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最苦哀簫老松下,漫漫瞿麥雪平田。 -- 出自宋·林亦之·陳仲罕母挽詞
- 丹井西頭曲堆下,更煩歲晚定疎籬。 -- 出自宋·林亦之·寄表弟章由之為理曲堆屋廬
- 秋風癸亥古桐下,多少行人淚眼盈。 -- 出自宋·林亦之·黃司業挽詞
- 功成勇退東籬下,不逐春紅相牡丹。 -- 出自宋·凌云屋·太師菊
- 孔曾有道官天下,韓柳無文世子孫。 -- 出自宋·劉鏜·句
- 爭如兀坐茅檐下,得見凌云五鳳樓。 -- 出自宋·劉天麟·題黃子中南陂集
- 水繞桃源堤上下,花迷金谷路高低。 -- 出自宋·劉壎·句
- 取士無取名,名下非真士。 -- 出自宋·劉應時·感事贈周子壽二首
- 九衢多雨后,庭下草痕新。 -- 出自宋·劉植·喜曹東畎遷大理寺簿
- 不妨細讀豐碑下,墨本空看幾白頭。 -- 出自宋·留筠·舟還浯溪再留二絕
- 獨諳郎食性,廚下自調羹。 -- 出自宋·龍輔·送外
- 起來慵刺繡,窗下理菖蒲。 -- 出自宋·龍輔·睡起
- 秋香無比魁天下,仙種非凡□月中。 -- 出自宋·樓楚材·句
- 屋頭草木長,窗下兒女語。 -- 出自宋·樓璹·織圖二十四首·喂蠶
- 吳兒歌採桑,桑下青春深。 -- 出自宋·樓璹·織圖二十四首·採桑
- 何當迎{上竹下ナ下乂}前,相逢嘲飯顆。 -- 出自宋·陸經·冬夕小齋聯句寄梅圣俞
- 簡易以便民,上下交相孚。 -- 出自宋·陸九淵·挽石子重
- 葉展圓盤如許下,絲連曲柄更能長。 -- 出自宋·陸文圭·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 我行涉其顛,忽下潤井中。 -- 出自宋·陸文圭·甲子三月一日出白羊門交游茅山詩
- 語言聲律未易下,嗟吾楚產學北方。 -- 出自宋·陸文圭·壬申冬晦叔譯歸別小詩奉錢
- 闖門無雜賓,鈴下生蛛絲。 -- 出自宋·陸文圭·壽理伯雍同知
- 山間童負兒,臺下人拾帽。 -- 出自宋·陸文圭·送徐允伯
- 誰能題詩墓柏下,使兩仙翁起九泉。 -- 出自宋·陸文圭·題程子棄少監家藏二詩遺墨
- 乘車戴笠高與下,倚樽看鏡今非昔。 -- 出自宋·陸文圭·和曹士開侍御見寄韻
- 當暑歸來憩其下,俯仰陳跡心茫然。 -- 出自宋·陸文圭·送仲華葛兄
- 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 出自宋·陸文圭·宿遷道中遇雪
- 市聲初散簾欲下,龜莢未收客下馬。 -- 出自宋·陸文圭·贈張明德星士
- 遺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萬古春。 -- 出自宋·陸文圭·題王復初所藏子昂臨禊帖
- 飲聞巫山妙天下,今誦公詩如見之。 -- 出自宋·閭丘泳·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廛中識梅福,簾下得嚴君。 -- 出自宋·呂祖謙·鄭武子刪定挽章二首
- 不用赤囊來塞下,可須羽檄報軍前。 -- 出自宋·馬之純·烽火臺
- 三閣連延須在下,層城突兀亦居低。 -- 出自宋·馬之純·齊云觀
- 豈知黃紙新書下,還送青氊舊物來。 -- 出自宋·馬遵·再入臺作
- 船戶平居兩山下,圖經分載幾州中。 -- 出自宋·梅詢·吳江太湖笠澤虹橋
- 臨風笑欲垂陽下,重解連環寄所思。 -- 出自宋·繆鑒·詠妓
- 當時威勢振天下,不言慘毒民嗟咨。 -- 出自宋·莫濟·次韻梁尉秦碑
- 為喜彩衣還膝下,椒柈趁得頌花時。 -- 出自宋·牟巘五·次韻寄史彥明
- 臘前春訊息,林下玉精神。 -- 出自宋·潘玙·山圃梅
- 若能忘物我,天下盡平衢。 -- 出自宋·彭龜年·燕居十六首
- 急把丐閒書報下,此行猶足律貪人。 -- 出自宋·彭龜年·送鄭尚書守建安十首
- 豈惟宰一邑,天下亦如此。 -- 出自宋·彭龜年·送廬陵李宰養直之官兼呈劉寺簿四首
- 延英奏對刻易下,囊封且說江南貧。 -- 出自宋·彭龜年·送趙使君老父吟
- 籬邊尚有余香下,蘭茁新芽長進麼。 -- 出自宋·錢時·寄家書有懷歲寒五友二首
- 自從清濁未高下,直到而今無暫停。 -- 出自宋·錢時·機舂歌
- 千巖林木溝渠下,萬頃滄田指掌間。 -- 出自宋·錢文婉·白石巖
- 廬山景物絕天下,盍倒尊罍醉坐賓。 -- 出自宋·錢聞詩·云錦閣
- 當時寂寞孤山下,兩句詩成萬古名。 -- 出自宋·錢選·題觀梅圖
- 疏桐清露中庭下,淚灑西風為一彈。 -- 出自宋·錢選·中秋月
- 卻憶姚家古藤下,鳥巾掛了旦眠酣。 -- 出自宋·丘葵·移居
- 恐傷阿{上彌下女}意,不敢寄家書。 -- 出自宋·丘葵·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