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曾成歃血諸侯約,肯受無魚下客彈。 -- 出自宋·周端臣·古劍
- 閑繞珍叢吟不盡,盡風前、露下欒欒瘦。 -- 出自宋·馮取洽·賀新郎·句里思黃九
- 十里春風,二分明月,蕊仙飛下瓊樓。 -- 出自宋·趙以夫·揚州慢·十里春風
- 都把心期事,待問訊、柳邊花下。 -- 出自宋·趙以夫·探春慢·南國收寒
- 心事知誰會,但夢繞、越王城下。 -- 出自宋·趙以夫·探春慢·屑璐飄寒
- 弄玉輕盈,飛瓊淡濘,襪塵步下迷樓。 -- 出自宋·鄭覺齋·揚州慢 瓊花
- 天際孤云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 出自宋·吳潛·水調歌頭 焦山
- 神臯王氣點腥羶,爵命今年下日邊。 -- 出自宋·王柏·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 不待雪壓霜摧,已自全體放下。 -- 出自宋·王柏·和諸庵花光十梅頌
- 山路未為險,世路萬{上山下欹}嵚。 -- 出自宋·王柏·赤松即景
- 山靡靡兮旁園,水潺潺兮在下。 -- 出自宋·王柏·朱昭父挽些
- 樓壓重城萬井低,星從天闕下分輝。 -- 出自宋·王柏·重題八詠
- 今世儒宗一泰山,暫乘紫氣下函關。 -- 出自宋·李曾伯·壽遂寧李漕
- 羽衛鬖髿萬玉然,元從繡斧下青天。 -- 出自宋·李曾伯·和袁提刑詠雪
- 自今有道守四夷,海{上宀下禹}一家混吳越。 -- 出自宋·李曾伯·記十五日夜星犯月
- 品分三洞中猶宇,脈貫兩巖下出泉。 -- 出自宋·李曾伯·善權奇觀
- 藹藹祥云射虹渚,繽繽香霧下龜臺。 -- 出自宋·李曾伯·王母致語口號
-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節下樓船。 -- 出自宋·李曾伯·徐介卿赴召經筵二詩送之
- 水精壺中澂琥珀,醉呼酒星下瑤席。 -- 出自宋·趙崇嶓·進酒行
- 九里松株不斷青,松風上發下泉聲。 -- 出自宋·趙孟堅·九里松馬上作
- 曾聞老吏說先猷,咳唾珠璣下筆乃。 -- 出自宋·趙孟堅·與帥干駕閣宗叔
- 依舊片去歸石峒,從今休更下山游。 -- 出自宋·李昴英·勸梁青霞歸羅浮舊隱
- 湘妃淚染竹根斑,風雨連朝下釣難。 -- 出自宋·王諶·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畫溪吟客王子信為亞愚詩禪
- 青牛已去仙蹤遠,卻有山禽下玉田。 -- 出自宋·施樞·通真觀
- 彩箋不寄,蘭夢更無憑,燈影下,月明中,魂斷金釵股。 -- 出自宋·洪瑹·驀山溪·潮平風穩
- 獨對寒燈客夢孤,數聲征雁下平蕪。 -- 出自宋·王同祖·夜坐
- 百官常服拱端門,丹鳳銜書下九閽。 -- 出自宋·王同祖·明堂觀禮雜詠十三首·端門觀習肆赦儀
- 滿座清風來古木,半窗斜日下危岑。 -- 出自宋·衛宗武·宣妙寺偶成
- 啟鑰以抽關,發蒙而{上敬下目}聵。 -- 出自宋·衛宗武·理學
- 應便作歸休計去,高揖淵明,下視林逋,到此如何,又走風沙。 -- 出自宋·楊澤民·西平樂·圃韭畦蔬
- 雨打亂花迷復道,鳥翻黃葉下宮墻。 -- 出自宋·柴望·越王勾踐墓
- 要向儒科著聲聞,先從講學下工夫。 -- 出自宋·家鉉翁·題李氏敬聚堂
- 華燈萬炬照沉淵,移得星辰下九天。 -- 出自宋·家鉉翁·鯨川八景·冰岸水燈
- 曾侍龍樓曉色催,真仙那肯下蓬萊。 -- 出自宋·王義山·謁參政張獻子
- 冉冉飛霜綴綺裳,遙知諶母下丹陽。 -- 出自宋·王義山·諶仙詩
- 爛漫家山景物妍,西風收拾下蠻箋。 -- 出自宋·張紹文·自維揚辭親暫歸里中登樓有作
- 睡盤山行崖插天,儂行山頭下有船。 -- 出自宋·姚勉·道中即事
- 海棠自是百花仙,霞袂霓裳下九天。 -- 出自宋·姚勉·海棠一夜為風吹盡三首
- 不知節物時時換,又折梅花下釣磯。 -- 出自宋·姚勉·清江曲
- 方國薦賢蒙上賞,匪晨有詔下芝堂。 -- 出自宋·姚勉·郡守宴狀元樂語
- 湖光平接碧天開,浮世笙歌下往來。 -- 出自宋·姚勉·題四圣觀小蓬萊
- 了翁安在不可呼,雪鶴飄然下林杪。 -- 出自宋·姚勉·題松風閣
- 芹香藻膩,偏愛鯉花肥,檐影下,柳陰中,逐浪吹萍絮。 -- 出自宋·陳允平·驀山溪·春波浮淥
- 楚岫高低接太行,吳江渺漠下滄浪。 -- 出自宋·陳允平·姑蘇館
- 毓圣功成宴太清,曾遺雙履下清冥。 -- 出自宋·陳允平·先天李姆廟
- 閑情漠漠難拘管,自逐輕鷗下急灘。 -- 出自宋·陳允平·終日
- 準擬鳴珂來鳳沼,徘徊抱玉下鳥臺。 -- 出自宋·陳允平·送趙知縣歸天臺
- 郎邪舊約驚千載,嵩岳新來下二仙。 -- 出自宋·何夢桂·寄方龍溪
- 正好鳴琴看錦水,俄驚飛誥下金臺。 -- 出自宋·何夢桂·送李縣尹
- 兩年不過西州路,今日來登下馬陵。 -- 出自宋·趙文·正月十四日大雪上信國公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