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東西與南北,高下山與林。 -- 出自宋·歐陽修·有馬示徐無黨
- 雷聲初發(fā)號,天下已知春。 -- 出自宋·歐陽修·春帖子詞二十首·皇帝合六首
- 長江西來走其下,是為揚(yáng)瀾左里兮,洪濤巨浪日夕相舂撞。 -- 出自宋·歐陽修·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
- 文章落筆傳都下,議論生鋒服座中。 -- 出自宋·歐陽修·同年秘書丞陳動之挽詞二首
- 卻思綠葉清陰下,來此曾聞黃栗留。 -- 出自宋·歐陽修·齋宮尚有殘雪思作學(xué)士時攝事于此嘗有聞◇詩
- 自從圣人出,天下為一家。 -- 出自宋·歐陽修·初食車螯
- 只驚群飛自天下,不究生子由山陂。 -- 出自宋·歐陽修·答朱寀捕蝗詩
- 秤鉤真如鉤,上下欲顛倒。 -- 出自宋·歐陽修·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
- 憶昨初受命,同下紫宸朝。 -- 出自宋·歐陽修·奉使契丹道中答劉原父桑乾河見寄之作
- 崎嶇◇谷窮上下,追逐猿狖爭超騰。 -- 出自宋·歐陽修·伏日贈徐焦二生
- 高文落筆妙天下,清論揮犀服坐中。 -- 出自宋·歐陽修·送前巫山宰吳殿丞
- 坐揮長喙啄天下,豪杰競起如蝟毛。 -- 出自宋·歐陽修·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
- 澄光與粹容,上下相涵映。 -- 出自宋·歐陽修·飛蓋橋翫月
- 留連愛芳杜,漸下西峰照。 -- 出自宋·歐陽修·嵩山十二首·公路澗
- 端居移病新城下,日不出門無過者。 -- 出自宋·歐陽修·送張屯田歸洛歌
- 汴渠千艘日上下,來及水門猶未知。 -- 出自宋·歐陽修·答圣俞
- 書曰五行水潤下,禹得其術(shù)因而治。 -- 出自宋·歐陽修·鞏縣初見黃河
- 遵涂率職直東下,咫尺莫可離其次。 -- 出自宋·歐陽修·鞏縣初見黃河
- 非高僅比巴音下,少味還同魯酒漓。 -- 出自宋·歐陽修·和太傅杜相公寵示之作
- 玉女搗仙衣,夜下青松嶺。 -- 出自宋·歐陽修·嵩山十二首·玉女搗衣石
- 北園數(shù)畝官墻下,嗟我官居如傳舍。 -- 出自宋·歐陽修·初伏日招王幾道小飲
- 群峰漸靡迤,高下相綿聯(lián)。 -- 出自宋·歐陽修·會峰亭
- 扁舟待得東南下,猶更河橋送幾人。 -- 出自宋·歐陽修·述懷送張總之
- 春晚桂叢深,日下山煙白。 -- 出自宋·歐陽修·嵩山十二首·二室道
- 江水自隨潮上下,月輪閑與蚌虧盈。 -- 出自宋·歐陽修·送李寔
- 公車百千輩,不下遺仆賤。 -- 出自宋·歐陽修·送任處士歸太原
- 披文驚可畏,奏下始開封。 -- 出自宋·歐陽修·喜定號和禹玉內(nèi)翰
- 猶堪攜酒醉其下,誰肯伴我頹巾冠。 -- 出自宋·歐陽修·鎮(zhèn)陽殘杏
- 夜歸獨坐南窗下,寒燭青熒如熠爚。 -- 出自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生先
- 行歌翠微里,共下山前路。 -- 出自宋·歐陽修·游龍門分題十五首·下山
- 我來攜酒醉其下,臥看千峰秋月明。 -- 出自宋·歐陽修·瑯琊山六題·石屏路
- 時掃濃陰北窗下,一枰閑且伴衰翁。 -- 出自宋·歐陽修·至喜堂新開北軒手植楠木兩株走筆呈元珍表臣
- 小樓連遠(yuǎn)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 -- 出自宋·秦觀·水龍吟·小樓連遠(yuǎn)橫空
- 見揚(yáng)州獨有,天下無雙,號為瓊樹。 -- 出自宋·秦觀·醉蓬萊·見揚(yáng)州獨有
- 鄰父縮新醅,林下邀同斟。 -- 出自宋·秦觀·秋興九首其三擬韋應(yīng)物
- 室中蘭作佩,庭下玉成叢。 -- 出自宋·秦觀·東平夫人挽章
- 明朝只死絲綸下,回首青云萬里心。 -- 出自宋·秦觀·奉和莘老
- 三州氣色來,上下端倪露。 -- 出自宋·秦觀·和游金山
- 泛泛池中鳧,上下與水俱。 -- 出自宋·秦觀·南池
- 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誅刑。 -- 出自唐·柳宗元·韋道安
- 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傾。 -- 出自唐·柳宗元·韋道安
- 度拜稽首,皇祐下人。 -- 出自唐·柳宗元·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師,集大功
-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 出自魏晉·曹植·野田黃雀行
- 盡日徘徊濃影下,只應(yīng)重作釣魚期。 -- 出自唐·溫庭筠·自有扈至京師已后朱櫻之期
- 兩行密疏傾天下,一夜陰謀達(dá)至尊。 -- 出自唐·溫庭筠·題李衛(wèi)公詩二首
- 九重天子調(diào)天下,春綠將年到西野。 -- 出自唐·溫庭筠·會昌丙寅豐歲歌
-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 出自宋·范仲淹·和章岷從事斗茶歌
-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 出自宋·范仲淹·武夷茶歌
- 南陽有絕勝,城下百花洲。 -- 出自宋·范仲淹·覽秀亭詩
- 自言此去云林下,惟講華嚴(yán)報太平。 -- 出自宋·范仲淹·送湛公歸四明講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