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8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幾聲脆管何處,橋下有人家。 -- 出自宋·仲殊·訴衷情·長橋春水拍堤沙
- 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凄涼雨。 -- 出自宋·呂渭老·一落索·蟬帶殘聲移別樹
- 春江艇子,雪中梅下,知與誰期。 -- 出自宋·呂渭老·眼兒媚·循檻瑯玕粉沾衣
- 亭倚蓬萊幾許高,下臨無地有驚濤。 -- 出自宋·方信孺·浴日亭
- 風馭來三峽,云章下九天。 -- 出自宋·方信孺·凌丹亭
- 小姑摘新茶,日斜下前山。 -- 出自宋·徐照·春日曲
- 云駁天初霽,攜兒下短篷。 -- 出自宋·徐照·還舊山作
- 廣大中精微,如崇下履卑。 -- 出自宋·包恢·送蒙齋赴召六首
- 扶顛而持危,在天下大勢。 -- 出自宋·包恢·送蒙齋赴召六首
- 碧煙騰上青松樹,下有仙人此煉丹。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朱髯五十上南宮,下筆猶能太古風。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上章謁帝應留得,下令教兒莫掃乾。 -- 出自宋·蘇泂·雪
- 蜀山上摩天,蜀水下如線。 -- 出自宋·蘇泂·夜讀杜詩四十韻
- 至尊恭己正南面,下采芻蕘及群策。 -- 出自宋·蘇泂·書懷
- 孫梅過盡官梅在,下番楊梅獨擅場。 -- 出自宋·蘇泂·楊梅
- 東南雙病眼,隨日下漁磯。 -- 出自宋·蘇泂·游子
- 折竹橫遮道,饑烏下涿冰。 -- 出自宋·蘇泂·雪霽歸湖山過千秋舊少留
- 所不同者一輪月,下上青鏡奩寒銀。 -- 出自宋·蘇泂·秋夜登湖橋
- 昔在虛皇府,被謫下人間。 -- 出自宋·葛長庚·水調歌頭·昔在虛皇府
- 要去披緇學佛,首下一拳輕快,打破太虛空。 -- 出自宋·葛長庚·水調歌頭·一個奇男子
- 這回歸去,武夷山下第三峰。 -- 出自宋·葛長庚·水調歌頭·一個奇男子
- 姑射真人游紫府,下戲三江七澤。 -- 出自宋·葛長庚·賀新郎·夢繞荷花國
- 豈特東湖徐孺子,下得陳蕃之榻。 -- 出自宋·葛長庚·酹江月/念奴嬌
- 慨晴江渺渺,乘風下、倚滄浪。 -- 出自宋·方岳·木蘭花慢·慨晴江渺渺
- 沾衣不識骨輕重,下有老龍無底潭。 -- 出自宋·方岳·又和晦翁棹歌
- 醉眠老兔秋氈毸,下視茫茫青作堆。 -- 出自宋·方岳·中秋
- {甍下換羽}{甍下換羽}黑子著兩股,劣視焦螟何瑣細。 -- 出自宋·方岳·憎蚋
- 倦飛鳥知還,毋憚下喬木。 -- 出自宋·方岳·出居十六詠·幽谷
- 猗那清廟吁已遠,下里巴詞可無作。 -- 出自宋·方岳·次韻劉簿寄示
- 為言瓊花返蓬閬,下界久矣無根椿。 -- 出自宋·方岳·再用韻酬朱行甫
- 亂蟬鳴古柳,獨鶴下遙川。 -- 出自宋·方岳·寄魯山兄
- 亙古撫今忠義,天下安危注意。 -- 出自宋·卑叔文·喜遷鶯·春回天際
- 靜宜來禁里,清是下云端。 -- 出自唐·姚合·西掖寓直春曉聞殘漏
- 云開上界近,泉落下方遲。 -- 出自唐·姚合·題山寺
- 曉霧和香氣,晴樓下樂聲。 -- 出自唐·姚合·省直書事
- 報功嚴祀典,寵詔下明庭。 -- 出自唐·姚合·送楊尚書祭西岳
- 調養真鉛真汞,上下交流。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吳知綱先生
- 全性命、不比尋常,下的端了干。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勉門人
- 撫動心琴,鸞鶴上下爭飛。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張小仙
- 早回首,把家緣撇下,物外真修。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寄零口孫可道
- 如省悟,把家緣撇下,物外修持。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于九皋先生
- 祖住云陽,嵯峨山下。 -- 出自元·馬鈺·踏云行 先祖兄弟四人,因唐末去山東,一居
- 上明紫腦承三清,下照黃河常五色。 -- 出自元·馬鈺·玉樓春 寄長安子
- 亭臺俯仰,山川高下,妝成錦繡。 -- 出自元·丘處機·水龍吟·春興昊天空闊初晴
- 逍遙大道,南溪上下平。 -- 出自元·丘處機·梅花引 ?溪舊隱
- 墻外陰陰桃李,庭下輝輝蘭玉,一笑指莊椿。 -- 出自元·白樸·水調歌頭 至元戊寅為江西呂道山參政壽
- 燕子東歸,鴻賓南下,滿眼蘆花雪。 -- 出自元·白樸·念奴嬌 壬戌秋泊漢江鴛鴦灘,寄贈。
- 鎮靜洪都,澄清白下,又過東南第一州。 -- 出自元·白樸·沁園春 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東任
- 上師姬孔為察父,下視遷固猶諸兄。 -- 出自明·宋濂·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 尋鶴陟欹磴,避人下關牡。 -- 出自明·宋濂·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