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麥秋天氣覺清和,老盡春風庭下莎。 -- 出自宋·吳龍翰·別吳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己
- 低頭矮屋中,壯氣不萎{上共下爾}。 -- 出自宋·五邁·讀林去華居厚主簿省題
- 腰間刀劍少年氣,尚出淮陰跨下來。 -- 出自宋·蕭澥·讀史
- 數峰蘸碧輕清外,雙舸浮春上下間。 -- 出自宋·謝景溫·若耶溪
- 清秋山水無不宜,筆架之峰天下奇。 -- 出自宋·辛好禮·筆架山
- 眼花頭白今憔悴,不似向來燈下時。 -- 出自宋·徐恢·余夜坐必看東湖詩心悟神會非它人所與知也比
- 能歸不似天邊燕,怯冷愁聞月下碪。 -- 出自宋·徐集孫·有感
- 不堪世上無分別,自作閻羅地下王。 -- 出自宋·徐鈞·韓擒虎
- 眼中要識真英物,寓亦何勞想下風。 -- 出自宋·許子紹·留別龍隱巖
- 巡檐修竹晚風敲,古寺僧歸月下橈。 -- 出自宋·薛嵎·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
- 一官落拓幾星霜,身遠朝廷心下忘。 -- 出自宋·楊承祖·畎畝不忘君堂
- 誰知預作豐年瑞,不療貧家眼下饑。 -- 出自宋·楊公遠·邊日雪次典仲宣韻二首
- 悲猿臨澗欲渡不敢渡,但聞澗下蕭颯松風長。 -- 出自宋·楊簡·乾道撫琴有作
- 簾垂不覺夜窗明,清曉從容如下平。 -- 出自宋·楊簡·喜雪次陳書韻
- 后稷文王世幾傳,武王方得天下全。 -- 出自宋·楊簡·歷代詩·西周
- 傾茅柴酒和馀粕,彈接{上四下離}巾去薄塺。 -- 出自宋·易士達·和宦叔送往臨川
- 迨今遺跡峰巒上,時有青煙灶下生。 -- 出自宋·雍沿·爾朱真人藥灶
- 煙波艇子東西客,霜岸鐘聲上下山。 -- 出自宋·于革·龍王廟云平閣
- 鐘聲不隔東西寺,屐齒何辭上下山。 -- 出自宋·于石·鹿田
- 到時湖上看秋月,安得清樽侍下風。 -- 出自宋·虞大熙·送程給事知越州
- 行看氣節動天子,詔書一洗泉下恥。 -- 出自宋·喻良能·吉老手刃兇人為母報仇詩以紀之
- 遙岑無云明入眼,遣我爛如巖下電。 -- 出自宋·喻良能·仆坐釣磯季野弟寄詩來因次韻
- 曾無簪筆朝端用,何以修文地下為。 -- 出自宋·喻良能·挽周判院
- 沉冤萬眾銜已久,合沓天心宜下燭。 -- 出自宋·員興宗·歌兩淮
- 帶花飲酒六七人,醉傍錢塘城下泊。 -- 出自宋·袁說友·江行有惠梅花者因憶杜少陵云江上被花惱不徹
- 瓊珠碎落風前雨,蘭櫂夷猶月下觴。 -- 出自宋·袁說友·題廟池上新創瀛紅舞綃亭
- 錦江曾吐胸中鳳,泮水新回筆下瀾。 -- 出自宋·袁說友·成都府學釋奠
- 清暉杰閣幾朝昏,吟詠曾喧白下門。 -- 出自宋·袁說友·清暉閣
- 惠山車馬松江舟,兩泉寒冽天下求。 -- 出自宋·袁說友·過蝦蟆泉
- 若教遺向飛來峰,龍井冷泉皆下風。 -- 出自宋·張安修·題靈龜洞
- 英雄千載欲何為,盡作北邙山下土。 -- 出自明·張紳·高陵篇(并序)
- 知秋躍馬興亡夢,一點飛鳧上下船。 -- 出自宋·張縯·題山峽堂
- 交飛柳巷將歸燕,亂戾湖天欲下鴻。 -- 出自明·張掞·病后
- 喚回午枕傷春夢,起向薔薇花下行。 -- 出自宋·張玉孃·暮春聞鶯
- 妾身不是輕恩愛,只恐蘇郎革下機。 -- 出自宋·張玉孃·詠史·樂羊
- 贏卻翠裘六郎恨,丈夫此樂天下無。 -- 出自宋·趙必象·陸戶有摴蒱之招詩以答之
- 矧今耆俊莫如公,泰內君子上下同。 -- 出自宋·趙必象·錢實齋趨朝
- 孤芳不受春風涴,千紅萬紫俱下風。 -- 出自宋·趙必象·和李梅南對梅韻
- 煙際漾漁舠,風前亂□{上厭下木}。 -- 出自宋·趙公碩·春和郭使君游光福寺云閒閣二十韻
- 誰知窗外紛紛意,正是山陰雪下時。 -- 出自宋·趙時韶·山園小梅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十四
- 新添華發羞開鏡,貪看青山懶下樓。 -- 出自宋·趙時韶·閑居書懷
- 黃錯天際迷歸鳥,錯認林梢不下來。 -- 出自宋·趙時韶·云峰
- 本來包卻太虛空,萬象森羅立下風。 -- 出自宋·趙世延·寄夾山芳別圃
- 龍兮龍兮何時興,云行雨施天下平。 -- 出自宋·趙友直·龍岡歌
- 三杯酒向花邊瀉,一首詩從月下賡。 -- 出自宋·趙友直·與友觀蘭
- 源從白石云邊出,流向青蓮座下回。 -- 出自宋·趙鎮·題妙庭觀玉泉池
- 眉山夫子能解事,卻于水邊樹下構危亭。 -- 出自宋·趙宗德·九日宴浮金亭
- 炎圖第一相蕭公,王謝風流愧下風。 -- 出自宋·鄭昌齡·挽李忠定公
- 武陽太守山簡徒,喜賢樂事天下無。 -- 出自宋·鄭俠·賦公悅席上事送周如京
- 是以還家一百二十日,五回松下問禪因。 -- 出自宋·鄭俠·示廬山寺老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