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他方如可接,爨下覓枯琴。 -- 出自·馬一浮·自贈
- 歲暮空山雙樹下,幾人白發對斜陽。 -- 出自·馬一浮·答樊漱圃
- 河里的游魚犯下什么罪?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那老虎前生修下幾般福?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無錢買山廬峰下,行欲東來長水濱。 -- 出自宋·陳舜俞·贈通慧大師凈務
- 劉子有道憂天下,欲取相印乘駟馬。 -- 出自宋·陳舜俞·和劉道原騎牛歌
- 游子想神仙,花下啼鳥馴。 -- 出自宋·陳舜俞·桃花塢
- 顧我天一涯,遺下顏色溫。 -- 出自宋·陳舜俞·贈孔經甫賢良兼簡許少張狀元
- 當時大禹走天下,驅至九江為納錫。 -- 出自宋·孔武仲·龜石
- 重城沉沉桂魄下,松蘿永愧山中人。 -- 出自宋·孔武仲·秋夜對月
- 撚弄秋香斜日下,有懷江國去年時。 -- 出自宋·孔武仲·入湘江二絕句
- 雄豪與清泚,上下相接續。 -- 出自宋·孔武仲·臥龍潭
- 剩沽宜城醉其下,日夕倒載望冠巾。 -- 出自宋·孔武仲·閣下觀峴山圖
- 魚來城市富,雁下沙汀黑。 -- 出自宋·孔武仲·送王炳之之饒州
- 維岳云車時一下,直疑弦管有來音。 -- 出自宋·孔武仲·次無咎凝祥春游三首
- 群仙鳴玉佩,初下廣寒宮。 -- 出自宋·孔武仲·風鐸
- 追恨不及見,淚下如涌泉。 -- 出自宋·孔武仲·遣百朋赴太學補試
- 飛天如玉簾,直下數千尺。 -- 出自·趙孟·水簾泉
- 何如死向白日下,千載分明心不欺。 -- 出自明·沈周·烈女生篇
- 徒然感慨在牖下,捕影捉風消熱腸。 -- 出自明·沈周·為郭總兵題長江萬里圖
- 白頭病枕茅茨下,時夢新君在諒闇。 -- 出自明·沈周·乙丑六月聞哀詔有感(二首)
- 鳳凰臺上鳥初下,白鷺洲前笛一鳴。 -- 出自明·張時徹·江上行
- 周公下白屋,天下乃歸仁。 -- 出自明·張時徹·北征雜詠三首
- 已見馳聲嵩洛下,卻來吟眺楚江邊。 -- 出自明·王慎中·松江莫生廷韓遠來見訪比歸賦贈
- 錫命時時三殿下,烽煙夜夜七陵驚。 -- 出自明·吳國倫·庚戌秋紀事三首
- 昔提一杖行天下,今對千秋發浩歌。 -- 出自·于右任·生日詩
- 一泉飛跑自天下,五老從容席地談。 -- 出自·謝覺哉·游海會秀峰等處
- 齋居依舊西風下,鹓鷺相聯第幾行。 -- 出自明·程敏政·發昌平
- 故吾從此全拋下。 -- 出自當代·啟功·踏莎行·昔日孩提
- 今日老歸茅屋下,要啼啼到日頭西。 -- 出自清·宗誼·喻子規
- 登山采薇,重繭下山。 -- 出自清·李鄴嗣·善哉行
- 誰言金粟西陵下,不見流光到梓宮。 -- 出自明·王恭·望秋月
- 楓葉蕭蕭山月下,戍樓殘火幾家秋。 -- 出自明·王恭·海城秋晚
- 明朝碧水丹山下,知爾相思若個邊。 -- 出自明·王恭·送別林彥時之建上
- 蜜山多丹木,其下有丹水。 -- 出自·陳獨秀·感懷二十首
- 回瞰所來地,泣下為人群。 -- 出自·陳獨秀·感懷二十首
- 壽春倡義聞天下,今日淮南應有人。 -- 出自·陳獨秀·哭汪希顏
- 有天留巨(上生下月),無地著孤身。 -- 出自·陳獨秀·杭州酷暑寄懷劉三沈二
- 乘時功易立,處下事少成。 -- 出自明·方孝孺·閑居感懷(九首)
- 可憐三百年天下,斷送憂勤惕厲中。 -- 出自清·蕭正?!ぷx崇禎辛未后十余年事
- 鳥鳴萬山靜,猿下雙樹綠。 -- 出自元·張憲·秋日古城葉希圣見訪
- 時拋紅豆粒,竹下喚頻伽。 -- 出自元·張憲·寄天香師
- 臨流一惆悵,直下萬里深。 -- 出自宋·蔡沈·和伯氏懷人韻
- 漕水應潮漲,堂下可遭周。 -- 出自宋·蔡肇·次韻王產昭昆仲題京口新居
- 清風千載上,林下一閒身。 -- 出自宋·柴隨亨·感題
- 近報漢廷頻詔下,時聞蜀士有旌招。 -- 出自宋·晁公溯·師伯渾用韻復次
- 今年屬賓興,詔下喧里閭。 -- 出自宋·晁公溯·今歲試士竟置酒起文堂延主司且作詩送之
- 飄然長嘯順流下,櫂夫請留恐仙去。 -- 出自宋·晁公溯·樂溫舟中作
-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 出自宋·晁公溯·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 岡陵雖坡陀,其下水所積。 -- 出自宋·晁公溯·病中一首簡陳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