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振振鷺,鷺于下。 -- 出自先秦·詩經·有駜
- 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 -- 出自·毛澤東·念奴嬌·鳥兒問答
-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 出自·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 出自·毛澤東·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 -- 出自宋·李清照·孤雁兒·世人作梅詞
- 西蜀地形天下險,安危須仗出群材。 -- 出自唐·杜甫·諸將五首
- 上有無心云,下有欲落石。 -- 出自唐·杜甫·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 出自唐·杜甫·清明二首
- 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疇。 -- 出自唐·杜甫·發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縣紀行)
- 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 -- 出自唐·杜甫·野人送朱櫻
- 巴蜀倦剽掠,下愚成土風。 -- 出自唐·杜甫·贈蘇四徯
- 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輪。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
- 濟江元自闊,下水不勞牽。 -- 出自唐·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
- 建都分魏闕,下韶辟荊門。 -- 出自唐·杜甫·建都十二韻
-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 -- 出自唐·杜甫·枯楠
- 仰看西飛翼,下愧東逝流。 -- 出自唐·杜甫·破船
- 上請減兵甲,下請安井田。 -- 出自唐·杜甫·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
- 樓頭吃酒樓下臥,長歌短詠還相酬。 -- 出自唐·杜甫·狂歌行,贈四兄
- 登床半生熟,下箸還小益。 -- 出自唐·杜甫·驅豎子摘蒼耳(即卷耳)
- 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 出自唐·杜甫·寄薛三郎中(據)
- 誰能扣君門,下令減征賦。 -- 出自唐·杜甫·宿花石戍(長沙有淥口、花石二戍)
- 上貴見肝膽,下貴不相疑。 -- 出自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 襄陽幕府天下異,主將儉省憂艱虞。 -- 出自唐·杜甫·惜別行送劉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將劉乃仆射
- 終慣秋蟾影下。 -- 出自宋·辛棄疾·西江月·宮粉厭涂嬌額
- 莫殢春光花下游。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莫殢春光花下游
- 高牙千里東下,笳鼓萬貔貅。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相公倦臺鼎
- 天地清寧高下,日月東西寒暑,何用著工夫。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喚起子陸子
- 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千里渥洼種
- 便好消磨心下事,莫憶尋常醉后歌。 -- 出自宋·辛棄疾·破陣子·少日春風滿眼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 出自宋·辛棄疾·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 恰似哀箏弦下齒。 -- 出自宋·辛棄疾·蝶戀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 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 -- 出自宋·辛棄疾·浣溪沙·酒面低迷翠被重
- 更上有青楓下有溪。 -- 出自宋·辛棄疾·沁園春·有美人兮
- 卻笑近來林下,有許多詞客。 -- 出自宋·辛棄疾·好事近·云氣上林梢
-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 -- 出自宋·辛棄疾·驀山溪·小橋流水
- 芳草姑蘇臺下路,和淚看,小屏山。 -- 出自宋·辛棄疾·江神子/江城子
- 但是青山山下路,春到處,總堪行。 -- 出自宋·辛棄疾·江神子/江城子
- 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 出自宋·辛棄疾·卜算子 漫興
- 其外海茫茫,下有龍伯,饑時一啖千里。 -- 出自宋·辛棄疾·哨遍·池上主人
- 多謝北山山下老,殷勤一語佳哉。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 停云偶作
- 寄語石頭城下水。 -- 出自宋·辛棄疾·定風波 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 錚然一葉,天下已知秋。 -- 出自宋·辛棄疾·滿庭芳 和章泉趙昌父
- 衡陽石鼓城下,記我舊停驂。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送鄭厚卿赴衡州
- 絕編能自苦,下筆定成章。 -- 出自宋·辛棄疾·聞科詔勉諸子
- 便鳳凰、飛詔下天來,催歸急。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 送信守鄭舜舉被召
- 復多詩中狂,下筆不能罷。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我來登上頭,下臨不測淵。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周回繞山轉,下視如青環。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捫蘿踏樛木,下逐飲澗猿。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