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在第1個字的詩句
下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下馬政成無一事,應須勝地過朝昏。 -- 出自唐·方干·尚書新創敵樓二首
- 下蒸陰氣松蘿濕,外制溫風杖屨寒。 -- 出自唐·方干·游張公洞寄陶校書
- 下營依遁甲,分帥把河隍。 -- 出自唐·貫休·古塞下曲七首
- 下車鄰寇散,是物冰壺內。 -- 出自唐·貫休·上孫使君
- 下樹畏蠶饑,兒啼亦不顧。 -- 出自唐·貫休·偶作五首
- 下山遭離亂,多病惟深藏。 -- 出自唐·貫休·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
- 下有斑白人,喃喃讀黃老。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下視禾根土,上看桑樹頭。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下愚讀我詩,不解卻嗤誚。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下危須策杖,上險捉藤攀。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下望青山際,談玄有白云。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下士鈍暗癡,頑皮最難裂。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下窺千尺崖,上有云盤泊。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下有棲心窟,橫安定命橋。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下下低愚者,詐現多求覓。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下來嬌喘未能調,斜倚朱闌久無語。 -- 出自唐·韓偓·秋千(以下三首,本集不載)
-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 出自唐·李群玉·七月十五夜看月
- 下視不知幾千仞,欲曉不曉天雞聲。 -- 出自唐·施肩吾·宿四明山
- 下階欲別離,相對映蘭叢。 -- 出自唐·王縉·古別離
- 下階欲離別,相對映蘭叢。 -- 出自唐·王縉·雜曲歌辭·古別離
-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 出自唐·于鵠·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
- 下營云外火,收馬月中塵。 -- 出自唐·于鵠·送韋判官歸薊門
- 下視垂楊拂路塵,雙峰石上覆苔文。 -- 出自唐·鄭谷·松
- 下第春愁甚,勞君遠見招。 -- 出自唐·鄭谷·寄邊上從事
- 下馬踏危級,褰裳涉修梯。 -- 出自宋·韓縝·崇法寺
- 下想名園,芳心多少,欲占九州顏色。 -- 出自宋·黃裳·喜遷鶯·雕欄閑倚
- 下僚今隔品,云路仰高軒。 -- 出自宋·楊億·次韻和李舍人拜命書懷寄館殿舊僚之什
- 下詔已聞推異禮,乞言猶自渴嘉謨。 -- 出自宋·楊億·朱侍郎致仕南歸上特錫宴于玉津園仍詔兩製三
- 下車臥理應蕪事,莫遣融樽酒暫空。 -- 出自宋·楊億·梁四諫議知鳳翔府
- 下臨湖海見三州。 -- 出自宋·葉夢得·臨江仙·絕頂參差千嶂列
- 下車已接櫻桃會,走馬西歸趁一盤。 -- 出自宋·張舜民·送鄭平叔司勛之陜二首
- 下得寒灘水漫流,山平水遠更清幽。 -- 出自宋·張舜民·下灘二絕句
- 下巧瞰坤軸,高奇仰天剜。 -- 出自宋·蔡幼學·和林擇這齊山韻
- 下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 -- 出自宋·葛立方·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
- 下瞰金溪新結亭,未須引吸如長鯨。 -- 出自宋·葛立方·瓢飲亭
- 下田兮若接,{左禾右罷}稏衡從兮碧泉。 -- 出自宋·葛立方·喜閑
- 下集大小川,千丈水府暗。 -- 出自宋·洪邁·秋懷六首
- 下車里門外,他年看諸郎。 -- 出自宋·洪邁·寄題起莘家義軒
- 下臨全楚地。 -- 出自宋·康與之·菩薩蠻令/菩薩蠻 金陵懷古
- 下交儻不凟,惡習難薰范。 -- 出自宋·李呂·改過
- 下愚終不移,自取任從渠。 -- 出自宋·李呂·贈上官法師
- 下榻聊盤礴,裁詩屢囁嚅。 -- 出自宋·劉子翚·過天竺寺
- 下馬拊石碑,三嘆不能去。 -- 出自宋·汪元量·比干墓
- 下馬古戰場,荊榛莽回互。 -- 出自宋·汪元量·出居庸關
- 下馬登斯臺,臺荒草如雪。 -- 出自宋·汪元量·李陵臺
- 下馬郵亭忽喟然,數間茅屋起孤煙。 -- 出自宋·王之道·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
- 下榻舊聞看孺子,負荊誰復謝相如。 -- 出自宋·王之道·和趙積中
- 下車快草東封疏,今去祥符正百年。 -- 出自宋·王之道·送錢遜叔出守襲慶賜出身除職
- 下有滄溟萬折之波濤,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標。 -- 出自宋·嚴羽·送戴式之歸天臺歌
- 下隴流水咽,上隴征人別。 -- 出自宋·姚寬·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