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聞說下帷書已就,愿從繁露識春秋。 -- 出自宋·王淹·寄蔣季莊
- 束書下扁舟,掛席飛鳥疾。 -- 出自宋·王淹·寄仲子
- 上中下地貢賦錯,二十四橋風月新。 -- 出自宋·王洋·贈向揚州
- 被發下大荒,萬象散莫收。 -- 出自宋·王洋·和劂丈侍郎
- 曲成下里安知宋,疏就中郎不姓常。 -- 出自宋·王洋·厚載王君求仆賦寄閑齋詩又欲仆作晚實此君二
- 一峰下嶺晚當門,四頰寒鱸夜飛雪。 -- 出自宋·王洋·借笠澤叢書于陳長卿以詩還之
- 棲遲下國傷蹉跎,更生父子交琢磨。 -- 出自宋·王洋·贈大猷
- 今朝下直全無事,寫得新翻曲譜成。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槎頭下瞰罟罶集,蔡洲近眺田園蕃。 -- 出自宋·王洙·重建峴山羊侯祠歌
- 獨鶴下隨雞飲啄,眾星高共月徘徊。 -- 出自宋·吳光·句
- 虛皇下兩耳,授又金簡文。 -- 出自宋·吳沆·臨高臺三首
- 躊躇下煙麓,盼眄行復詢。 -- 出自宋·吳奎·泛照湖游天章二首
- 崦嵫下朱景,山氣相激揚。 -- 出自宋·吳龍翰·靈山觀金燈
- 紅絮下飛零,綠陰被長堤。 -- 出自宋·五邁·送黃成甫殿講被召
- 克己下工夫,心臺皎如日。 -- 出自宋·五邁·學易齋
- 南海下蒲輪,西人袞舄。 -- 出自宋·五邁·書懷奉簡黃成甫史君
- 構樓下瞰大江頭,醉眼日觀巴水字。 -- 出自宋·鮮于侁·望江樓
- 明發下山去,白云隨馬飛。 -- 出自宋·蕭蘭皋·山行宿道院
- {上竹下場}節光華遠,軺車那得閑。 -- 出自宋·謝伋·和李士舉過仙都徐氏山居
- 不於下成蹊,俗眼何曾識。 -- 出自宋·謝伋·靈巖寂庵辨才師有羅漢樹一株黎自臺岳托根木
- 落泉下峭壁,斗絕千萬丈。 -- 出自宋·謝景初·觀仙居山漠布
- 亭高下瞰龍藏室,天遠遙瞻虎拜班。 -- 出自宋·燮元圃·過錦灣望岳亭
- 神室下封添夜火,金砂新浴煉真形。 -- 出自宋·邢仙老·詩贈晚學李君
- 夕無下照澹云亭,暝入前除獨自行。 -- 出自宋·徐僑·晚步
- 預想下車先教化,再教庠序典謨興。 -- 出自宋·許縣尉·慶潯州廖太守四首
- 昨暮下三峽,出谷已延頸。 -- 出自宋·薛紹彭·云頂山
- 照臨下土,王國是保。 -- 出自宋·學士院·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
- 神監下昭,安坐翔吉。 -- 出自宋·學士院·寧宗郊祀二十九首
- 始自下蔡來,所處尤喧卑。 -- 出自宋·顏太初·許希
- 城孤下瞰天蘸碧,日永坐聽風鳴鑾。 -- 出自宋·楊學李·望云樓
-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 出自宋·于石·小石塘源
- 踏天下割碧云髓,往往霹靂驚蛇龍。 -- 出自宋·俞君選·送硯與整套元真廣文
- 落日下青嶂,歸云獨未安。 -- 出自宋·虞億·晚對亭
- 落日下青嶂,歸云猶未安。 -- 出自宋·虞子萬·晚對亭
- 彌勒下生地,溪山秀且長。 -- 出自宋·喻良能·題云黃山寶林寺
- 憑欄下眠清淵底,秋水無塵浸碧霄。 -- 出自宋·喻良能·題開先寺飛橋次待制王公韻
- 曉發下梅寺,霽色浮垅麥。 -- 出自宋·喻良能·由下梅至資福估賣官產
- 公趣下馬詢眾語,眾共來前致辭苦。 -- 出自宋·員興宗·歌兩淮
- 雨露下澤澤,眾卉含新滋。 -- 出自宋·員興宗·諸公飲海棠下因賦韋陶體二首
- 惟謙下人,不違天則。 -- 出自宋·袁甫·述易述雅二與趙清臣制帥
- 朝暾下接水光明,風激濤頭浪卷層。 -- 出自宋·袁說友·渡楊子江遇顛風和霍希文韻三首
- 扁舟下滄浪,有此月猶橫。 -- 出自宋·袁說友·和梁飾甫通判招飲林子長溪堂韻
- 天近下連蒼玉嶂,山高傍涌翠云屏。 -- 出自宋·袁說友·和趙周錫制干峽中韻四首
- 朝光下卷西山霧,界天一白如熔甄。 -- 出自宋·袁說友·和張季長少卿塵外亭韻
- 循披下山脊,翠石滿原膴。 -- 出自宋·袁說友·過雨頂山
- 儻知下愚賢,應笑臧文仲。 -- 出自宋·袁說友·沈德遠守衢州用林子長通判送行韻
- 楚王下見溯江舟,豈是城隅沮洳頭。 -- 出自宋·袁說友·楚渚宮
- 林塢下遮滄海闊,暫來還得眼雙明。 -- 出自宋·袁正規·白云亭和韻二首
- 九重下詔親旌義,四相留詩自著名。 -- 出自宋·曾致堯·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 辛勤下百粵,乍出天一涯。 -- 出自宋·張伯玉·出七里瀧口望桐廬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