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5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運籌風塵下,能使天地開。 -- 出自唐·劉長卿·歸沛縣道中晚泊留侯城
-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 出自唐·劉長卿·喜鮑禪師自龍山至
- 鳥散秋鷹下,人閑春草生。 -- 出自唐·劉長卿·題元錄事開元所居
- 惆悵蓬山下,瓊枝不可忘。 -- 出自唐·劉長卿·送李端公赴東都
- 水流經舍下,云去到人間。 -- 出自唐·劉長卿·送鄭十二還廬山別業
- 終日空林下,何人識此情。 -- 出自唐·劉長卿·過前安宜張明府郊居
- 閑田北川下,靜者去躬耕。 -- 出自唐·劉長卿·送袁處士
- 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 出自唐·劉長卿·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
- 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 -- 出自唐·劉長卿·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晚桃
- 悠然釣臺下,懷古時一望。 -- 出自唐·劉長卿·奉使新安,自桐廬縣經嚴陵釣臺,宿七里灘下
- 寂寂連宇下,愛君心自弘。 -- 出自唐·劉長卿·冬夜宿揚州開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東
- 買田楚山下,妻子自耕鑿。 -- 出自唐·劉長卿·題王少府堯山隱處,簡陸鄱陽
- 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鐘深。 -- 出自唐·劉長卿·龍門八詠·石樓
- 應緣地勢下,遂使春風偏。 -- 出自唐·劉長卿·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
- 儻許棲林下,甘成白首翁。 -- 出自唐·劉長卿·登思禪寺上方題修竹茂松
- 驕虜乘秋下薊門,陰山日夕煙塵昏。 -- 出自唐·劉長卿·疲兵篇
- 客散垂楊下,通橋車馬塵。 -- 出自唐·劉長卿·過李將軍南鄭林園觀妓
- 獨棲叢棘下,還見雨花時。 -- 出自唐·劉長卿·獄中見壁畫佛
- 空傳古岸下,曾見蛟龍去。 -- 出自唐·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橫龍渡
- 寂寞江亭下,江楓秋氣斑。 -- 出自唐·劉長卿·秋杪江亭有作(一作秋杪干越亭)
- 竹徑通城下,松風隔水西。 -- 出自唐·劉長卿·寄靈一上人初還云門(一作皇甫曾詩)
- 寥寥古松下,歲晚掛頭巾。 -- 出自唐·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云母溪
- 豫章生宇下,無使翳蓬蒿。 -- 出自唐·劉長卿·奉餞元侍郎加豫章采訪兼賜章服(時初停節度
- 慟哭鐘陵下,東流與別離。 -- 出自唐·劉長卿·哭張員外繼(公及夫人相次沒于洪州)
- 蕭條涼葉下,寂寞清砧哀。 -- 出自唐·韋應物·秋夜二首
- 還復茅檐下,對酒思數賢。 -- 出自唐·韋應物·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
- 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 -- 出自唐·韋應物·新秋夜寄諸弟
- 負暄衡門下,望云歸遠山。 -- 出自唐·韋應物·郊居言志
- 盡醉茅檐下,一生豈在多。 -- 出自唐·韋應物·效陶彭澤
- 憶昔終南下,佳游亦屢展。 -- 出自唐·韋應物·自蒲塘驛回駕經歷山水
- 三山處子下人間,綽約不妝冰雪顏。 -- 出自唐·韋應物·寶觀主白鴝鵒歌
- 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避馳道。 -- 出自唐·韋應物·橫吹曲辭·長安道
- 攜酒花林下,前有千載墳。 -- 出自唐·韋應物·與友生野飲效陶體
- 家住青山下,門前芳草多。 -- 出自唐·韋應物·送別覃孝廉
- 日夕游闕下,山水憶同游。 -- 出自唐·韋應物·秋夜南宮,寄灃上弟及諸生
- 獨此高窗下,自然無世情。 -- 出自唐·韋應物·覽褒子臥病一絕,聊以題示(沈氏生全真)
- 清晨止亭下,獨愛此幽篁。 -- 出自唐·韋應物·對新篁
- 時憶長松下,獨坐一山僧。 -- 出自唐·韋應物·寄璨師
- 飄散云臺下,凌亂桂樹姿。 -- 出自唐·韋應物·滁城對雪
-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 出自唐·韋應物·簡盧陟
- 嫖姚恩顧下,諸將指揮中。 -- 出自唐·韋應物·送崔押衙相州(頃任內黃令)
- 游絲正高下,啼鳥還斷續。 -- 出自唐·韋應物·春中憶元二
- 家園杜陵下,千歲心氛氳。 -- 出自唐·韋應物·任洛陽丞請告一首
- 引兵詣闕下,捧土障瀾狂。 -- 出自宋·文天祥·白溝河
- 樓船千艘下天角,兩雄相遭爭奮搏。 -- 出自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 中書堂帖下諸城,搖首庭中號獨清。 -- 出自宋·文天祥·則堂
- 我來千載下,吊古淚如潸。 -- 出自宋·文天祥·沛歌
- 吾家白云下,萬里同關憂。 -- 出自宋·文天祥·先兩國初忌
- 鵬鷃從高下,螳蟬任黠癡。 -- 出自宋·文天祥·又用韻簡李深之
- 吾家白云下,都伴北人歸。 -- 出自宋·文天祥·桃源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