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道旁歲晚貂裘弊,燈下書成鐵硯穿。 -- 出自宋·陸游·夙興弄筆偶書
- 夢中有客徵殘錦,地下無爐鑄橫財。 -- 出自宋·陸游·哭王季夷
- 問君底事渾忘卻,月下菱舟一曲歌。 -- 出自宋·陸游·菱歌
- 歸來每羨農家樂,月下風傳打稻聲。 -- 出自宋·陸游·夜聞鄰家治稻
- 老驥厭伏櫪,饑鷹思下韝。 -- 出自宋·陸游·再題
- 花前一笑頻開口,林下深藏永息肩。 -- 出自宋·陸游·得親舊書問近況以詩代書報之
- 江邊云濕初橫雁,墻下桐疏不庇蟬。 -- 出自宋·陸游·久病灼艾後獨臥有感
- 手烹墻陰薺,美若乳下豚;聽雨取一醉,不厭村酒渾。 -- 出自宋·陸游·歲暮風雨
-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 出自魏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其二
- 主人再三嘆,謂言天下殊。 -- 出自唐·杜牧·張好好詩
- 尊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 出自唐·杜牧·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 雁飛不見行塵滅,景下山遙極目寒。 -- 出自唐·杜牧·重送王十
- 漢宮一百四十五,多下珠簾閉瑣窗。 -- 出自唐·杜牧·村舍燕
- 故國初離夢,前溪更下灘。 -- 出自唐·杜牧·寢夜
- 曉樓煙檻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 -- 出自唐·杜牧·聞角
-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 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 出自先秦·屈原·招魂
-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 出自近代·魯迅·替豆萁伸冤
- 玉堂調笑金樓子,臺下戲學邯鄲倡。 -- 出自唐·李賀·榮華樂( 一作東洛梁家謠)
- 一日作千年,不須流下去。 -- 出自唐·李賀·后園鑿井歌
- 一聲似向天上來,月下美人望鄉哭。 -- 出自唐·李賀·龍夜吟
- 我讀萬卷書,識盡天下理。 -- 出自宋·王安石·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 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 -- 出自宋·王安石·桃源行
- 赤松復自無特操,上下隨煙何慅慅。 -- 出自宋·王安石·松
- 行尋城陰田,坐釣渠下沚。 -- 出自宋·王安石·寄朱氏妹
- 門前白道自縈回,門下青莎間綠苔。 -- 出自宋·王安石·法喜寺
- 蕉中得鹿初疑夢,牖下窺龍稍眩真。 -- 出自宋·王安石·夜讀試卷呈君實待制景仁內翰
- 當時尚羞為,況乃天下士。 -- 出自宋·王安石·陸忠州
- 孟光求嬁得梁鴻,無下相隨不諱窮。 -- 出自宋·王安石·示四妹
- 沿崖涉澗三十里,高下犖確無人耕。 -- 出自宋·王安石·九井
- 起行廬旁朝,歸臥廬下夕。 -- 出自宋·王安石·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一田廬
- 幕中俊乂閑刀筆,帳下驍雄冷劍鐔。 -- 出自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 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 出自宋·王安石·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 謝朓城中守,梁鴻墓下歸。 -- 出自宋·王安石·致仕邵少卿挽辭二首
- 音容想像今何處,地下相逢果是非。 -- 出自宋·王安石·一日歸行
- 人間已換嘉平帝,地下誰通句曲天。 -- 出自宋·王安石·登大茅公
- 衣冠今日龍山路,廟下沽酒山前住。 -- 出自宋·王安石·彭蠡
- 云邊鼓吹應先喜,日下旌旗更少留。 -- 出自宋·王安石·送李太保知儀州
- 五柳柴桑宅,三楊白下亭。 -- 出自宋·王安石·五柳
- 廟中奏瑟沈三嘆,堂下吹簫失九成。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董伯懿松聲
- 掃掠風前坐,留連露下尊。 -- 出自宋·王安石·陪友人中秋夕賞月
- 長干里北寒山紫,白下門西野水明。 -- 出自宋·王安石·示董伯懿
- 定林自有主,我為林下客。 -- 出自宋·王安石·題定林壁
- ③登陸尋天臺,順流下吳會。 -- 出自唐·孟浩然·越中逢天臺太一子①
-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 出自唐·孟浩然·初秋
- 法雨晴飛去,天花晝下來。 -- 出自唐·孟浩然·題融公蘭若
- 鴻漸升儀羽,牛刀列下班。 -- 出自唐·孟浩然·贈蕭少府
- 落日池上酌,清風松下來。 -- 出自唐·孟浩然·裴司士員司戶見尋
- 竹蔽檐前日,雨隨階下云。 -- 出自唐·孟浩然·同王九題就師山房
- 貴賤雖殊等,平生竊下風。 -- 出自唐·張九齡·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