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1個(gè)字的詩(shī)句
中在第一個(gè)字的詩(shī)句
-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 -- 出自唐·盧照鄰·七日登樂游故墓
- 中秋能幾日,又是菊花時(shí)。 -- 出自宋·戴復(fù)古·湖口
- 中有一蒼騎以牧,{羊古}羜相隨數(shù)十足。 -- 出自宋·戴復(fù)古·盧申之正字得春郊牧養(yǎng)圖二本有樓攻愧先生題
- 中有動(dòng)靜機(jī),杳眇諧素襟。 -- 出自宋·戴復(fù)古·劉折父為吳子才索賦云山燕居
- 中有一樽淥,醉盡天下人。 -- 出自宋·戴復(fù)古·題陳毅甫家壁
- 中有補(bǔ)陀仙,坐斷此瀟灑。 -- 出自宋·戴復(fù)古·玉華洞
- 中年多病早衰翁,詩(shī)不能工枉受窮。 -- 出自宋·戴復(fù)古·贈(zèng)饒叔虎談易論命多奇中
- 中原曠地?zé)o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萊。 -- 出自宋·戴復(fù)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xué)士院
-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shí)蜀帝魂。 -- 出自南北·鮑照·擬行路難
- 中有一人字金蘭,被服纖羅蘊(yùn)芳藿。 -- 出自南北·鮑照·擬行路難
-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 出自南北·鮑照·擬行路難
-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 -- 出自南北·鮑照·梅花落
- 中坐溢朱組。 -- 出自南北·鮑照·擬古詩(shī)
- 中興太平運(yùn)。 -- 出自南北·鮑照·中興歌
- 中央橫廣。 -- 出自南北·鮑照·字謎
- 中夜相失羣離亂。 -- 出自南北·鮑照·代鳴鴈行
- 中天積翠郁層陰,雪瀑遙飛落遠(yuǎn)岑。 -- 出自元·王冕·漫興 其二
- 中原人倥傯,南國(guó)步艱難。 -- 出自元·王冕·遣興 其三
- 中有青眉仙,翠織鱗花裘。 -- 出自元·王冕·感懷 其八
- 中心類寒灰。 -- 出自元·王冕·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五
- 中天氣黯星河慘,南國(guó)春寒草木悲。 -- 出自元·王冕·悼止齋王先生 其二
- 中有一枝致奇絕,萬(wàn)蕊千葩弄天巧。 -- 出自元·王冕·題月下梅花
- 中有學(xué)古人,坐窺天地心。 -- 出自元·王冕·梅花易洞為胡伏臣賦
- 中原地古多勁草,節(jié)如箭竹花如稻。 -- 出自元·王冕·勁草行
- 中原地古風(fēng)俗淳,君侯撫牧仁化新。 -- 出自元·王冕·送黃叔源之甘肅州尹
- 中宵月無光,天地冰壺凈。 -- 出自元·王冕·題凝雪水仙圖
- 中原北望草木秋,王孫不識(shí)山河愁。 -- 出自元·王冕·錢塘紀(jì)行
- 中原正想劉安世,南海空思馬伏波。 -- 出自元·王冕·悼達(dá)兼善平章
- 中有兩樹如飛龍,正與夏迪畫者同。 -- 出自元·王冕·題夏迪雙松圖
- 中年才子躭絲竹,儉歲高人厭薜蘿。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shī) 116
- 中分□□□□往。 -- 出自宋·賀鑄·七娘子·□波飛□□□向
- 中年多辦收身具。 -- 出自宋·賀鑄·續(xù)漁歌/玉樓春
- 中庭汲新泉,一飲生清涼。 -- 出自宋·賀鑄·宿法惠寺
- 中吳茂苑繁華地。 -- 出自宋·賀鑄·伴登臨/采桑子
- 中庭老樹秋風(fēng)後,鸛鶴將雛奪鵲巢。 -- 出自宋·賀鑄·過澶魏被水民居二首之二
- 中夏昔屯否,代邦天所開。 -- 出自宋·賀鑄·和張謀父游石佛山觀魏太武書
- 中春雨收霽,與子登叢臺(tái)。 -- 出自宋·賀鑄·寄杜仲觀
- 中流鼓素楫,魴鱮欻驚跳。 -- 出自宋·賀鑄·游盱眙南山示楊介
- 中庭步明月,朗詠與西風(fēng)。 -- 出自宋·賀鑄·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之十賦後詩(shī)
- 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詠遺篇。 -- 出自宋·林逋·深居雜興六首
- 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櫻發(fā)欲然。 -- 出自宋·林逋·山中寒食
- 中餐不勞問,筍菊凈盤樽。 -- 出自宋·林逋·夏日寺居和酬葉次公
- 中林獨(dú)處仍多病,早晚能來慰所思。 -- 出自宋·林逋·寄宣城宗言?shī)?/a>
- 中林昨夜待微月,因想謝公池上樓。 -- 出自宋·林逋·送僧還東嘉
- 中峰一徑分,盤折上幽云。 -- 出自宋·林逋·中峰
- 中有傾城艷。 -- 出自南北·沈約·日出東南隅行
- 中夜長(zhǎng)嘆息。 -- 出自南北·沈約·擬青青河畔草
- 中婦結(jié)羅帷。 -- 出自南北·沈約·三婦艷
- 中有陵風(fēng)榭。 -- 出自南北·沈約·登玄暢樓詩(shī)
- 中池所以綠。 -- 出自南北·沈約·詠芙蓉詩(sh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