛內(nèi)實(shí),處險(xiǎn)常安。 -- 出自宋·方回·題云泉題詠
- 中秋謂無酒,忽有攜酒者。 -- 出自宋·方回·中秋夜有客攜酒
- 中年?duì)I一區(qū),稍于己意可,紫陽正面南,烏柳在其左。 -- 出自宋·方回·記火
- 中裁宮室制,外肖舳艫形。 -- 出自宋·方回·寄題汪稱隱海陽船亭
- 中嘗長(zhǎng)軍府,豈不宴集慣。 -- 出自宋·方回·九日烹二雞終不得酒
- 中原赤氣已龍興,豈必橋江罪若冰。 -- 出自宋·方回·南唐
- 中產(chǎn)得幾家,遷避入深塢。 -- 出自宋·方回·鄱陽分水嶺
- 中有異人殊未測(cè),倏然輕舉上青冥。 -- 出自宋·方回·全真教隨喜
- 中書多缺員,聞早下堂帖。 -- 出自宋·方回·送劉都事五十韻
- 中庸末章八引詩,三詩首言士所為。 -- 出自宋·方回·送丘子正以能書入都并呈徐容齋閻靖軒盧道集
- 中年有省悟,坐覺浮華屏。 -- 出自宋·方回·送張仲實(shí)宜興州教授
- 中原芳草外,戰(zhàn)塵春蒙蒙。 -- 出自宋·方回·游石頭城
- 中興今佛法,百倍勝儒紳。 -- 出自宋·方回·次韻前住中竺希鑒上人五言
- 中興百廿載,行都滋浩穰。 -- 出自宋·方回·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 中宵變作今□□,□得樓頭鼓角清。 -- 出自宋·方回·十六日大雪
- 中有專氣翁,學(xué)道早脫潁。 -- 出自宋·方回·訪臨川楊仲權(quán)于天慶
- 中有不死人,神游常在此。 -- 出自宋·方回·晚登會(huì)真道堂望廬山大江作
- 中秋前三日,西東各登舟。 -- 出自宋·方回·喜賓旸歸
- 中原久離絕,感節(jié)淚頻揮。 -- 出自宋·方翥·元日
- 中流有行舟,似亦得清致。 -- 出自宋·馮坦·桐廬暑夜
- 中秋風(fēng)月佳辰近,應(yīng)把云腴對(duì)竹煎。 -- 出自宋·傅察·次韻烹茶四首
- 中山控北陲,強(qiáng)弩號(hào)百萬。 -- 出自宋·傅察·送承祖赴定州幕府
- 中外逾三紀(jì),勤勞備百為。 -- 出自宋·高斯得·吳參政挽詩三首
- 中原甫歸敗笠澤,甬東百家悕可悲。 -- 出自宋·高斯得·莫恃勢(shì)行
- 中有洞庭山,云氣相縈紆。 -- 出自宋·葛紹體·太湖吟
- 中秋竟夕佳月色,萬里光芒霜雪白。 -- 出自宋·葛紹體·中秋后二夜對(duì)月
- 中天鏡懸見本真,一點(diǎn)靈明透八極。 -- 出自宋·葛紹體·中秋后二夜對(duì)月
- 中更九師斸,慘于秦火然。 -- 出自宋·葛寅炎·題三易備遺
- 中天此中興,亞康節(jié)伊川。 -- 出自宋·葛寅炎·題三易備遺
- 中有成龍者,騰空未可知。 -- 出自宋·顧逢·下竺寺金魚
- 中有貴世人,歸云掩茅屋。 -- 出自宋·郭秉哲·題畫
- 中朝將帥論功賞,不及江南一白丁。 -- 出自宋·郭彥章·題廬陵義士傳
- 中扃自清涼,穿鑿多門戶。 -- 出自宋·郭印·苦熱和袁應(yīng)祥用韋蘇州喬木生夏涼流云吐華月
- 中興英主方急賢,屢辭溫詔挽不前。 -- 出自宋·郭印·別宇文季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