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靈來下兮,進止委蛇。 -- 出自隋·佚名·司中司命五首
- 陟降下上,壇燎光明。 -- 出自隋·佚名·司中司命五首
- 俯臨下土,回復上天。 -- 出自隋·佚名·元符祀感生帝五首
- 玉色下照,庫庫繩繩。 -- 出自隋·佚名·熙寧皇太后冊寶三首
- 玉色下照,臨觀耦耕。 -- 出自隋·佚名·親耕籍田七首
- 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 出自隋··郊廟歌辭·五郊樂章·黃帝宮音
- 遙聞下車日,正在落花時。 -- 出自唐·孫逖·同和詠樓前海石榴二首
-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晝晴。 -- 出自唐·孫逖·同邢判官尋龍湍觀歸湖中
- 玉輦下離宮,瓊樓上半空。 -- 出自唐·孫逖·奉和御制登鴛鴦樓即目應制
- 明朝下山去,片月落殘鐘。 -- 出自唐·薛瑩·宿仙都觀陰王二君修道處
- 秋燈下木葉,夜艇隔風湍。 -- 出自明·高啟·送張羽后夜坐西齋
- 清霜下牛斗,凜然北固秋。 -- 出自宋·晁說之·句
- 波搖下嶔崟,云度上岝崿。 -- 出自宋·晁說之·和澗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韻
- 翠麓下靡靡,危峰上亭亭。 -- 出自宋·晁說之·游靈巖山寺
- 久同下里饒詩句,乍學高人傍酒樽。 -- 出自宋·晁說之·乞酒
- 不同下俚蹔時醉,自約高真定命杯。 -- 出自宋·晁說之·泰州人自徐神翁後多以奉道為事即今有周高唐
- 制書下關右,天子問回中。 -- 出自唐·沈佺期·上之回
- 重崖下縈映,嶛峣上糾紛。 -- 出自唐·沈佺期·神龍初廢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蘇耽山
- 且放下、珠簾遮著。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想赴瑤池約
- 相將下車許久,但凝香之樂一些無。 -- 出自宋·劉克莊·木蘭花慢·郡人元未識
- 石橋下,新種一池蓮。 -- 出自宋·劉克莊·風流子·松桂各參天
- 竹林下沈酣者,洛社中起舞人。 -- 出自宋·劉克莊·七十八詠六言十首
- 機難下鷗鳥,察至見淵魚。 -- 出自宋·劉克莊·送勛侄之官嵢峽五言五首
- 作桑下夢才三宿,比橘中翁少一人。 -- 出自宋·劉克莊·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三首
- 往昔下愚融鐵鏁,即今上圣倚金城。 -- 出自宋·劉克莊·送方蒙中赴辟二首
- 五瘴下車如痛癢,二麾負郭尚清貧。 -- 出自宋·劉克莊·送仲晦國錄赴康州二首
- 客言下有潭,龍伏不可玩,攫拿起云氣,噴薄蘇歲旱。 -- 出自宋·劉克莊·賦西淙瀑布得斷字
- □□下飾墨尤新,以史名官不治民。 -- 出自宋·劉克莊·仲晦監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華予初度走筆□
- 璽書下訪芻言急,月食回思欖味長。 -- 出自宋·劉克莊·賀警齋吳侍郎被召
- 曾佐下風山縣里,長官貴重若神明。 -- 出自宋·劉克莊·哭常權
- 天語下詢顏不遠,帝歌自作墨猶鮮。 -- 出自宋·劉克莊·天基節口占二首
- 嚴惟下簾坐,張乃挈家行。 -- 出自宋·劉克莊·意一元樞稱張君平星術相法小詩將行
- 劉賁下第人稱屈,李漢編文后必傳。 -- 出自宋·劉克莊·挽劉學諭
- 危亭下瞰嵎夷宅,積水上通河漢津。 -- 出自宋·劉克莊·浴日亭一首
- 遙憐下界熱,高處涼如水。 -- 出自宋·劉克莊·慈氏閣
- 父魄下沉淵,兒聲上徹天。 -- 出自宋·劉克莊·雜題十首
- 未能下算子,亦道是占家。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洛下閎
- 獨憐下弦月,未掛初旬鉤。 -- 出自宋·徐璣·登三層樓與王仲言聯句
- 丁寧下番須留取,障日遮風卻要渠。 -- 出自宋·曾幾·食筍
- 云山下有園五畝,不植側生旁挺果。 -- 出自宋·曾幾·次折仲古游潯州桂園韻
- 而公下劈箭,如駔駿得鞭。 -- 出自宋·曾幾·次折仲古避寇潯州韻
- 獨自下樓騎瘦馬,搖鞭重入亂蟬聲。 -- 出自唐·趙嘏·婺州宴上留別
- 愁聞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 出自宋·文同·仁宗皇帝挽詩十首
- 側身下望厭塵世,安得羽翼凌九宵。 -- 出自宋·文同·中梁山寺
- 云陰下斜谷,雨勢落褒城。 -- 出自宋·文同·凝云榭晚興
- 蟠身下深谷,俯首飲古井。 -- 出自宋·文同·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繞飛泉山入東谷飲古井
- 時復下撫摩,破蘚交履跡。 -- 出自宋·文同·子駿運使八詠堂·柏軒
- 徒倚下松門,尚怪舟人喚。 -- 出自宋·文同·蒼溪山寺
- 夾羅下香屑,石密相和治。 -- 出自宋·文同·寄何首烏丸與友人
- 鎩翮下永巷,髡鬄編鉗徒。 -- 出自宋·文同·賈佩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