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4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兩賢堂下竹參天,雨后涓涓陸子泉。 -- 出自宋·趙蕃·奉寄斯遠兼屬文鼎處州子永提屬五首
- 清音堂下換船處,想見掛帆灘已空。 -- 出自宋·趙蕃·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
- 當時天下事,固為長者憂。 -- 出自宋·趙蕃·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 芙蓉山下芙蓉渡,歷盡崔嵬何物路。 -- 出自宋·趙蕃·芙蓉道間二首
- 惋彼籬下菊,粲粲晚始新。 -- 出自宋·趙蕃·感懷五首
- 放歌直下清溪去,落日半銜漁木燈。 -- 出自宋·趙蕃·懷玉山舊游寄王彥博徐審知
- 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兩釣絲。 -- 出自宋·趙蕃·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
- 日邊飛下詔黃新,大府潛藩屬老成。 -- 出自宋·趙蕃·程閣學知建寧府入對二首
- 懸知筆下三千字,小試囊中一二方。 -- 出自宋·趙蕃·程閣學知建寧府入對二首
- 禮加如下榻,興盡敢回船。 -- 出自宋·趙蕃·二詩敬寄致政大夫先生
- 那知林下余幽物,雨打風吹不怨嗟。 -- 出自宋·趙蕃·木犀四首
- 靈山山下初逢處,溧水水邊重見時。 -- 出自宋·趙蕃·挽李子永二首
- 蘭溪橋下扁舟泊,把筆題詩意網然。 -- 出自宋·趙蕃·元日寄成父四首
- 明年闕下當皆集,誰序盛山今日游。 -- 出自宋·趙蕃·寄甘叔異戶曹賈季承鄧南季教授二首
- 兩賢堂下千竿竹,蕭散風流政昔時。 -- 出自宋·趙蕃·途中閱曾運使所況文清集得四絕句寄之
- 放舟頻下上,欲見苦參商。 -- 出自宋·趙蕃·以舊詩寄投謝昌國三首
- 我交天下士,如子未多遭。 -- 出自宋·趙蕃·寄懷伯瑞
- 松風亭下盛開時,曾辱蘇仙與賦詩。 -- 出自宋·趙蕃·梅花十絕句
- 我官白下未識公,謠俗往往聞其風。 -- 出自宋·趙蕃·莫萬安生日
- 楊郎筆下煙嵐集,留作晴窗覓句資。 -- 出自宋·趙蕃·題楊補之畫梅
- 樟源嶺下煉丹井,建德道間仙女泉。 -- 出自宋·趙蕃·題曾真君煉丹井
- 徑從林下轉,門向水邊開。 -- 出自宋·趙蕃·同成父弟訪王亢宗遇周欽止同過圓通看竹二首
- 少休塘下寺,欲進悲足弱。 -- 出自宋·趙蕃·中秋無月呈審知
- 已知林下棲遲計,何處人間寵辱驚。 -- 出自宋·趙蕃·次韻遠齋春雨有感
- 靈溪寺下靈溪渡,跋馬欲前還又回。 -- 出自宋·趙蕃·待斯遠不至
- 本門林下亦此渠,往往詩流非酒徒。 -- 出自宋·趙蕃·懷趙蘄州文鼎
- 于今天下事,孰得復孰失。 -- 出自宋·趙蕃·寄賀周子充除左相留正除右相王謙仲除參政
- 亟起欲下拜,展轉足但捫。 -- 出自宋·趙蕃·謝王使君
- 七郎堂下渡船開,豈料今晨又再來。 -- 出自宋·趙蕃·再來江下示成父
- 攜衾林下寺,借讀碧云間。 -- 出自宋·趙蕃·假宿總持寺從僧如應借讀高僧詩法欽所編無為
- 孤山寺下林逋宅,松風亭前東坡園。 -- 出自宋·趙蕃·梅花用東坡惠州韻呈子進昆仲
- 縠波亭下一維舟,小對秋風梳白頭。 -- 出自宋·趙蕃·艤舟龍游
- 我來白下豈徒然,簿書鳧鶩非吾事。 -- 出自宋·趙蕃·明叔有語贈贛丞曾幼度次韻簡明叔并寄幼度為
- 鼠山山下鼠山潭,名字常因艇子談。 -- 出自宋·趙蕃·鼠山
- 要知名下士,看取卷中詩。 -- 出自宋·趙蕃·用思叔韻贈通神郎翁思明
- 倩風扶下。 -- 出自宋·趙師俠·點絳唇·日暖風喧
- 醉乘風、下臨世間。 -- 出自宋·趙師俠·伊州三臺
- 縱茯苓下結,蔦蘿高際,怎堪攀附。 -- 出自宋·陳亮·水龍吟·錢王霸圖成時
- 讀書窗下,彈琴石上,留得銷魂處。 -- 出自宋·陳亮·青玉案·武陵溪上桃花路
- 四方上下常相隨,江東渭北休興思。 -- 出自宋·陳亮·謫仙歌
- 已聞塞下銷鋒鏑,正自胸中有甲兵。 -- 出自宋·陳亮·送文子轉漕江東二首
- 黃公壚下謾徜徉,何曾見此大堤倡。 -- 出自宋·楊炎正·錢塘迎酒歌
- 人情上下鷗在水,世事紛紜蛛掛絲。 -- 出自宋·楊炎正·竹
- 昔為天下宰,今作地行仙。 -- 出自宋·楊炎正·壽宮使余丞相
- 臥聽床下士,時作武侯吟。 -- 出自宋·葉適·送鄭丈赴建寧五首
- 夜挑窗下明,一字究本源。 -- 出自宋·葉適·丁氏東嶼書房
- 罘罳兒下圍爐坐,明處行人立地時。 -- 出自宋·張鎡·鷓鴣天·御路東風拂翠衣
- 朦朧月下卻歸來,指望阿誰收管。 -- 出自宋·張鎡·御街行·良宵無意貪游玩
- 夕陽西下,沈醉盡歸來,鞭寶馬,鬧午隨,簇著花藤轎。 -- 出自宋·盧炳·驀山溪·淡妝西子
- 紫陽山下偶相逢。 -- 出自宋·汪莘·江神子/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