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好擁雙旌便東下,畫船明月綠楊津。 -- 出自宋·鄭獬·句
- 陰謀用盡得天下,誰道彼雛解笑人。 -- 出自宋·鄭獬·詠史
- 雨鬧雪聲相雜下,飄蕭密勢灑空來。 -- 出自宋·鄭獬·雨雪雜下
- 晚云濃淡落日下,已似楚江南岸頭。 -- 出自宋·鄭獬·舟行次南都遇雨
- 相從盡豪客,樓下系紫騮。 -- 出自宋·鄭獬·對雪寄一二舊友呈張仲巽宗益運判
- 沛然德澤滿天下,坐中可使春風回。 -- 出自宋·鄭獬·二月雪
- 昨日更聞褒詔下,別看名姓入烝彝。 -- 出自宋·鄭獬·奉詔赴瓊林苑燕錢太尉潞國文公出鎮(zhèn)西都
- 茲謂水德不潤下,蓋與土氣交相爭。 -- 出自宋·鄭獬·淮揚大水
- 周郎屈指圖天下,誰道江南玉鱠肥。 -- 出自宋·鄭獬·金陵道中
- 結綬才還雙闕下,上書便乞故鄉(xiāng)歸。 -- 出自宋·鄭獬·吳比部致仕歸蘄陽
- 名姓未通丹陛下,夢魂已過浙江飛。 -- 出自宋·鄭獬·再至會稽
- 共系紫騮芳樹下,卻隨紅燭落花前。 -- 出自宋·鄭獬·往年與劉元忠諸公尋春夜歸今茲臥病感而成篇
- 爭得報章來闕下,鳳林北去不通流。 -- 出自宋·鄭獬·行次漢水寄荊南漕唐司勛
- 我來賞激繞屏下,亦疑此身林中行。 -- 出自宋·鄭獬·獐猿
- 醉客半眠紅燭下,畫船行唱采蓮歸。 -- 出自宋·鄭獬·憶泛西湖
- 漢家只在芒山下,卻謂金陵五百年。 -- 出自宋·鄭獬·秦淮
- 東風共醉杏花下,滄波浩蕩天地春。 -- 出自宋·鄭獬·送蔡同年守四明
- 帝猷歸潤色,天下佇陶埏。 -- 出自宋·強至·上運使工部
- 帝前推惠澤,天下活枯荄。 -- 出自宋·強至·上運使工部
- 競心猶出功名下,吟倚扁舟為一呼。 -- 出自宋·強至·競渡
- 花中都讓潔,月下倍生神。 -- 出自宋·強至·梨花
- 殿中繄執(zhí)法,陛下肇披元。 -- 出自宋·強至·寄獻王中丞
- 新喜雁名傳日下,暫題試筆寄巖阿。 -- 出自宋·強至·林大年殿直金輪院讀書有寄
- 自憐二紀游門下,今日聊能托后車。 -- 出自宋·強至·送成都舊尹趙龍圖至驪山作
- 綾加侍臣被,彤下使君幨。 -- 出自宋·強至·詰朝雨寒密雪雜下輒成一篇呈諸匠者幸賜光和
- 塵土想趨層闕下,夢魂猶憶兩溪邊。 -- 出自宋·強至·送知府余少卿
- 干霄百雉朱闌下,極目長河如帶。 -- 出自宋·吳則禮·紅樓慢
- 鷗群飛斗舞不下,要略滄州如打圍。 -- 出自宋·吳則禮·為盧天驥作
- 太宗結發(fā)定天下,蹴踏九州惟九馬,太宗廣顙復高鼻,去驂九馬隨群帝。 -- 出自宋·吳則禮·題賈表之所藏九馬圖
- 步虛聲里云旗下,病眼心知有勝緣。 -- 出自宋·吳則禮·同澄之器博飯浮玉
- 何時決明好,堂下晚鮮鮮。 -- 出自宋·吳則禮·不奈
- 相逢一飲清陰下,與子前生定有緣。 -- 出自宋·劉望之·古柏
- 花上插蒼碧,花下走清湍。 -- 出自宋·王質(zhì)·水調(diào)歌頭·花上插蒼碧
- 林杪動風聲,驚下毿毿粉。 -- 出自宋·王質(zhì)·生查子
- 祁祁甘雨,膏我下土。 -- 出自宋·張栻·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nóng)于郊
- 惟天之心,矜我下民。 -- 出自宋·張栻·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nóng)于郊
- 繡衣雙節(jié)從天下,文字皆稱一世豪。 -- 出自宋·張栻·二使者游東山酒后寄詩走筆次韻
- 胸中元浩蕩,筆下更縱橫。 -- 出自宋·張栻·廉州何使君挽詩二首
- 胸中蘊金石,筆下出珠璣。 -- 出自宋·張栻·送李崧才歸閩二首
- 沙邊數(shù)白鷺,欲下仍翔徉。 -- 出自宋·張栻·望后一日與客自水鄉(xiāng)登湘南月色佳甚翌日用鄉(xiāng)
- 月色穿林影,卻下碧波中。 -- 出自宋·張栻·城南雜詠二十首·東渚
- 陂陀數(shù)州境,高下相接跡。 -- 出自宋·張栻·廣漢黃仲秉即轉運使治之東作亭扁以楚翠蓋取
- 諸公有推轂,詔下亟傳驛。 -- 出自宋·張栻·送邵懷英赴召
- 煙蓑風笠南山下,正好歸歟看麥秋。 -- 出自宋·張栻·雨后同周允升登雪觀
- 水漫漫兮種不下,出門見水兮淚滂沱。 -- 出自宋·崔敦禮·田間辭三首
- 魂兮歸徠,君無下此幽都些。 -- 出自宋·崔敦禮·太白招魂
- 冰花的皪冰蟾下。 -- 出自宋·陳造·菩薩蠻·冰花的皪冰蟾下
- 九華山側雙峰下,還許儂家半席無。 -- 出自宋·陳造·口號十首呈程殿撰
- 絲綸指日從天下,閶闔摩霄接武升。 -- 出自宋·陳造·再次韻贈張德恭
- 當儀振鷺群,亟下冥鴻羽。 -- 出自宋·陳造·次前韻贈龔養(yǎng)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