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薄暮蘭橈,漾下蘋花渚。 -- 出自宋·賀鑄·點絳唇·一幅霜綃
- 指似歸期庭下柳。 -- 出自宋·賀鑄·清平樂·厭厭別酒
- 鸚鵡驚人促下簾。 -- 出自宋·賀鑄·減字浣溪沙/浣溪沙
- 金井露寒風下葉,畫橋云斷月侵河。 -- 出自宋·賀鑄·減字浣溪沙/浣溪沙
- 月棹煙蓑東下。 -- 出自宋·賀鑄·憶仙姿/如夢令
- 初見碧紗窗下繡。 -- 出自宋·賀鑄·窗下繡/一落縈
- 亭亭思婦石,下閱幾人代。 -- 出自宋·賀鑄·望夫石
- 淮上潮平霜下。 -- 出自宋·賀鑄·臺城游/水調歌頭
- 萬恨龍鐘,篷下對語。 -- 出自宋·賀鑄·擁鼻吟/吳音子
- 不與興亡城下水,穩浮漁艇人淮天。 -- 出自宋·賀鑄·九日登戲馬臺
- 荻浦漁歸初下雁,楓橋市散祗啼鴉。 -- 出自宋·賀鑄·廣陵茱萸灣晚泊
- 好去廣津門下水,新秋穩送木蘭橈。 -- 出自宋·賀鑄·京居春日遣懷
- 而予不耕陂下田,田皋驅馬揮長鞭。 -- 出自宋·賀鑄·三鳥詠之二竹雞詞
- 倦客罷彈腰下鋏,故人忘寄腹中書。 -- 出自宋·賀鑄·食鰣魚
- 雕甍揭長簾,下容十客筵。 -- 出自宋·賀鑄·寄題栗亭縣名嘉亭
- 宅枕謝公墩下路,詩尋蕭寺壁間塵。 -- 出自宋·賀鑄·寓泊金陵尋王荊公陳跡
- 從此免慚巖下者,子真高興未蕭然。 -- 出自宋·林逋·城中書事
- 昨夜西梁山下月,為師懷想幾凄然。 -- 出自宋·林逋·西梁山下泊船懷別潤州杲上人
- 瞑目幾閑松下月,凈頭時動石盆泉。 -- 出自宋·林逋·和西湖霽上人寄然社師
- 五畝自開林下隱,一尊聊敵世間名。 -- 出自宋·林逋·虢略秀才以七言四韻詩為寄輒敢酬和幸惟采覽
- 上啟黃屋心,下除蒼生縛。 -- 出自唐·崔顥·贈懷一上人
- 深院空幃,廊下風簾驚宿燕。 -- 出自唐·馮延巳·酒泉子·深院空幃
- 柳映危橋橋下路,歸鴻飛,行人去,碧山邊。 -- 出自唐·馮延巳·酒泉子·庭下花飛
- 學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 -- 出自宋·曾鞏·寄晉州孫學士
- 孫侯腹載天下收,崔嵬豈啻重百車。 -- 出自宋·曾鞏·寄孫之翰
- 德操龐公林下時,入門豈復知客主。 -- 出自宋·曾鞏·論交
- 身世自如天下少,利名難退古來稀。 -- 出自宋·曾鞏·題關都官宅
- 陽冰絕藝天下稱,瑯琊石篆新有名。 -- 出自宋·曾鞏·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泉石篆
- 賴有佳賓堪下榻,且將清話對檀欒。 -- 出自宋·曾鞏·招澤甫竹亭閑話
- 藥石言行天下雨,袴襦恩達國中春。 -- 出自宋·曾鞏·酬吳仲庶龍圖暮春感懷
- 祖宗威靈陛下圣,安得直語聞明堂。 -- 出自宋·曾鞏·地動
-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 出自宋·朱敦儒·水調歌頭·白日去如箭
- 打酒道人林下,奏醉翁三疊。 -- 出自宋·朱敦儒·好事近·驚見老仙來
- 吹笛月波樓下,有何人相識。 -- 出自宋·朱敦儒·好事近·失卻故山云
- 相對夜深花下,洗蕭蕭風月。 -- 出自宋·朱敦儒·好事近·綠泛一甌云
- 芳草連云日下山。 -- 出自宋·朱敦儒·減字木蘭花·挼花弄扇
- 我自鋪氈松下坐。 -- 出自宋·朱敦儒·減字木蘭花·無人請我
- 明月飛來花下睡。 -- 出自宋·朱敦儒·減字木蘭花·無人請我
- 春到碧溪東,下白云、尋桃問李。 -- 出自宋·朱敦儒·驀山溪·瓊蔬玉蕊
- 三聲四聲天下白,褪盡殘星與曉月。 -- 出自明·朱元璋·無題
- 為感詞人沈下賢,長歌更與分明說。 -- 出自唐·司空圖·馮燕歌(一作沈下賢詩。據唐音統簽云:
- 移取扶桑階下種,年年看長礙金烏。 -- 出自唐·司空圖·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
- 檐外蓮峰階下菊,碧蓮黃菊是吾家。 -- 出自唐·司空圖·雨中
- 醉日昔聞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 -- 出自唐·司空圖·丑年冬
- 若使解言天下事,燕臺今筑幾千金。 -- 出自唐·司空圖·喜山鵲初歸三首
- 落日雞鳴山下路,為問臺城舊跡。 -- 出自清·鄭燮·念奴嬌 臺城
- 何事青青庭下柏,東風吹盡亦無花。 -- 出自宋·司馬光·春
- 百羞阜昌,上下樂康,邦家之光。 -- 出自宋·司馬光·瞻彼南山
- 自堂徂庭,上下肅雍,靡有不恭。 -- 出自宋·司馬光·瞻彼南山
- 還令往來客,下馬白楊中。 -- 出自宋·司馬光·致政楊侍郎挽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