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8個(gè)字的詩句
下在第八個(gè)字的詩句
- 況是分巖眼,同來下石瓶。 -- 出自唐·曹松·觀山寺僧穿井重禮石霜長(zhǎng)者
- 嶠翠藏幽瀑,枝風(fēng)下曉禽。 -- 出自唐·曹松·金陵道中寄
- 山銜中郭分,云卷下湖程。 -- 出自唐·曹松·贈(zèng)馀干袁明府
- 傳是昔朝僧種著,下頭應(yīng)有茯苓神。 -- 出自唐·曹松·題僧松禪(一作題僧院松)
- 江風(fēng)飏帆急,山月下樓遲。 -- 出自唐·許渾·送客歸峽中
- 何處野花何處水,下峰流出一渠香。 -- 出自唐·許渾·途經(jīng)敷水
- 早潮低水檻,殘?jiān)?span id="j4qz14c" class="hong">下山城。 -- 出自唐·許渾·吳門送客早發(fā)
- 講時(shí)開院去,齋后下簾眠。 -- 出自唐·許渾·游果晝二僧院
- 水蟲鳴曲檻,山鳥下空階。 -- 出自唐·許渾·晨起二首
- 停車祀圣女,涼葉下陰風(fēng)。 -- 出自唐·許渾·神女祠
- 樽前掛帆去,風(fēng)雨下西樓。 -- 出自唐·許渾·韶州送竇司直北歸
- 山空葉復(fù)落,一徑下新安。 -- 出自唐·許渾·送惟素上人歸新安
- 昆侖進(jìn)琪樹,飛舞下瑤池。 -- 出自唐·李益·秋晚溪中寄懷大理齊司直
- 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馬城西原。 -- 出自唐·李益·輕薄篇
- 五月南風(fēng)興,思君下巴陵。 -- 出自唐·李益·長(zhǎng)干行
- 暮與雙鳧宿,云車下紫陽。 -- 出自唐·李益·長(zhǎng)社竇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 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遲。 -- 出自唐·李益·送人南歸
- 白頭生遠(yuǎn)浪,丹葉下高楓。 -- 出自唐·李益·述懷寄衡州令狐相公
- 舊國(guó)無由到,煩君下馬題。 -- 出自唐·李益·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題西川
- 看花行拭淚,倍覺下樓遲。 -- 出自唐·李益·下樓
- 殘薪留火細(xì),古井下瓶深。 -- 出自唐·張喬·秘省伴直
- 有聲懸翠壁,無勢(shì)下丹霄。 -- 出自唐·張喬·青鳥泉
- 不知天畔侶,何處下平蕪? -- 出自唐·崔涂·孤雁
- 故林歸宿處,一葉下梧桐。 -- 出自唐·崔曙·山下晚晴
- 云輕歸海疾,月滿下山遲。 -- 出自唐·崔曙·途中曉發(fā)
- 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 -- 出自唐·皇甫冉·相和歌辭·婕妤怨
- 卻是高人起,難為下第歸。 -- 出自唐·李頻·送許壽下第歸東山
- 戍煙來自號(hào),邊雪下無時(shí)。 -- 出自唐·李頻·送友人陸肱往太原
- 雪鶴來銜箭,星麟下集弦。 -- 出自唐·張說·玄武門侍射
- 地穴穿東武,江流下西蜀。 -- 出自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
- 御樓橫廣路,天樂下重闈。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春中興慶宮酺宴應(yīng)制
- 千行發(fā)御柳,一葉下仙筇。 -- 出自唐·張說·侍宴浐水賦得濃字
- 象設(shè)存華館,威儀下墓田。 -- 出自唐·張說·崔司業(yè)挽歌二首
- 明主征循吏,何年下鳳凰。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賜崔日知往潞州應(yīng)制
- 饌玉頒王篚,摐金下帝鈞。 -- 出自唐·張說·恩賜樂游園宴
- 圣德垂甘露,天章下大風(fēng)。 -- 出自唐·張說·奉宇文黃門融酒
- 志士感所懷,長(zhǎng)吁下清淚。 -- 出自宋·王令·秋日
- 群山西南來,垂天下帷幨。 -- 出自宋·王令·過揚(yáng)子江
- 短詩徒自訟,已伏下斯民。 -- 出自宋·王令·上聱隅先生
- 從來有根本,不怕下枝柯。 -- 出自宋·王令·次韻立之紅葉
- 巖巖南山,有川其下。 -- 出自宋·王令·終風(fēng)操
- 江渚日夜歸,江痕下汀磯。 -- 出自宋·王令·觀魚
- 時(shí)尋別時(shí)語,涕淚下縱橫。 -- 出自宋·王令·寄姊夫焦韞叔兼簡(jiǎn)三姊
- 渚禽飛入竹,山葉下隨流。 -- 出自宋·翁卷·泊舟龍游
- 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 -- 出自宋·陳與義·點(diǎn)絳唇·寒食今年
- 羽衣三振風(fēng)不斷,下視銀潢一千里。 -- 出自宋·陳與義·雪
- 惕然三夜夢(mèng),沙礫下飛矢。 -- 出自宋·陳與義·再和
- 哦詩谷虛響,散發(fā)下巖半。 -- 出自宋·陳與義·與夏致宏孫信道張巨山同集澗邊以散發(fā)巖岫為
- 手把古人書,閑讀下廣庭。 -- 出自宋·陳與義·晚步
- 斜陽照亂石,顛崖下雙筇。 -- 出自宋·陳與義·與信道游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