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雪因呈瑞爭高下,星以分宮較后先。 -- 出自宋·丘無逸·題涪州雙魚次劉郎中韻
- 只道西陵松柏下,繁臺賓客更何人。 -- 出自宋·區仕衡·與客西湖上感事
- 云車天上紛紛下,月鑒庭中穆穆光。 -- 出自宋·任希夷·明堂慶成五首
- 秋山風雨銀河下,月夜笙簫玉佩來。 -- 出自宋·上官辰·游大滌山
- 月明蒼檜立,露下芭蕉舒。 -- 出自宋·沈伯達·六月十七日夜寄邢子友
- 驅得江山來目下,化將樓殿出云間。 -- 出自宋·石賡·任仟公臺
- 天風來廣寒,吹下云錦裳。 -- 出自宋·史彌寧·翟簿示似中秋高作命意著語殆與商素爭清讀至
- 有時盤礴晴窗下,隨手云煙噴曉林。 -- 出自宋·史彌寧·贈蘇道士
- 粲粲五色羽,欲下虞廷翔。 -- 出自宋·史堯弼·送章孝偁歸荊南
- 人間空墮驥,地下復鳴凰。 -- 出自宋·史堯弼·楊夫人挽詩
- 傳聞火山考下下,似隔秋水馀娟娟。 -- 出自宋·釋寶曇·和史魏公荔枝韻
- 須臾銀闕從空下,想象冰輪不自寒。 -- 出自宋·釋寶曇·和史子美知丞月臺
- 夜堂燈火冷,猶下讀書幃。 -- 出自宋·釋寶曇·詩挽史魏公
- 荒縣已傳三鼓下,并船猶見一燈明。 -- 出自宋·釋寶曇·泊通明堰
- 執手試聽楓葉下,打門終待藕花開。 -- 出自宋·釋寶曇·送李宰免監鎮之官浙西
- 如聞日觀眇天下,俯視坎井非吾邦。 -- 出自宋·釋寶曇·題道夫東征錄
- 吾伊聲斷聞鷗下,舴艋舟輕喚客難。 -- 出自宋·釋寶曇·題張以道現庵新成
- 淺深三尺水,上下兩重天。 -- 出自宋·釋從瑾·頌古三首
- 迅雷不及掩耳,下椿腳若長,耳畔雷聲四起。 -- 出自宋·釋道昌·頌古五十七首
- 真饒甕瀉盆傾下,一搭權為不漏天。 -- 出自宋·釋道濟·雨傘
- 三方及四維,上下亦復爾。 -- 出自宋·釋道寧·偈六十三首
- 狼毒砒霜,那容下口。 -- 出自宋·釋道生·偈頌二十二首
- 更向胡梯敲數下,免教失腳墮黃泉。 -- 出自宋·釋法泰·頌古四十四首
- 雞寒上樹,鴨寒下水。 -- 出自宋·釋法泰·頌古四十四首
- 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 出自宋·釋法泰·偈七首
- 目前無異草,腳下有青天。 -- 出自宋·釋法薰·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 青山不舉步,日下不挑燈。 -- 出自宋·釋法薰·偈頌六十八首
- {囗里加力},放下破布袋,與你一文錢。 -- 出自宋·釋法薰·贊布袋
- 上人閣錫在其下,咬姜呷醋期心空。 -- 出自宋·釋法薰·送珪上人歸鄉
- 覓心無處覓,當下便心安。 -- 出自宋·釋法薰·二祖贊
- 休贊嘆,換卻天下眼睛,只消一個木梙。 -- 出自宋·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衲僧隨日轉,林下仰天庭。 -- 出自宋·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籠中看走馬,林下恣閑游。 -- 出自宋·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 -- 出自宋·釋惠明·手影戲
- 掛拂親遭喝,當下舌頭脫。 -- 出自宋·釋慧方·頌古三十八首
- 從前活計都拋下,爭奈時人會者稀。 -- 出自宋·釋慧方·頌古三十八首
- 鶴林之米子,當下得枯偏。 -- 出自宋·釋慧暉·偈頌四十一首
- 巍然山上澄湛下,忽爾云同霜月中。 -- 出自宋·釋慧暉·頌十六首
- 十圣瘦然居足下,三賢了爾失全分。 -- 出自宋·釋慧暉·維摩大士不答文殊問如何是菩薩入不二法門頌
- 攔腮劈面拳,直下會便會。 -- 出自宋·釋慧開·頌古四十八首
- 爭似從空都放下,綿綿密密不通風。 -- 出自宋·釋慧開·頌古四十八首
- 天晴日頭出,雨下地上濕。 -- 出自宋·釋慧開·頌古四十八首
- 釋迦彌勒,齊立下風。 -- 出自宋·釋慧開·偈頌八十七
- 四海英靈俱奪下,銅頭鐵額總兜來。 -- 出自宋·釋慧開·頭袖
- 四海聱頭俱按下,豈容存著一織毫。 -- 出自宋·釋慧開·凈發
- 瞿塘忽放鐵船下,不問滟澦堆如馬。 -- 出自宋·釋慧空·送僧三首
- 巍巍鎮巍巍,永下諸天拜。 -- 出自宋·釋慧空·送行上人歸塔慧力空印和尚靈骨于西山
- 歸來偃臥青松下,只這些兒妙不傅。 -- 出自宋·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 -- 出自宋·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 大哉釋迦文,生下便作怪。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