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4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絕憐林下朝還莫,不問人間炎與涼。 -- 出自宋·樓鑰·次韻十詩·西山
- 大龍湫下聽雷吼,白石巖頭看日生。 -- 出自宋·樓鑰·寄題正卿通判可高亭
- 山頭分下一泓清,石甃團團瞰小亭。 -- 出自宋·樓鑰·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星潭
- 讀書窗下病勤舊,攻媿庵中老住持。 -- 出自宋·樓鑰·仲觀有詩來謝次韻
- 拳拳慕下風,直欲夢見之。 -- 出自宋·樓鑰·送何道夫秘監守潼川
- 菲葑無下體,衣缽有門生。 -- 出自宋·樓鑰·吳待制挽詞
- 長干白下相逢少。 -- 出自宋·張良臣·句
- 此為天下慟,未敢哭其私。 -- 出自宋·舒邦佐·挽左相京太師四首
- 詩聞庭下頻趨鯉,易在床頭久鑄顏。 -- 出自宋·舒邦佐·和許宰于尉間字韻詩后一首送其子赴太學
- 金沙泉下喊春雷,貢茗先隨造化回。 -- 出自宋·舒邦佐·和于湖集茶韻三首
- 白云峰下白云堂,堂上高人一辨香。 -- 出自宋·許及之·被旨祈禱數至天竺珪僧錄法語白云堂詩為賦唐
- 君行天下眼力高,泰山自見秋毫小。 -- 出自宋·廖行之·和湯無邪
- 欲伸床下殷勤拜,詩律於今屬大賢。 -- 出自宋·廖行之·酬羅季康二首
- 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時自如。 -- 出自宋·廖行之·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
- 可堪膝下稱觴處,不見伯仁賢弟兄。 -- 出自宋·廖行之·挽李主簿長民二首
- 翩然飛下霓旌影。 -- 出自宋·楊冠卿·菩薩蠻·玉妃夜宴瑤池冷
- 樓船東下佽飛集,牙檣十里旌旗紅。 -- 出自宋·楊冠卿·癸丑仲冬十日蚤晴從中使過莼湖未幾風雪交往
- 望春臺下□□軟,不見游龍有外家。 -- 出自宋·崔敦詩·淳熙二的春帖子詞·壽圣明慈太上皇后合六首
- 萬年枝下綠陰長,拂石時來坐晚涼。 -- 出自宋·崔敦詩·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詞·太上皇后合六首
- 萬年天下養,寶祚享靈長。 -- 出自宋·崔敦詩·皇帝上平上皇帝壽樂曲·群臣酒三行竝用正安
- 垂楊陰下小亭池,濃綠繁紅掩映宜。 -- 出自宋·崔敦詩·方壺
- 飛來峰下溶新綠,流得春光到外邊。 -- 出自宋·崔敦詩·淳熙八年春帖子詞·太上皇后合六首
- 耕桑山下足。 -- 出自宋·程垓·菩薩蠻·扶犁野老田東睡
- 積薪蠶下箔,鋤水稻分窠。 -- 出自宋·虞儔·喜雨
- 斗金峰下路,鐸挽不堪聞。 -- 出自宋·虞儔·林子中知府挽詩
- 蛩吟砌下豈知時,我亦無眠有所思。 -- 出自宋·虞儔·無眠
- 平生惟下澤,月旦有南評。 -- 出自宋·虞儔·元衍曹居士挽詩
- 風流山下路,楚挽倍傷神。 -- 出自宋·虞儔·韓知府挽詩二首
- 擊鮮更下舍,容駟閌高門。 -- 出自宋·虞儔·挽吳公祥承事詩
- 荊蘭膝下同黃壤,鴻雁行中失白眉。 -- 出自宋·虞儔·挽新安恭榮王詩
- 一為天下慟,無以我公歸。 -- 出自宋·虞儔·挽余丞相
- 當年名下無虛士,此日詩中有二難。 -- 出自宋·虞儔·再用難字韻簡潘接伴
- 從來名下無虛士,今見朝端第一人。 -- 出自宋·虞儔·林正甫察院出示送劉德修都運殿院詩并德修和
- 長淮東下月西流,起視龜山勢若浮。 -- 出自宋·虞儔·夜舟過龜山
- 聯翩天下一輪月,簸蕩人間萬竅風。 -- 出自宋·虞儔·詠打扇
- 未看月下婆娑舞,且聽風前嘹唳聲。 -- 出自宋·虞儔·觀鶴
- 翰林帳下飲羊羔,客子騎驢渡灞橋。 -- 出自宋·徐似道·呈周子充
- 山光堂下,恰催花雨過,韶華將半。 -- 出自宋·黃人杰·念奴嬌·山光堂下
- 慨念天下士,四海無家居。 -- 出自宋·蔡戡·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
- 轍環天下半,送老楚江濱。 -- 出自宋·蔡戡·遣興
- 扁舟東下自夷猶,胸次渾無一物留。 -- 出自宋·蔡戡·書懷
- 中庸天下有胡公,儒者端宜給事中。 -- 出自宋·蔡戡·胡長文給事挽詩
- 相門叨下客,帥幕得佳賓。 -- 出自宋·蔡戡·王季立安撫挽詩
- 水空高下,望沈沈一色,渾然蒼碧。 -- 出自宋·陳三聘·念奴嬌·水空高下
- 從來林下異閨房。 -- 出自宋·韓玉·臨江仙·月是銀釭溪是鏡
- 女媧山下少人行,澗谷聲中一鳥鳴。 -- 出自宋·劉光祖·句
- 上泉山下石叢叢,小似飛來天竺峰。 -- 出自宋·劉光祖·游荊門上泉寺
- 昌江直下水能平,卻愛瀧流激激聲。 -- 出自宋·趙蕃·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 番愚城下牂牁水,亦復分流過此州。 -- 出自宋·趙蕃·寄林運使三首
- 馬骔嶺下源初發,鵝口山前漸可舟。 -- 出自宋·趙蕃·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