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 -- 出自宋·蘇軾·滿江紅 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 衣冠一有恥,其下胡為顏。 -- 出自宋·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 兩廂休侍御,應下讀書幃。 -- 出自宋·蘇軾·太皇太后閣六首
- 相將乘一葉,夜下蒼梧灘。 -- 出自宋·蘇軾·藤州江下夜起對月贈邵道士
- 遙知讀易東窗下,車馬敲門定不應。 -- 出自宋·蘇軾·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 身行萬里半天下,僧臥一庵初白頭。 -- 出自宋·蘇軾·龜山
- ?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盛夏水漲,則鹽泉迤邐遷去,常去于江水之所不及。 -- 出自宋·蘇軾·諸葛鹽井
- 君不聞蓬萊閣下駝棋島,八月邊風備胡獠。 -- 出自宋·蘇軾·鰒魚行
- 安能終老塵土下,俯仰隨人如桔槔。 -- 出自宋·蘇軾·送李公恕赴闕
- 鹿門上?;?,床下拜龍鸞。 -- 出自宋·蘇軾·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xiāng)
- 我時醉眠風林下,夜與漁火同青熒。 -- 出自宋·蘇軾·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林屏詩
- )我欲遷其廟,下數(shù)浮空群。 -- 出自宋·蘇軾·頃年楊康功使高麗還奏乞立海神廟于板橋仆嫌
- 鶴睡覺時風露下,落花飛絮滿衣襟。 -- 出自宋·蘇軾·三月二十日開園三首
-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 出自宋·蘇軾·開先漱玉亭
- 森然見喬木,其下維德人。 -- 出自宋·蘇軾·葉待制求先墳永慕亭詩
- )床頭復一月,下有風林橫。 -- 出自宋·蘇軾·軾近以月石硯屏獻子功中書公復以涵星硯獻純
- 煙蓑雨笠長林下,老去而今空見畫。 -- 出自宋·蘇軾·書晁說之考牧圖后
- 窗前堆梧桐,床下鳴絡緯。 -- 出自宋·蘇軾·與頓起孫勉泛舟探韻得未字
- 舞鳳尚従天目下,收駒時有渥洼姿。 -- 出自宋·蘇軾·送錢承制赴廣西路分都監(jiān)
- 行看鳳尾詔,卻下虎頭州。 -- 出自宋·蘇軾·用前韻再和霍大夫
-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 出自宋·蘇軾·儋耳
- 此外有黃樓,樓下一河水。 -- 出自宋·蘇軾·答王鞏(鞏將見過,有詩自謂惡客,戲之。)
- 公心底處有高下,夢幻去來隨所遭。 -- 出自宋·蘇軾·趙閱道高齋
- 因為對云:皓鶴下浴紅荷湖。 -- 出自宋·蘇軾·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并引?
- 一片丹心天日下,數(shù)行清淚嶺云南。 -- 出自宋·蘇軾·過嶺寄子由三首?此詩第三首為子由作?
- 詩成不覺雙淚下,悲吟相對惟羊何。 -- 出自宋·蘇軾·百步洪二首
- 泉源従高來,走下隨石脈。 -- 出自宋·蘇軾·荊門惠泉
- 縹緲紫簫明月下,璧門桂影夜參差。 -- 出自宋·蘇軾·夫人閣四首
- 泉源從高來,走下隨石脈。 -- 出自宋·蘇軾·荊門惠泉
- 赤魚白蟹箸屢下,黃柑綠橘籩常加。 -- 出自宋·蘇軾·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 崇慶早朝銀燭下,佩環(huán)聲在五云間。 -- 出自宋·蘇軾·皇太妃閣五首
- 墮淚行看會祠下,掛名爭欲刻碑陰。 -- 出自宋·蘇軾·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 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獻頌請東巡。 -- 出自宋·蘇軾·次韻滕元發(fā)許仲途秦少游
- 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蟬吟。 -- 出自宋·蘇軾·溪陰堂
- 免使謫仙明月下,狂歌對影只三人。 -- 出自宋·蘇軾·再次韻答完夫穆父(二公自言,先世同在西掖
- 白須紅帶柳絲下,老弱空巷人相登。 -- 出自宋·蘇軾·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
- 山堂夜岑寂,燈下看傳燈。 -- 出自宋·蘇軾·曹溪夜觀傳燈錄燈花落一僧字上口占
- 那知望拜馬蹄下,胸中一斛泥與塵。 -- 出自宋·蘇軾·贈潘谷
- 為君栽向南堂下,記取他年著子時。 -- 出自宋·蘇軾·謝關(guān)景仁送紅梅栽二首
- 臂弓腰箭南山下,追逐長楊射獵兒。 -- 出自宋·蘇軾·鐵溝行贈喬太博
- 南北一山門,上下兩天竺。 -- 出自宋·蘇軾·贈上天竺辯才師
- 窺船野鶴何曾下,見燭飛蟲空自馴。 -- 出自宋·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若炎字四首
- 憐我白頭來仗下,看君黃氣發(fā)眉間。 -- 出自宋·蘇軾·次韻穆父舍人再贈之什
- 仲尼晚乃覺,天下何思慮。 -- 出自宋·蘇軾·和陶神釋
- 時從佛頂巖,馳下雙蓮沼。 -- 出自宋·蘇軾·贈杜介
- 地與樓臺相上下,天隨星斗共沉浮。 -- 出自宋·蘇軾·潮中觀月
- 此外有黃樓,樓下一河水,美哉洋洋乎,可以療饑并洗耳。 -- 出自宋·蘇軾·答王鞏
- 可憐病士西窗下,一夜丹田手自摩。 -- 出自宋·蘇軾·傅子美召公擇飲,偶以病不及往,公擇有詩,
- 青鸞白鶴蟠空下,翠草玄芝匝地生。 -- 出自宋·蘇軾·瑞金東明觀
- 但向空山石壁下,愛此有聲無用之清流。 -- 出自宋·蘇軾·東陽水樂亭(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