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10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虎剝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禍作。 -- 出自宋·黃庭堅·二十八宿歌贈別無咎
- 上有千年來歸之白鶴,下有萬世不凋之瑤草。 -- 出自宋·黃庭堅·玉京軒
- 黃塵逆帽馬辟易,歸來下簾臥書空。 -- 出自宋·黃庭堅·自門下後省歸臥酺池寺觀盧鴻草堂圖
- 欲聘石室碑,小詩委庭下。 -- 出自宋·黃庭堅·吉老兩和示戲答
- 曲肱驚夢寒,皎皎人牖下。 -- 出自宋·黃庭堅·秘書省冬夜宿直寄懷李德素
- 小屈弦歌百里,不誣天下歸仁。 -- 出自宋·黃庭堅·題馬當山魚望亭四首右狄梁公
- 皇陂瀲滟深復深,陂西下馬聊登臨。 -- 出自唐·羅隱·皇陂
- 云淡山橫日欲斜,郵亭下馬對殘花。 -- 出自唐·張繼·郵亭
- 兄従南山來,夢我南山下。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記夢二首
- 兄從南山來,夢我南山下。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記夢二首
- 清淮濁汴爭強雄,龜山下閟支祁宮。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泗州僧伽塔
- 細竹寒花出短{上四下離},故山耕耒手曾持。 -- 出自宋·蘇轍·戲次前韻寄王鞏二首
- 天樞旋結日珠重,人寰下視鴻毛輕。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游羅浮山
- 此心未信道不生,石上下種何由茁。 -- 出自宋·蘇轍·次前韻答景仁
- 子瞻將卜居丹陽蒜山下,此亭正當歸路,故云爾。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次孫覺諫議韻題郡伯閘上斗野亭見寄
- 號呼従者久嗔罵,老僧下床揉兩目。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宿南山蟠龍寺
- 不知天公誰怨怒,棄置下土塵與泥。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吳中田婦嘆
- 吏民安君德,君亦愛其下。 -- 出自宋·蘇轍·蔡州任氏閱世堂
- 清夢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頭。 -- 出自宋·吳文英·西江月·清夢重游天上
- 賜長生玉字,鸞回鳳舞,下蓬萊殿。 -- 出自宋·吳文英·水龍吟·望中璇海波新
- 篙師解人意,檥棹酒旗下。 -- 出自宋·戴復古·松江舟中四首荷葉浦時有不測末句故及之
- 紫樞黃閣,要公整頓天下。 -- 出自宋·戴復古·大江西上曲/念奴嬌
- 不厭開樽留劍客,仍能下榻待詩人。 -- 出自宋·戴復古·兩山趙仁甫宰臨安有武學生張丈相訪酒邊弄刀
- 憶昨游桂林,巖洞甲天下。 -- 出自宋·戴復古·玉華洞
-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出自元·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 仿佛瑤臺群玉妃,夜深下踏羅浮月。 -- 出自元·王冕·梅花 其二
- 一時豪放無檢束,人立下風爭健羨。 -- 出自元·王冕·有感
- 君不見秦皇二世治天下,趙高妄指鹿為馬。 -- 出自元·王冕·徙馬嘆
-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 出自元·王冕·墨萱圖 其一
- 昨天冷飚動髭須,拄杖下山聞鷓鴣。 -- 出自元·王冕·題畫梅
- 綰就同心堅待辱,羽山下是西陵。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69
- 全家飫飧云夢{上艸下豈},黃鶴登臨指天外。 -- 出自宋·賀鑄·答許景亮
- 離離赤棗墻東林,開窗下榻依墻陰。 -- 出自宋·賀鑄·得周元翁蘄春道中書
- 長安在何許,疑在白日下。 -- 出自宋·賀鑄·長安在何許二首之二
- 復有條上猿,驚窺未遑下。 -- 出自宋·林逋·閔師見寫陋容以詩奉答
- 孤鳥西北飛,離獸東南下。 -- 出自魏晉·阮籍·詠懷
- 芳草長川,柳映危橋橋下路。 -- 出自唐·馮延巳·酒泉子·芳草長川
- 庭樹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 -- 出自唐·馮延巳·酒泉子·庭樹霜凋
- 云散更深,堂上孤燈階下月。 -- 出自唐·馮延巳·酒泉子·云散更深
- 游蜂不暫去,啼鳥時獨下。 -- 出自宋·曾鞏·青青間青青
- 箔蠶滿室事方盛,繭綴下上如連星。 -- 出自宋·曾鞏·初夏有感
- 柳間自詫投營業樂,桑下方安佩犢行。 -- 出自宋·曾鞏·閱武堂
- 醉顏禁冷更添紅,潮落下前磧。 -- 出自宋·朱敦儒·好事近·撥轉釣魚船
- 朱雀橋邊晚市,石頭城下新秋。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登臨何處自銷憂
- 好是中秋圓月,分明天下人知。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胸中塵土久無奇
- 酌言賜之,命之酹之,上下以序。 -- 出自宋·司馬光·瞻彼南山
- 紅薇點圓荷,金{上艸下登}出幽草。 -- 出自宋·司馬光·園中書事二絕
- 清風滿四境,豈獨華榱下。 -- 出自宋·司馬光·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詩·冰□
- 洞府人歸,放笙歌、燈火下樓臺。 -- 出自宋·張先·宴春臺慢/宴春臺
- 今生但愿無離別,花月下、繡屏前。 -- 出自宋·張先·慶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