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是中有妙理,直下試叅尋。 -- 出自宋·晁公溯·過圓覺院簡照上人
- 覽書帝震怒,欲下雷霆誅。 -- 出自宋·晁公溯·李仁甫和予如字韻詩再用韻寄之
- 君王正仄席,漏下開延英。 -- 出自宋·晁公溯·送鮮于運使西歸
- 何須篆幽石,天下有師言。 -- 出自宋·晁公溯·楊參政挽章二首
- 宜乘濤瀨平,快下赤澤岸。 -- 出自宋·晁公溯·贈張文饒
- 朝廷須君來,天下疑以斷。 -- 出自宋·晁公溯·贈張文饒
- 近聞移屯集岐下,戰聲日震長平瓦。 -- 出自宋·晁公溯·有客自關外來頗道邊亭暴露之苦時子止兄方趨
- 山頭紅日生,山下蟻蛙爭。 -- 出自宋·車瑾·馬家山
- 循循善誘能啟下,青蒿因得附長松。 -- 出自宋·陳邦鑰·送考訂朱夫子赴天臺
- 朱砂湯兮山椒,下白龍兮甚靈。 -- 出自宋·陳炳·望黃山詞
- 采薇昔日首陽下,豈謂周武慚商辛。 -- 出自宋·陳長方·讀蕭相國傳嘉召平出處之合義作召平詩
- 睪如香坂孤峰下,千載唯存篤行碑。 -- 出自宋·陳淳·挽孫少卿四首
- 鯫生忝出陶鎔下,日望清光日以阻。 -- 出自宋·陳淳·送趙守備解南漳赴湖北倉
- 鉆泥苯{上艸下尊}伸蟄龍,軋石朧腫亞臥獅。 -- 出自宋·陳淳·和丁祖舜綠筍之韻
- 詎容袖手此山下,龜朋鶴侶相追陪。 -- 出自宋·陳淳·和林叔己詠揚守福壽林塘之韻
- 江山駿奔來筆下,疑有神助非人為。 -- 出自宋·陳棣·次韻陶幾道觀洪積仁詩編
- 廟前今安在,爨下亦浪傳。 -- 出自宋·陳棣·次韻葛教授新辟柏桐軒
- 不盡哀榮千載下,爽鳩墟垅幾秋風。 -- 出自宋·陳杰·挽雷尚書喪歸二首
- 雪曲我應慚郢下,笛聲公自感山陽。 -- 出自宋·陳杰·程簿能靜袖詩來訪次韻
- 鬅鬙那復梳千下,磊磈聊須酒一中。 -- 出自宋·陳杰·用同官南樓韻尾聯以慰李倅子發
- 底是憂堪埋地下,誰能遠不在人間。 -- 出自宋·陳杰·和姚山長一甫
- 調治竹君折節下,表顯梅兄受命獨。 -- 出自宋·陳杰·雪禁體
- 一陣異香明月下,定知來自玉皇家。 -- 出自宋·陳宓·賦梅堂閑吟
- 近日孫歸娛膝下,擬拚三日奉高人。 -- 出自宋·陳宓·承劉學錄示三山佳詠兼欲下旬仙鯉湖宿約以詩
- 日邊已有絲綸下,不使君侯惠一州。 -- 出自宋·陳宓·寄題桂籍
- 魚靜不驚香餌下,花紅偏稱夕陽邊。 -- 出自宋·陳宓·同林潘二先生登舟
- 翠竹碧蓮迷上下,雕欄畫閣壓崢嶸。 -- 出自宋·陳宓·同柯東海出湖
- 其馀鬧{上圭下黽}蚓,誰屑與類族。 -- 出自宋·陳宓·和樞上人評詩
- 大哉我宋得天下,仁比三代澤過之。 -- 出自宋·陳宓·檄中原
- 譬如屈伏猛獸下,荷戈伺便當乘機。 -- 出自宋·陳宓·檄中原
- 帖帖飛鳶迷上下,翩翩游艇探空明。 -- 出自宋·陳宓·小園
- 一對蟬聲相上下,柳絲搖曳與俱長。 -- 出自宋·陳宓·五月下旬雨后喜晴
- 日夕風定時,上下映毫發。 -- 出自宋·陳宓·南園雜詠·水月軒
- 擬具小舟乘月下,一尊相屬漾寒流。 -- 出自宋·陳宓·和王主簿
- 兵馬夜行殘月下,弓旌寒響朔風高。 -- 出自宋·陳某·閩嶠軍中
- 庶識真面目,高下俱迎逢。 -- 出自宋·陳文蔚·追賦九華
- 意共一脈落,高下相吐吞。 -- 出自宋·陳文蔚·和胡應祥游石進韻
- 云深此埋屋,山下乃不爾。 -- 出自宋·陳文蔚·廬山雜詠·天池
- 散破苦嫌饑雀下,爭喧檔看蜜蜂忙。 -- 出自宋·陳文蔚·巖叟約觀棲隱檐蔔雨阻和前韻送酒再用韻答之
- 歸來見諸子,林下好相求。 -- 出自宋·陳襄·皇佑四年春重到浦城縣南峰寺因懷舊游
- 雙成吹笛駕鸞下,葛翁擲杖為龍來。 -- 出自宋·陳延齡·丹霞觀
- 吾君孝理風天下,誰識謳歌綴樂章。 -- 出自宋·陳堯叟·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 霜間開紫蒂,露下發金英。 -- 出自宋·陳與行·句
- 云龍求友心,上下亦相逐。 -- 出自宋·陳元晉·竹
- 真成雨粟從天下,只在為云翻手間。 -- 出自宋·陳元晉·再和涂宣義喜雨
- 醉騎白鹿軍峰下,一見贈我青瑤珰。 -- 出自宋·陳宗道·送戴石屏歸天臺
- 海濱樂可忘天下,解寫靈明是老軻。 -- 出自宋·陳宗禮·題虞帝廟
- 正好觀心坐巖下,忘歸卻是不忘歸。 -- 出自宋·陳宗禮·玉巖
- 纛影叱{上沙下毛}竿影直,雪中霜里伴松筠。 -- 出自宋·程敦厚·句
- 堂堂廟宇黃牢下,暮鼓晨鐘不暫忘。 -- 出自宋·程無鳳·淳佑己酉歲謁祖梁將軍忠壯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