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11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六見月華虧又盈,卻來松下笑相迎。 -- 出自宋·王铚·和明上人見贈
- 九日當(dāng)年菊蕊遲,今年庭下半芳菲。 -- 出自宋·張嵲·九日三首
- 庾亮樓前唯皎月,屈原祠下只滄波。 -- 出自宋·張嵲·題曾口縣江月亭二首
- 朝游山南莫北隅,修竹之下手所披。 -- 出自宋·陳傅良·和孟阜老梅韻
- 笑看兒女羅列拜,老人星下燒夜香。 -- 出自宋·陳傅良·懷寧國守鄭少卿景望
- 跨海為橋布石牢,那知直下壓靈鰲。 -- 出自宋·陳傅良·洛陽橋
- 燕寢凝香不記春,宜休堂下柏輪囷。 -- 出自宋·陳傅良·沈守生日
- 蝗蟲日來復(fù)滿野,府帖夜下還呼舟。 -- 出自宋·章甫·王夢得捕蝗二首
- 去年轉(zhuǎn)粟巡邊徼,圣朝初下和戎詔。 -- 出自宋·章甫·春日呈韓文
- 又不聞賓頭盧,應(yīng)供四天下。 -- 出自宋·章甫·種基祖蔡仲逸孫祖顯一時宦游荊州官閒無事五
- 預(yù)想此時應(yīng)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 出自宋·張镃·竹軒詩興
- 應(yīng)是東君歸騎速,不如墜下玉絲鞭。 -- 出自宋·張镃·分韻賦散水花得鹽字
- 未辦當(dāng)春句法工,坐來花下泥春風(fēng)。 -- 出自宋·張镃·玉照堂觀梅二首
- 破驛遙臨放馬場,兩鴉飛下更蒼涼。 -- 出自宋·張镃·自錫山歸舟中三首
- 繞堂交互玉崚嶒,月中日下光迷影。 -- 出自宋·張镃·冒雨往玉照堂觀梅戲成長篇
- 須臾缺處還飛光,林宇高下且陰涼。 -- 出自宋·張镃·夜看月邊行云
- 遼東令威姓維丁,翔空欲下搖霜翎。 -- 出自宋·張镃·劉宗古畫過海壽星
-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fēng)。 -- 出自宋·武衍·秋夕過松陵
- 剩喜利名塵不到,持竿柳下問漁船。 -- 出自宋·葉茵·水天一色亭上即事
- 多是問桃尋柳去,近來山下少梅花。 -- 出自宋·葉茵·西湖
- 腰錢跨鶴誰不愿,只有圯下先吾鞭。 -- 出自宋·敖陶孫·改周晉仙贈丁相士之什
- 莫向華亭覓船子,趙州橋下有青龍。 -- 出自宋·敖陶孫·送行者妙淙往青龍謁陳七官人
- 圓覺楞嚴(yán)俱不解,維摩會下一書生。 -- 出自宋·裘萬頃·再用韻三首
- 一陣清風(fēng)通鼻觀,木犀亭下讀騷經(jīng)。 -- 出自宋·裘萬頃·松齋秋詠吹黃存之韻七首
- 逝者不堪人事異,洪崖亭下水潺潺。 -- 出自宋·裘萬頃·輓霞溪高縣丞二首
- 所慮久晴田事廢,今聞高下雨皆勻。 -- 出自宋·趙師秀·答徐靈淵
- 當(dāng)時弄玉飛上天,至今臺下草成煙。 -- 出自宋·趙師秀·吹臺曲
- 山勢北來開壯觀,大江東下峙危樓。 -- 出自宋·劉宰·送邵監(jiān)酒兼柬儀真趙法曹呈潘使君二首
- 民言直徹九天上,絲綸屢下恩光重。 -- 出自宋·劉宰·賽龍謠寄陳倅校書兼呈黃堂
- 太守仁民古無比,凝香閣下寧聞此。 -- 出自宋·劉宰·運(yùn)河行
- 懸崖絕壁魚貫進(jìn),飛馬上下爭馳驅(qū)。 -- 出自宋·趙汝鐩·荊門行
- 我聽其言為蹙頞,含凄獨(dú)下西山隅。 -- 出自宋·趙汝鐩·荊門行
- 朝暮飛鷗千百點(diǎn),送迎城下去來舟。 -- 出自宋·趙汝鐩·岳陽樓
- 風(fēng)濾碧紗夜窗深,弄針燈下無心情。 -- 出自宋·趙汝鐩·斷腸曲
- 荷盤翦綠須棲鷺,{上從下鳥}頂分絲補(bǔ)接{上四下離}。 -- 出自宋·樂雷發(fā)·贈別陳東甫呈尚書鐘公
- 莫放蹇驢游別處,拾青閣下有殘碑。 -- 出自宋·樂雷發(fā)·送友人游昭州呈陳謙之僉判
- 結(jié)羽已空無染著,每來花下輒成狂。 -- 出自宋·張道洽·梅花
- 年后臘前無盡意,水邊要下自然春。 -- 出自宋·張道洽·梅花
- 竹屋一痕微月照,老夫樹下正吟詩。 -- 出自宋·張道洽·詠梅雜詩
- 一點(diǎn)春風(fēng)天正冬,不妨花下倒金鐘。 -- 出自宋·張道洽·對梅
- 此是東南形勝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 出自宋·劉黻·錢塘觀潮
- 自笑三生如結(jié)習(xí),每來月下立蒼苔。 -- 出自宋·劉黻·用坡仙梅花十韻·訪梅
- 孤鶴似尋和靖宅,盤空飛下又飛還。 -- 出自宋·車若水·江湖偉觀
- 抱琴江皋客影單,四年指下不成彈。 -- 出自宋·陳起·壽禮部喬文昌
- 香露滴衣涼似水,恍然移下廣寒宮。 -- 出自宋·陳起·月下聞桂花
- 竹外誰家霜鶴唳,吟逋梅下昔曾聞。 -- 出自宋·陳起·東郊瞻四望亭有感
- 總道村居無外事,有人庭下索詩逋。 -- 出自宋·陳起·舊題隱者壁一絕
- 煎藥爐邊童夢曉,讀書檠下婦紉寒。 -- 出自宋·陳起·秋夜懷康節(jié)
- 聲利驅(qū)人萬轂忙,可如林下玩幽芳。 -- 出自宋·吳錫疇·次韻答吳仲山
- 柏琖椒盤且罷休,呂蒙城下泊孤舟。 -- 出自宋·吳錫疇·旅舟度歲呈范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