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重教按舞桃花下,只踏殘紅作地裀。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 出自唐·皎然·春日和盧使君幼平開元寺聽妙奘上人講
- 應憐禪家子,林下寂無營。 -- 出自唐·皎然·答蘇州韋應物郎中
- 昔時軒蓋金陵下,何處不傳沈與謝。 -- 出自唐·皎然·述祖德贈湖上諸沈
- 坐中千里近,檐下四山低。 -- 出自唐·皎然·題沈道士新亭
- 猿來觸凈水,鳥下啄寒梨。 -- 出自唐·皎然·早秋桐廬思歸示道諺上人
- 微蹤舊是香林下,余燼今成火宅中。 -- 出自唐·皎然·兵后經永安法空寺寄悟禪師(其寺賊所焚)
- 君劬臣勞,上討下述。 -- 出自唐·來鵠·圣政紀頌
- 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則。 -- 出自宋·李華·雜詩六首
- 文襟即玄圃,筆下成琳瑯。 -- 出自唐·李群玉·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 夜深高不動,天下仰頭看。 -- 出自唐·李群玉·中秋維舟君山看月二首
- 墮珥尚存芳樹下,余香漸減玉堂中。 -- 出自唐·李群玉·和吳中丞悼笙妓
- 林間風卷簟,欄下水搖燈。 -- 出自唐·李群玉·東湖二首
- 不然蹲會稽,鉤下三五牛。 -- 出自唐·李群玉·洞庭驛樓雪夜宴集,奉贈前湘州張員外
- 南浮龍川月,東下敬亭岑。 -- 出自唐·李群玉·送處士自番禺東游便歸蘇臺別業
- 停舟十二峰巒下,幽佩仙香半夜聞。 -- 出自唐·李群玉·宿巫山廟二首
- 何煩五色藥,尊下即丹丘。 -- 出自唐·李群玉·半醉
- 愁人如見此,應下淚千行。 -- 出自唐·羅鄴·秋蝶二首
- 侵曉鵲聲來砌下,鸞鏡殘妝紅粉罷。 -- 出自唐·歐陽炯·木蘭花
- 胡天雨雪四時下,五月不曾芳草生。 -- 出自唐·戎昱·聽杜山人彈胡笳
- 卸鞍良久茅檐下,待得巴人樵采歸。 -- 出自唐·戎昱·過商山
- 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 出自唐·上官儀·詠畫障
- 只向方師小廊下,回看門外是樊籠。 -- 出自唐·施肩吾·夏日題方師院
- 小奴驚出垂藤下,山犬今朝吠一人。 -- 出自唐·施肩吾·山中喜靜和子見訪
- 寒山為伴侶,松下啖靈芝。 -- 出自唐·拾得·詩
- 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 -- 出自唐·王梵志·詩二首
- 林中空寂舍,階下終南山。 -- 出自唐·王縉·同王昌齡裴迪游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維
- 歸去掃除階砌下,蘚痕殘綠一重重。 -- 出自唐·徐寅·苔
- 不愁還酒債,腰下有丹砂。 -- 出自唐·于鵠·過張老園林
- 久行多不定,樹下是禪床。 -- 出自唐·于鵠·題樹下禪師
-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聞聲覺淺深。 -- 出自唐·張謂·西亭子言懷
- 時態懶隨人上下,花心甘被蝶分張。 -- 出自唐·鄭谷·次韻酬張補闕因寒食見寄之什
- 明日翠華春殿下,不知何語可聞天。 -- 出自唐·鄭谷·忝官諫垣明日轉對
- 誰無泉石趣,朝下少同過。 -- 出自唐·鄭谷·聞所知游樊川有寄(一本無有寄二字)
- 須知風月千檣下,亦有葫蘆河畔人。 -- 出自唐·鄭谷·江宿聞蘆管(商船小童善吹)
- 不擬伊優陪殿下,相隨于蔿過樓前。 -- 出自宋·晁沖之·次二十一兄韻
- 曉千虹丈,宛轉下天來。 -- 出自宋·黃裳·滿庭芳·瓊館煙輕
- 同醉月明花樹下。 -- 出自宋·呂本中·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 記得一年寒食下,獨自歸時。 -- 出自宋·呂本中·浪淘沙·柳色過疏籬
- 為謝國恩來闕下,又承天澤去中山。 -- 出自宋·潘閬·送崇教大師惠思歸山
- 曾是送別長亭下,細綠暗煙雨。 -- 出自宋·萬俟詠·春草碧/番槍子
- 疑是月宮、仙子下瑤臺。 -- 出自宋·王觀·江城梅花引·年年江上見寒梅
- 現象著明,照臨下土。 -- 出自宋·楊億·景德朝日三首
- 駕鶴浮邱應暫下,偷桃方朔合留殘。 -- 出自宋·楊億·次韻和盛太博寄贈閣長宿齋太乙宮之什
- 庭中華轂滿,膝下彩衣新。 -- 出自宋·楊億·魏奉禮昭文知吉州龍泉縣
- 腰垂丈二組,身下九重天。 -- 出自宋·楊億·集賢劉工部隲知衡州
- 詩傳百越徧,詔下九霄遲。 -- 出自宋·楊億·送溫州聶從事赴闕
- 早懷荊岫璞,遲下祖生鞭。 -- 出自宋·楊億·送章四十舅翁東歸
- 懸象著明,照鹽下土。 -- 出自宋·楊億·又七首其六送神
- 曾見青彎、紫鳳下層城。 -- 出自宋·葉夢得·江城子·銀濤無際卷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