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8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天營屯斗極,御氣下云中。 -- 出自明·薛蕙·北狩
- 飛飛隨陽鳥,相呼下寒汀。 -- 出自明·薛瑄·平沙落雁
- 秋風起波瀾,寒霜下林麓。 -- 出自明·薛瑄·擬古(二首)
- 柴關上野色,石壁下秋風。 -- 出自明·雪江秀公·許泉亭秋日
- 青樓冥冥高入天,下臨大道橫紫煙。 -- 出自明·楊承鯤·戲贈李之文
- 山望雞鳴勢入云,下循仄徑棘紛紛。 -- 出自明·楊士奇·扈從巡邊至宣府往還雜詩(六首)
- 巍巍上少并,森森下多從。 -- 出自明·楊循吉·詠陽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
- 卷簾看野色,微日下柴關。 -- 出自明·易恒·次沈生江村韻
- 勝地盤龍虎,高丘下鳳凰。 -- 出自明·于慎行·恭謁孝陵有述十二韻
- 鸞書趣燕五城東,下視星辰在半空。 -- 出自明·余善·追和張外史游仙詩(五首)
- 長揖辭此世,云返下宮宿。 -- 出自明·虞淳熙·哭許阿大靈長
- 師來上元節,人慶下生年。 -- 出自明·虞淳熙·萬歷乙未正月十五日蓮池大師受緇白之請詣南
- 殘陽在木末,遠鳥下孤嶼。 -- 出自明·玉芝和尚·江村
- 蕭瑟嚴宮萬木稀,下方爐定凍煙微。 -- 出自明·袁煒·冬日過朝天宮
- 故鄉臨睨毋停裛,下視起滅如浮漚。 -- 出自明·曾魯·贈黃道士還九宮山
- 豫讓橋,路千里,橋下滔滔東逝水。 -- 出自明·張孟兼·豫讓橋
- 秋蟲響空堂,纖月下幽渚。 -- 出自明·張名由·空堂
- 焚香素饌罷,斜日下花枝。 -- 出自明·張詩·過抑齋先生
- 手攬龍車睹天光,下視蟻國空千霜。 -- 出自明·張天英·武陵春曉曲
- 寒蜩鳴疏樹,落日下西山。 -- 出自明·張宇初·養疾
- 入貢徠符拔,儀韶下鳳凰。 -- 出自明·張仲舉·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 高鴻已托長風翼,下澤誰聽短笛吹。 -- 出自明·趙貞吉·枝江紫山懷古
- 錦衣公子意翩翩,下馬人爭接玉鞭。 -- 出自明·鄭崐·寓意
- 蒼梧之峰云萬盤,下控牂牁連百蠻。 -- 出自明·鄭善夫·送人之郁林(二首)
- 秋風動邊塞,木葉下庭幃。 -- 出自明·鄭惟勉·寄衣曲
- 白帝嚴金駕,乘風下紫微。 -- 出自明·周玉如·立秋
- 嵁霞上斑剝,石乳下閟硱。 -- 出自明·周湞·池口舟中見九華山
- 人心不如水,相隨下河橋。 -- 出自明·朱陽仲·雙溪曲
- 再駕定東南,一舉下西北。 -- 出自明·朱瞻基·祖德詩九章
- 湖上高樓云外起,下瞰湖湘千百里。 -- 出自明·朱瞻基·瀟湘八景畫·漁村夕照
- 青天上無路,黃泉下無門。 -- 出自明·祝允明·沈憤
- 香塵不到襪羅冷,下階踏碎梧桐陰。 -- 出自明·鄒亮·梧桐仕女圖為錢孟實題
-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 出自唐·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 愿君采葑菲,無以下體妨。 -- 出自唐·李白·秦女卷衣
- 君家玉臂貫銅青,下客何時見目成。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王鞏六首
- 有言郡東北荊山下可以溝畎積水因與吳正字王戶曹同往相視以地多亂石不果還游圣女山山有石室如墓而無棺槨或云宋司馬桓魋墓二子有詩次其韻二 -- 出自宋·蘇軾·韓干馬十四匹
- 上窮非想亦非非,下與風輪共一癡。 -- 出自宋·蘇軾·見和仇池
- 竹杖芒鞋取次行,下臨官道見人情。 -- 出自宋·蘇軾·與舒教授、張山人、參寥師同游戲馬臺,書西
- 神游八極萬緣虛,下視蚊雷隱污渠。 -- 出自宋·蘇軾·送楊杰(并敘)
- 眉低出鷲嶺,腳重下蛇岡。 -- 出自唐·白居易·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
- 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 -- 出自清·納蘭性德·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
- 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饑兒夢中見。 -- 出自唐·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其二
- 清猿不可聽,沿月下湘流。 -- 出自唐·孟浩然·湘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①
- 迎親辭舊苑,恩詔下儲闈。 -- 出自唐·岑參·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
-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 -- 出自唐·韓愈·琴曲歌辭·越裳操
- 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 -- 出自宋·姜夔·慶宮春/高陽臺
- 釣窗不忍見南山,下有三雛骨未寒。 -- 出自宋·姜夔·湖上寓居雜詠 其十二
-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 出自宋·范成大·喜晴
- 河流通天非轆轤,下入金鼎融為珠。 -- 出自宋·蘇轍·李韻壽花堂
- 龍柯疏玉井,鳳葉下金堤。 -- 出自唐·盧照鄰·山莊休沐(一作和夏日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