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來。 -- 出自唐·元結·潓陽亭作
- 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 出自唐·元結·補樂歌十首·五莖
- 暮雨相呼失,寒塘獨下遲。 -- 出自唐·崔涂·孤雁
- 好是吳中隱,仍為洛下吟。 -- 出自唐·皇甫冉·同李司直諸公暑夜南馀館
- 分務江南遠,留歡幕下榮。 -- 出自唐·皇甫冉·送裴員外往江南
- 人歸極浦寒流廣,雁下平蕪秋野閑。 -- 出自唐·皇甫冉·李二侍御丹陽東去新亭
- 學謝淹中術,詩無鄴下名。 -- 出自唐·皇甫冉·閑居作
- 笑分銅虎別京師,嶺下山川想到時。 -- 出自唐·薛逢·送衢州崔員外
- 霜中入塞雕弓硬,月下翻營玉帳寒。 -- 出自唐·薛逢·送靈州田尚書
- 城頭旭日照闌干,城下降戎彩仗攢。 -- 出自唐·薛逢·八月初一駕幸延喜樓看冠帶降戎
- 門前衛士傳清警,砌下奚官掃翠微。 -- 出自唐·薛逢·題上皇觀
- 幕中職罷猶趨府,闕下官成未謝恩。 -- 出自唐·李頻·將赴黔州先寄本府中丞
- 幾時入去調元化,天下同為堯舜人。 -- 出自唐·李頻·浙東獻鄭大夫
- 古木有清陰,寒泉有下深。 -- 出自唐·李頻·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
- 暮雨晴時少,啼猿渴下難。 -- 出自唐·李頻·過巫峽
- 每日得閑吟,清曹闕下深。 -- 出自唐·李頻·冬夜和范秘書宿秘省中作
- 共在山中長,相隨闕下來。 -- 出自唐·李頻·貽友人喻坦之
- 嘆息書林友,才華天下選。 -- 出自唐·張說·右侍郎集賢院學士徐公挽詞二首
- 云對石上塔,風吹松下路。 -- 出自唐·張說·游龍山靜勝寺
-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 出自唐·張說·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 霧靈山上雜花生,山下流泉入塞聲。 -- 出自清·顧炎武·古北口
- 仰思峻極高,俯愛善下謙。 -- 出自宋·王令·過揚子江
- 以其明智余,施與天下同。 -- 出自宋·王令·學子
- 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 -- 出自宋·王令·寄介甫
- 大匠陶百窰,不問履下泥。 -- 出自宋·王令·寄滿居中衡父
- 眼前所識皆庸我,天下為憂可語誰。 -- 出自宋·王令·答劉成父四愁詩
- 峰頭夜宿平看斗,巖下朝陰府聽雷。 -- 出自宋·王令·寄束伯仁
- 水浸浸兮灘露,暮濤下兮夜潦收。 -- 出自宋·王令·江上詞
- 為食豈不美,義咽不下喉。 -- 出自宋·王令·山陽思歸書寄女兄
- 虛云坐上客常滿,許下惟聞哭習脂。 -- 出自宋·王令·書孔融傳
- 山頭喬木長山高,山下泉深沒榜篙。 -- 出自宋·王令·送崔伯易歸高郵
- 豈無當時人,縮伏巖下廬。 -- 出自宋·王令·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
- 亭前行跡不破草,亭下野鳥常喧啾。 -- 出自宋·王令·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
- 咄哉天下懷,何以天下為。 -- 出自宋·王令·舉舉媚學子
- 檐邊月過峰巒頂,柱下云回草樹陰。 -- 出自宋·王令·平山堂寄歐陽公
- 亭前朱朱有冶態,亭下白白無俗姿。 -- 出自宋·王令·題滿氏申申亭
- 江南丞相浮云壞,洛下先生宰木春。 -- 出自宋·陳與義·無題
- 平生仰止勤,不但上下床。 -- 出自宋·陳與義·再賦
- 眉間毫光放未盡,指下已帶旃檀風。 -- 出自宋·陳與義·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 春寒欺客子,滿意旗下杯。 -- 出自宋·陳與義·次南陽
- 堂堂吾景方,去作泉下土。 -- 出自宋·陳與義·次韻謝文驥主簿見寄兼示劉宣叔
- 聊使山中人,永記山下客。 -- 出自宋·陳與義·開壁置窗命曰遠軒
- 檐前甘菊已無益,階下決明還可憂。 -- 出自宋·陳與義·連雨不能出有懷同年陳國佐
- 田翁邀客宿,笑指林下家。 -- 出自宋·陳與義·出山宿向翁家
- 嗟我無長才,學架屋下屋。 -- 出自宋·陳與義·偶成古調十六韻上呈判府兼贈劉興州
- 卷中袞袞溪山去,筆下明明開闢初。 -- 出自宋·陳與義·題江參山水橫軸畫俞秀才所藏二首
- 人間跌宕簡齋老,天下風流月桂花。 -- 出自宋·陳與義·微雨中賞月桂獨酌
- 明朝卻覓房州路,飛下山顛不要扶。 -- 出自宋·陳與義·採菖蒲
- 送君自多感,不是緣下第。 -- 出自唐·曹鄴·送厲圖南下第歸澧州
- 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出自唐·曹鄴·讀李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