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慚愧少翁能下士,馬曹知馬自應疏。 -- 出自宋·毛滂·書懷寄贈曾公袞
- 卻羨潺湲階下水,夜深流入白蓮池。 -- 出自宋·魏野·暮秋懷閏師
- 趨庭知有子,下榻豈無人。 -- 出自宋·魏野·吾友山陽蹇子韞嘗游潁上言彼之居人有許氏者
- 醉里相逢林下。 -- 出自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世事不須問
- 今古長干橋下,遺恨都隨流水,西去幾時東。 -- 出自宋·韓元吉·水調歌頭·澤國又秋晚
- 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飛蓋共追游。 -- 出自宋·韓元吉·水調歌頭·落日澹芳草
-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 -- 出自宋·韓元吉·霜天曉角 題采石蛾眉亭
- 上有百尺樓,下有千丈潭。 -- 出自宋·韓元吉·南澗
- 一醉石林巖下月,世間無復武陵桃。 -- 出自宋·韓元吉·次韻石林見貽絕句四首
- 越女漫夸天下白,壽陽還作醉時妝。 -- 出自宋·韓元吉·紅梅
- 溪岸人家高下居,繞溪云樹雜煙蕪。 -- 出自宋·韓元吉·溪山堂次韻
- 石梁瀉懸流,下有老蛟怒。 -- 出自宋·韓元吉·自國清寺至石橋
- 隴麥正隨高下綠,山花猶作淺深紅。 -- 出自宋·韓元吉·游鹿田寺
- 夜深白露紛下,誰見濕螢流。 -- 出自宋·劉辰翁·水調歌頭·此夕酹江月
- 倚枕不尋柯下夢,舉頭自愛橘中名。 -- 出自宋·劉辰翁·滿江紅·十歲兒童
- 遙望東門柳下,夢參差、欲歸幽路。 -- 出自宋·劉辰翁·水龍吟·何須銀燭紅妝
- 卻憶臨塘橋下馬,暗香不是黃昏。 -- 出自宋·劉辰翁·臨江仙·西曲罥衣迷去路
- 倉皇庇公宇下,便秋風、江上不驚寒。 -- 出自宋·劉辰翁·木蘭花慢·自崆峒麥熟
- 昨日也同花下飲,終有恨,不曾濃。 -- 出自宋·劉辰翁·江城子·一年春事幾何空
- 正自朦朧花下好,銀燭里,幾人看。 -- 出自宋·劉辰翁·江城子·紅敧醉袖殢闌干
- 古人已矣,天下英雄,使君與操耳。 -- 出自宋·劉辰翁·鶯啼序
- 冷冷清清冰下水,吞吞忍忍飯中砂。 -- 出自宋·劉辰翁·法駕導引
- 想見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無情,是有情。 -- 出自宋·劉辰翁·江城梅花引·幾年城中無看燈
- 禁煙時候,柳下人家好。 -- 出自宋·劉辰翁·品令·滿庭芳草
- 試云間招手,下呼余子,逡巡去矣,但覺塵埃。 -- 出自宋·劉過·沁園春·柳思花情
- 為問武昌城下月,定何如、揚子江頭柳。 -- 出自宋·劉過·賀新郎·多病劉郎瘦
- 燕尾溪流上下分,中馀里許地翻平。 -- 出自宋·劉過·次張昌化合溪新亭韻
- 日斜諸公急下山,我有斗酒歸去來兮相與勸酬。 -- 出自宋·劉過·登升元閣故基
- 韜略世傳天下少,棣華鼎峙帥臣難。 -- 出自宋·劉過·謁金陵武帥李奭時叩殿帥為易憲章求書碑
- 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 -- 出自宋·張孝祥·浣溪沙
- 已授一編圯下,卻須三顧隆中。 -- 出自宋·張孝祥·西江月·諸老何煩薦口
- 聞道璽書頻下,看即沙堤歸去,帷幄且從容。 -- 出自宋·張孝祥·水調歌頭·猩鬼嘯篁竹
- 試問宜樓樓下竹,年來應長新篁。 -- 出自宋·張孝祥·臨江仙·試問宜樓樓下竹
- 誰對紫微閣下,我對白蘋洲畔,朝市與山林。 -- 出自宋·張炎·水調歌頭·白發已如此
- 一年相逢白下門,短衣窄袖呼郎君。 -- 出自元·薩都剌·相逢行贈別舊友治將軍
- 前魚如未棄,下鳳故應遲。 -- 出自明·景翩翩·寄情十四韻
-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 出自清·譚嗣同·有感
- 不如盡此花下歡,莫待春風總吹卻。 -- 出自唐·鮑君徽·惜花吟
- 別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 -- 出自唐·鮑溶·經秦皇墓
- 月暗風悲欲下天,不知何處容棲息。 -- 出自唐·鮑溶·雜曲歌辭·鳴雁行
- 心期周太子,下馬拜虛碧。 -- 出自唐·鮑溶·途中旅思二首
- 空谷亦堪隱,下田非懶耕。 -- 出自唐·鮑溶·岐路
- 若出敬亭山下作,何人敢和謝玄暉。 -- 出自唐·耿湋·賀李觀察禱河神降雨
- 四十萬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讀兵書。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長平
- 英杰那堪屈下僚,便栽門柳事蕭條。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彭澤
- 自是祖龍先下世,不關無路到蓬萊。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東海
- 今日不論腰下組,請君看取鬢邊絲。 -- 出自唐·包佶·寄楊侍御(一作包何詩)
- 天上河從闕下過,江南花向殿前生。 -- 出自唐·包何·闕下芙蓉
- 未入柴扉即下車,茅齋揮塵緩論書。 -- 出自唐·朱長文·奉謝司封使君宴公臨顧園居
- 傳經金恥富,下筆玉藏輝。 -- 出自唐·朱長文·賀林承務還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