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君登絕頂小天下,此縱有山安足嬉。 -- 出自宋·陳傅良·次德修仙巖韻
- 奏課定應書下下,班春聊復喜津津。 -- 出自宋·陳傅良·和丁端叔歲晚書懷韻
- 更燒銀燭飲花下,五陵佳氣今方新。 -- 出自宋·陳傅良·牡丹和潘養(yǎng)大韻
- 乃知貧賤交,不下王霸功。 -- 出自宋·陳傅良·送葉正則赴浙西憲幕
- 怒號懸瀑從天下,杰立蒼崖夾道陳。 -- 出自宋·陳傅良·題仙巖梅雨潭
- 殷勤分送平齊下,為看蟠桃熟幾年。 -- 出自宋·陳傅良·以兩鶴壽薛象先
- 懽呼漢節(jié)從天下,愕立胡兒夾道陳。 -- 出自宋·陳傅良·送倪正甫侍郎賀正
- 兩川文武長江下,百粵車書五嶺來。 -- 出自宋·陳傅良·游南岳
- 亦欲頡頏相上下,不容分寸得躋攀。 -- 出自宋·陳傅良·丁端叔送牡丹以詩來用韻酬之
- 他年得意輦轂下,莫忘詩篇寄田舍。 -- 出自宋·章甫·次韓中父送行韻
- 樂府流傳妙天下,小胥妙寄定何時。 -- 出自宋·章甫·寄淮東總領(lǐng)許叔庸
- 乍飄偏有熊,猛下卻無聲。 -- 出自宋·張镃·對雪
- 兩事吾今渾放下,看山臨水更何愁。 -- 出自宋·張镃·漫興
- 竟覓一官蓮幕下,漫添千詠錦囊中。 -- 出自宋·張镃·送徐衡仲歸侍次福建帥屬二首
- 柳柔曳金繩,高下拂我船。 -- 出自宋·張镃·呈尤侍郎陸禮部
- 江天空想望,高下兩明珠。 -- 出自宋·張镃·宿八尺月色陡明
- 江邊有歸客,都下減詩情。 -- 出自宋·張镃·楊秘監(jiān)補外贈送
- 歸來小憩松棚下,繞燭飛蟲索扇驅(qū)。 -- 出自宋·張镃·夜自叔祖北園歸
- 目前能轉(zhuǎn)物,筆下盡逢源。 -- 出自宋·張镃·讀樂天詩
- 景與新詩爭上下,天將真賞冠東南。 -- 出自宋·張镃·泛湖
- 鬢邊驚雪點,腰下欠金圍。 -- 出自宋·葉茵·次韻
- 有客賞茲趣,柳下時停舟。 -- 出自宋·葉茵·別韓菊山
- 連村鼉鼓相高下,斷浦漁燈半滅明。 -- 出自宋·葉茵·道院偶成
- 清風襲我裳,竹下有來客。 -- 出自宋·葉茵·塵外
- 誰知曝背茆檐下,欲獻要是山林真。 -- 出自宋·敖陶孫·次韻馮孔武雪中簡聞人簿乞炭
- 平生履狶真益下,馀刃礫牛何慮缺。 -- 出自宋·敖陶孫·代劉漕使壽相君
- 同州雜鞭且未下,山陰大錢聊可選。 -- 出自宋·敖陶孫·代送別趙使君
- 我來雖未識,名下已奔湊。 -- 出自宋·敖陶孫·寄題龔立道農(nóng)隱堂
- 煩將歸意作泉下,小待錦衣漫俗妝。 -- 出自宋·敖陶孫·寄福清翅山舅陳夢寔
- 爐熏茗碗北窗下,臥聽綿蠻黃鳥聲。 -- 出自宋·裘萬頃·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五
- 爐熏茗碗北窗下,臥聽綿蠻黃鳥聲。 -- 出自宋·裘萬頃·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 安得數(shù)椽西嶺下,自行溪水灌園蔬。 -- 出自宋·裘萬頃·寄元齡弟五首
- 吾廬近西峰,其下林婆娑。 -- 出自宋·裘萬頃·安樂窩示元德第二首
- 席間無一印,帷下有諸經(jīng)。 -- 出自宋·裘萬頃·榮侄試周
- 孤村三四家,籬下盡禾黍。 -- 出自宋·裘萬頃·宿佛頭塔
- 蒲團竹椅南窗下,一炷爐香百念消。 -- 出自宋·裘萬頃·予從元德弟借到西廊書齋朝夕其間今二年矣戲
- 鳥飛竹葉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 出自宋·趙師秀·呈蔣薛二友
- 古來云是海,天下別無山。 -- 出自宋·趙師秀·靈巖
- 蕭蕭白發(fā)寒燈下,寫就詩篇欲寄誰。 -- 出自宋·趙師秀·贈鄧漢卿
- 羞肴也到茅簾下,磊塊堆盤里社榮。 -- 出自宋·劉宰·和趙龍圖鹿鳴宴韻二首
- 感此傷我心,淚下不可收。 -- 出自宋·劉宰·訪陳廷瑞有感
- 疑從九霄中,直下姿噴激。 -- 出自宋·劉宰·觀瀑布圖
- 自憐老去北窗下,猶得身棲廣廈中。 -- 出自宋·劉宰·送高桂陽之任二首
- 行之茍失中,上下交怨懟。 -- 出自宋·劉宰·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得再字
- 岷山浚源委,東下極奔放。 -- 出自宋·劉宰·送梁伯暘歸括蒼三首
- 傷心江漢水,東下送銘旌。 -- 出自宋·劉宰·挽湯參議三首
- 豈比淮之水,東下雜于淝。 -- 出自宋·劉宰·送李季喦歸蜀
- 維舟醉臥垂楊下,輸與江湖自在人。 -- 出自宋·劉宰·題儀真常平倉壁
- 只今老去還吳下,無復驅(qū)車走四方。 -- 出自宋·劉宰·聞杜鵑三首
- 卻顧淮源赤山下,僅若覆水盈罃甔。 -- 出自宋·劉宰·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