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8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行行柳門路,回首下離東。 -- 出自唐·吳融·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
- 后蟬拋鄠杜,先雁下瀟湘。 -- 出自唐·吳融·送僧南游
- 平昔傳清蹕,金輿下紫宸。 -- 出自宋·王珪·仁宗皇帝挽詞五首
- 翠羽來千仗,鳴鐃下九閽。 -- 出自宋·王珪·郊禮慶成詩
- 一從奉詔銀臺路,下馬成詩奪鳳毫。 -- 出自宋·王珪·呈景彝偶書
- 特書輝史策,寵錫下天墀。 -- 出自宋·王珪·題瑞芝圖
- 行云泛層阜,蔽月下清渠。 -- 出自唐·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
- 鴻流遵積石,驚浪下龍門。 -- 出自唐·劉孝孫·早發成皋望河
- 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喜雪應制
- 風衢通閬苑,星使下層城。 -- 出自唐·許敬宗·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字
- 落霞靜霜景,墜葉下風林。 -- 出自唐·賀遂亮·贈韓思彥
- 朝升照日檻,夕次下烏臺。 -- 出自唐·魏求己·自御史左授山陽丞
- 翼向高標斂,聲隨下調哀。 -- 出自唐·魏求己·自御史左授山陽丞
- 寒花低岸菊,涼葉下庭梧。 -- 出自唐·賀敱·奉和九月九日應制
- 大君敦宴賞,萬乘下梁園。 -- 出自唐·魏元忠·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
- 寒風生玉樹,涼氣下瑤池。 -- 出自唐·魏元忠·銀潢宮侍宴應制
- 舞曲依鸞殿,簫聲下鳳樓。 -- 出自唐·李懷遠·凝碧池侍宴看競渡應制
- 欲作高張引,翻成下調悲。 -- 出自唐·劉允濟·詠琴
- 十月嚴陰盛,霜氣下玉臺。 -- 出自唐·郭震·十月樂游詩
- 石林上攢叢,金澗下明滅。 -- 出自唐·李適適·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見贈
- 連鑣出巷口,飛轂下池漘。 -- 出自唐·高瑾·上元夜效小庾體
- 賞洽林亭晚,落照下參差。 -- 出自唐·高瑾·晦日重宴
- 興闌巾倒戴,山公下習池。 -- 出自唐·周彥暉·晦日重宴
- 綺筵乘晦景,高宴下陽池。 -- 出自唐·周思鈞·晦日重宴
- 客心驚暮序,賓雁下滄洲。 -- 出自唐·張均·九日巴丘登高
- 征車別岐路,斜日下崦嵫。 -- 出自唐·岑羲·餞唐州高使君
- 歸流赴淮海,征帆下揚州。 -- 出自唐·盧僎·稍秋曉坐閣,遇舟東下揚州,即事寄上族父江
- 綽綽夫君,是膺柱下。 -- 出自唐·元希聲·贈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 無復秦樓上,吹簫下鳳凰。 -- 出自唐·吳兢·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 層峰高矗天,大澤下無底。 -- 出自明·王景·古詩(三首)
- 海陰凝獨樹,日氣下連營。 -- 出自唐·鄭愔·塞外三首
- 邊聲入鼓吹,霜氣下旌竿。 -- 出自唐·鄭愔·塞外三首
- 涓涓勞日夜,長似下流心。 -- 出自唐·鄭繇·經慈澗題
- 令節頒龍鏡,仙輝下鳳臺。 -- 出自唐·席豫·奉和敕賜公主鏡
- 氣睹沖天發,人將下榻迎。 -- 出自唐·裴耀卿·敬酬張九齡當涂界留贈之作
- 扁舟東路遠,曉月下江濆。 -- 出自唐·蕭穎士·越江秋曙
- 舟人自相報,落日下芳潭。 -- 出自唐·閭丘曉·夜渡江
- 君王巡海內,北闕下明臺。 -- 出自唐·王羨門·都中閑居
- 平明登紫閣,日晏下彤闈。 -- 出自唐·楊賁·時興
- 臨江不羨飛帆勢,下筆長為驟雨聲。 -- 出自唐·王邕頁·懷素上人草書歌(一本作王邕詩,今從統簽另
- 受律仙郎貴,長驅下會稽。 -- 出自唐·李嘉祐·和袁郎中破賊后經剡縣山水上太尉
- 井近時澆圃,城低下見河。 -- 出自唐·李嘉祐·晚春宴無錫蔡明府西亭
- 愁見前程遠,空郊下夕陽。 -- 出自唐·皇甫曾·玉山嶺上作
- 五云何裴回,玄鶴下蒼穹。 -- 出自唐·李棲筠·張公洞
- 關樓前望遠,河邑下觀平。 -- 出自唐·苗晉卿·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 晚帆低荻葉,寒日下楓林。 -- 出自唐·蔣渙·途次維揚望京口寄白下諸公
- 道流為柱史,教戒下真仙。 -- 出自唐·嚴維·中元日鮑端公宅遇吳天師聯句
- 玉立分堯緒,笄年下相門。 -- 出自唐·竇常·涼國惠康公主挽歌
- 稽壑飛泉石,臺基下桂叢。 -- 出自宋·石延年·送鄭十學士戩通理越州
- 剪其附庸,至于城下。 -- 出自宋·尹洙·皇雅十首·大鹵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