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4個(gè)字的詩句
下在第四個(gè)字的詩句
- 豆分高下渚,葦視去來舟。 -- 出自宋·周弼·鄱陽湖四十韻
- 玉龍飛下殘鱗,千巖萬壑皆填委。 -- 出自宋·李曾伯·水龍吟·玉龍飛下殘鱗
- 教看林下休官一。 -- 出自宋·李曾伯·蘭陵王·甚天色
- 將軍跨下出,宰相簣中有。 -- 出自宋·李曾伯·和清汀蔣省干酒色財(cái)氣韻
- 美婦天下有,忠臣古來稀。 -- 出自宋·李曾伯·題范蠡五湖圖
- 皇華節(jié)下留佳政,玉筍班中作好官。 -- 出自宋·李曾伯·甲辰送淮東黎漕趨朝二首
- 玉龍飛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 -- 出自宋·李曾伯·久雨之余隔窗聞雪簡書院諸丈二首
- 兩崖高下倚,一徑往來通。 -- 出自宋·李曾伯·劭農(nóng)歸游白龍洞
- 山陰亭下羽觴舉,長安小邊簫鼓從。 -- 出自宋·李曾伯·壽襄閫
- 史君天下士,澡雪奉規(guī)箴。 -- 出自宋·李曾伯·送子倅宜春
- 要來堂下蔑,勿狥帳中超。 -- 出自宋·李曾伯·重慶閫治十詠·集思堂
- 大江東下懷鄉(xiāng)國,落日西邊是戍城。 -- 出自宋·李曾伯·庚戌赴荊閫舟過湘江
- 香於月下開樽對(duì),意似霜前把菊催。 -- 出自宋·李曾伯·郡圃木樨開第二花
- 山為天下勝,境占嶺南奇。 -- 出自宋·李曾伯·題千山觀
- 盟尋城下事方危,尚樂衰民益虜資。 -- 出自宋·李曾伯·伏讀靖康宸札有感
- 百僚山下路,千載尚名香。 -- 出自宋·李曾伯·挽吳鶴林尚書三首
- 騎驢不下竟為惑,縱葦所之樂何極。 -- 出自宋·李曾伯·贈(zèng)黃虛舟
- 珊瑚枝下重相見,曾是鴛鴦夢里人。 -- 出自宋·趙崇嶓·代贈(zèng)
- 手種麓下梅,半吐欲遲雪。 -- 出自宋·徐寶之·寄李南金
- 金函詔下傳羽檄,狂奴喑死如寒蟬。 -- 出自宋·徐寶之·續(xù)湖陰曲
- 遍游天下好山川,歸向隆中葺數(shù)椽。 -- 出自宋·趙汝騰·贈(zèng)隆中黃進(jìn)士
- 環(huán)坐松下亭,海納翕敷受。 -- 出自宋·趙孟堅(jiān)·乙未春初解漕幕兼職訪秋壑西湖探韻得柳字
- 尚疑屋下重作屋,參以新意意乃足。 -- 出自宋·趙孟堅(jiān)·王翠巖寫竹求詩
- 橫枝梅下眠和月,臨水薇邊游近人。 -- 出自宋·趙孟堅(jiān)·養(yǎng)鸂鶒
- 云龍上下兮東野,桃花流水兮致堯。 -- 出自宋·馬光祖·迎享送神
- 沈香亭下款新晴。 -- 出自宋·許棐·鷓鴣天·翠鳳金鸞繡欲成
- 黃門祠下揮吟筆,丞相嶺頭先著鞭。 -- 出自宋·李昴英·送循倅黃必昌之官
- 輕煙殘下闌干,獨(dú)自疏簾卷。 -- 出自宋·翁孟寅·燭影搖紅·樓倚春城
- 此回天下地?zé)o事,可是山中睡得牢。 -- 出自宋·潘牥·題陳圖南鼾睡圖
- 秋風(fēng)籬下菊,夜雨水邊莼。 -- 出自宋·王諶·簡劉吉父
- 秋風(fēng)林下冢,寒月水邊村。 -- 出自宋·施樞·憶孤山
- 不如庭下無名草,一度春風(fēng)一度花。 -- 出自宋·儲(chǔ)泳·紅藥
- 燕支坡下路,語如簧。 -- 出自宋·黃鑄·小重山·涼入秋檐雨意長
- 汰王灘下相思處,猿叫山山月滿船。 -- 出自宋·王氏·書石壁
- 銷金帳下羊羔酒,便學(xué)粗人也不如。 -- 出自宋·王同祖·歲晚雜興
- 羊裘灘下休停棹,聞?wù)f狂奴解笑人。 -- 出自宋·王同祖·嚴(yán)陵舟中
- 我來其下避新暑,灑若澗壑涵層冰。 -- 出自宋·衛(wèi)宗武·墳院新篁
- 倩誰剪下銀潢水,六花人代天施工。 -- 出自宋·衛(wèi)宗武·和催雪
- 淋淳筆下走風(fēng)雨,其勢浩浩聲浪浪。 -- 出自宋·衛(wèi)宗武·和野渡為青溪賦
- 銜杯林下嫌來晚,索句檐前只恐晡。 -- 出自宋·衛(wèi)宗武·首春同枌友攜樽過野渡訪梅即席
- 似聞?wù)a下驅(qū)六丁,翦夷水怪殲群慝。 -- 出自宋·衛(wèi)宗武·夏秋積雨歲用大祲長言紀(jì)實(shí)
- 濱死氣下衰,挺挺抱奇節(jié)。 -- 出自宋·衛(wèi)宗武·次歲雪后作
- 系舟山下路,窈窕松關(guān)入。 -- 出自宋·衛(wèi)宗武·冬留紫芝庵即事
- 散為天下瑞,郁郁而紛紛。 -- 出自宋·衛(wèi)宗武·是歲之夏紫芝復(fù)生成叢大者徑七八寸
- 憂先天下憂,樂豈果在是。 -- 出自宋·衛(wèi)宗武·塾樓春集次日和兒輩韻
- 伐明根下摧,樵炊枝上剪。 -- 出自宋·利登·雜興
- 間來花下立多時(shí)。 -- 出自宋·黃升·阮郎歸·粉香吹暖透單衣
- 縱然時(shí)下有真情,又還似、章臺(tái)柳。 -- 出自宋·楊澤民·一落索·水與東風(fēng)俱秀
- 墻頭月下,似舊日鶯鶯相候。 -- 出自宋·楊澤民·玉燭新·梨花寒食後
- 年時(shí)花下逢迎。 -- 出自宋·馮偉壽·云仙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