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均調大化,險驚下民。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九宮貴神十首
- 煌煌九宮,照臨下土。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九宮貴神十首
- 財成元化,險驚下民。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九宮貴神十首
- 率無頗偏,兼燭下土。 -- 出自隋·佚名·紹興朝日十首
- 我心孔勞,神基下來。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祭風師六首
- 錫福無疆,佑此下民。 -- 出自隋·佚名·熙寧祭風師五首
- 百彀蕃滋,麗乎下土。 -- 出自隋·佚名·景德祭社稷三首
- 神之來兮,降茲下土。 -- 出自隋·佚名·景祐祀社稷三首
- 倬彼垂象,照臨下土。 -- 出自隋·佚名·景德祀九宮貴神三首
- 蒼蒼昊穹,覆臨下土。 -- 出自隋·佚名·紹興雩祀一首
- 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 出自隋··封泰山樂章·壽和
-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 出自隋··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大政舞
- 宜錫景福,永休下民。 -- 出自隋··郊廟歌辭·梁郊祀樂章·慶熙
- 明星有爛,祝史下堂。 -- 出自隋··郊廟歌辭·梁太廟樂舞辭·撤豆
- 應笑執金雙闕下,近南猶隔兩重城。 -- 出自唐·鄭畋·聞號
- 兩處山川肯相下,洗除塵垢一時清。 -- 出自宋·胡銓·噴雪泉
- 篋中緘圣札,巖下揖神君。 -- 出自唐·孫逖·春初送呂補闕往西岳勒碑得云字
- 宮中行樂日,天下盛明時。 -- 出自唐·令狐楚·雜曲歌辭·宮中樂
- 風前調玉管,花下簇金羈。 -- 出自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 薄暝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 出自明·高啟·梅花六首
- 但覺群山總在下,坐撫其頂同兒曹。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陽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 紅冰淚落衰燈下,倒卷河流入弦瀉。 -- 出自明·高啟·黑河秋雨引賦趙王孫家琵琶蓋其名也
- 魏公園林芳塢下,聞有柔枝正堪把。 -- 出自明·高啟·約諸君游范園看杏花
- 聲中亂雨至,陰下一魚行。 -- 出自明·高啟·荷葉
- 雨來林館靜,日下驛門空。 -- 出自明·高啟·賦得蟬送別
- 梳頭好鳥語窗下,洗盞流水到門前。 -- 出自明·高啟·謝周四秀才送酒
- 聊因簡牘暇,窗下閱僧書。 -- 出自明·高啟·泐禪師室中晚坐
- 矰兒偏吠客,花下臥晴莎。 -- 出自明·高啟·題李迪畫犬
- 一棹黃昏過山下,疏燈絡緯滿林秋。 -- 出自明·高啟·舟行晚過張林
- 柳間娼女酒,月下估人舟。 -- 出自明·高啟·和友人過采石
- 聞道君家溪上下,玉蕊瓊英巧相亞。 -- 出自明·高啟·題朱氏梅雪軒
- 客行近過吳山下,落葉空林惟敗瓦。 -- 出自明·高啟·題趙希遠畫宋杭京萬松金闕圖
- 幽鳥每同馴鴿下,高人閑與老僧依。 -- 出自明·高啟·過僧舍訪呂敏
- 杏煙濕鬢秋千下,銀蠟光寒曲屏畫。 -- 出自明·高啟·春夜詞
- 君初隨例詣闕下,有旨謫徙鐘離城。 -- 出自明·高啟·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 豈容久屈簿領下,天道始塞終當亨。 -- 出自明·高啟·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 才進史書朝日下,便紆官綬去天涯。 -- 出自明·高啟·送王檢校珣赴北平
- 雨中耕叟歌,月下歸人語。 -- 出自明·高啟·剡原九曲(九首)
- 帆歸云外秋,鳥下煙中夕。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松江亭(在吳江垂虹橋上)
- 大風半夜起,上下痛掃除。 -- 出自宋·晁說之·風
- 昔年蜀武侯,泣下蕩陰里。 -- 出自宋·晁說之·和資道巖巖亭二首
- 方喜神光射天下,忽驚烽火到甘泉。 -- 出自宋·晁說之·我生
- 巍巍之功惟陛下,萬歲百男固宗社。 -- 出自宋·晁說之·陰山女歌
- 何如又為別,淚下青霜俱。 -- 出自宋·晁說之·贈別蓬萊簿林希孟子醇
- 一槍采擷朝林下,八駿遨游暮海濱。 -- 出自宋·晁說之·奉楊公近蒙答四六狀極為精麗
- 桃李不如菊,露下花開意自足。 -- 出自宋·晁說之·和資道山路見菊雜言
- 高高方若懸,下下仍如績。 -- 出自宋·晁說之·三川誦杜老觀水漲詩
- 詩酒客亦惡,樓下那足尋。 -- 出自宋·晁說之·縣樓對山作
- 故人過我窗燈下,謂言客子宜悲秋。 -- 出自宋·晁說之·謝高四十子昂詩卷
- 重湖煙艇去,月下采珠回。 -- 出自宋·晁說之·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