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沙明水碧映郊墟,地近先人墓下廬。 -- 出自·謀[B16J]·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錄十二首)
- 珠簾紅袖影傞俄,樓上明妝樓下波。 -- 出自明·器封·均州樂二首
- 蘋花落日江南唱,楊柳滄灣若下春。 -- 出自明·錢宰·題崔彥輝云林小隱
- 郎官白雪難為誦,欲和空慚《下里》詞。 -- 出自明·喬宇·舟中次楊郎中君謙韻
- 送君手捉天臺藤,打破子陵灘下冰。 -- 出自明·秋潭舷公·送葉熙時還新安省親尊公讀書于黃山之指月庵
- 紅顏白發映青袍,三十年前白下橋。 -- 出自明·全室宗泐·送人歸南昌(二首)
- 舊絲織盡復新絲,辛苦終朝不下機。 -- 出自明·佘育·貧女吟
- 乃是錢郎貽我書,古檜忽從庭下徙。 -- 出自明·沈春澤·受之貽我盆中古檜報以短歌
- 貴人謾作揚州嘆,老婢空傳洛下聲。 -- 出自明·沈德符·杪秋閱稼三首
- 君恩不逐金刀斷,漠漠香魂月下歸。 -- 出自明·沈天孫·明妃
- 洞簫吹上花間月,十二珠簾不下鉤。 -- 出自明·沈翊·寄沈介軒
- 自看火候蒸茶熟,野鹿銜筐送下山。 -- 出自明·施漸·贈歐道士賣茶
- 龍舟翩翩蔽白日,醉擁笙歌南下疾。 -- 出自明·石珝·清夜游
- 珠簾十二中間卷,玉剪一雙高下飛。 -- 出自明·時大本·白燕
- 豐姿皎皎囊中玉,才藝便便山下泉。 -- 出自明·史鑒·送黃景新歸豫章
- 偶被黃鸝故牽引,卻向綠陰窗下眠。 -- 出自明·史遷·暮春(六首)
- 黿鼉出沒黃田蕩,龍虎盤蹲白下城。 -- 出自明·舒頔·有懷諸公
- 小姬對月偷教舞,少婦鳴箏不下樓。 -- 出自明·宋登春·和贈李少卿
- 手中撚著白菩提,拄杖過頭眉下垂。 -- 出自明·宋登春·老僧
- 午門同出獨歸遲,立斷銅壺漏下時。 -- 出自明·蘇伯衡·即日
- 蟾溪高彬故部曲,開宴斗門橋下屋。 -- 出自明·孫蕡·送何都閫濟南省親至京還廣
- 歸州城門半天里,白云晚向城下起。 -- 出自明·孫蕡·次歸州
- 三生豈是舊緣法,明日買船當下閘。 -- 出自明·孫作·約潘元飛游惠山
- 三壇中夜講真經,大集群仙列下庭。 -- 出自明·蓀谷·步虛詞(七首)
- 春光搖蕩江南北,淚落長秋月下歌。 -- 出自明·唐時升·和沈石田先生詠落花二首
- 樹頭煙浪浮沈日,水底星河上下天。 -- 出自明·陶安·三湖
- 記得一聲《河滿子》,低低燈下學人 -- 出自明·童承敘·宮詞四首
- 濁醪尚可墻頭過,歸院那愁柳下迷。 -- 出自明·王鏊·朱天昭始第進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鄰
- 君于世事常超然,此意要是天下獨。 -- 出自明·王弼·次栗夫韻答一夔招飲
- 朝來中酒無人問,臥聽春鶯不下床。 -- 出自明·王弼·次韻答李扌棄之(二首)
- 明朝試問廬蒲嫳,也過名山樹下不? -- 出自明·王履·因樹木翳密不能冠巾但科頭上下然時被罥發
- 花時日日醉花邊,酒醒長吟花下眠。 -- 出自明·王璲·題梅花卷為顧御史賦
- 詩成卻向畫中題,酒熟空思花下酌。 -- 出自明·王璲·題梅花卷為顧御史賦
- 幼女十五才出閨,舉步嬌羞花下迷。 -- 出自明·王問·秋千行顧園作
- 低低門前兩桑樹,憶君別時桑下去。 -- 出自明·王祎·憶別曲(二首)
- 明年有秋征往牒,萬夫耕種齊下鍤。 -- 出自明·王彝·己酉練圻寓舍詠雪
- 行人盡望紅塵起,開府差人闕下歸。 -- 出自明·王志堅·河間道中雜興二首
- 揚州西望隔滄波,花下樓臺月下歌。 -- 出自明·王稚登·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
- 誰家客許花間入,何處樽能月下空。 -- 出自明·王稚登·溪上步月簡秦方伯胡侍御
- 卜日已定雨漫漫,十日不止難下棺。 -- 出自明·烏斯道·丁孝子詩
- 一灣已似江南意,半日都忘洛下身。 -- 出自明·吳寬·與諸友出城東散步水際
- 為人說此亦徒然,把筆安能指下傳。 -- 出自明·吳寬·沈石田追仿黃大癡長卷為林御史舜舉題
- 烹葵剝棗盡相關,坐到昏鐘始下山。 -- 出自明·吳夢旸·過愚公虎丘寺
- 仙人騏驥紛前導,上帝旌幢儼下觀。 -- 出自明·席應珍·周玄初來鶴詩
- 截斷南山老葛藤,無孔鐵錘重下鋸。 -- 出自明·香嚴和尚·東山顧命歌
- 天涯行客無歸信,花落東風懶下樓。 -- 出自明·謝五娘·感懷
- 綺窗晝寂自焚香,十日春陰不下堂。 -- 出自明·徐賁·題倪云林竹(二首)
- 堪嗟百萬征西卒,半作隴山山下骨。 -- 出自明·薛蕙·隴頭吟
- 男兒有事在四方,我今胡為不下堂。 -- 出自明·薛蕙·行路難(三首)
- 田分日影陰晴別,水合天光上下清。 -- 出自明·楊循吉·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