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棲鵲亦未安,繞樹再三轉(zhuǎn)。 -- 出自宋·蘇轍·夏夜對月
- 圣圖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 出自唐·盧照鄰·賂劍外知己
- 直發(fā)上沖冠,壯氣橫三秋。 -- 出自唐·盧照鄰·詠史四首
- 三過武昌臺下,卻逢三度重陽。 -- 出自宋·戴復(fù)古·西江月·三過武昌臺下
- 喜讀吳融詩,窮愁退三舍。 -- 出自宋·戴復(fù)古·送吳伯成歸建昌二首
- 唐時相房杜,斗米直三錢。 -- 出自宋·戴復(fù)古·真西山帥長沙禱雨
- 梅仙無一事,蓮幕坐三年。 -- 出自宋·戴復(fù)古·朱仲寔少府到官無幾日即入僉幕官滿送行二首
- 勝概聳靈臺,遐觀起三嘆。 -- 出自宋·戴復(fù)古·留守參政大資范公余同年進(jìn)士往歲帥桂林題刻
- 莫因多病后,虛出應(yīng)三臺。 -- 出自宋·戴復(fù)古·所聞二首
- 沙蟲聯(lián)五馬,□□襲三公。 -- 出自元·王冕·有感
- 蠻煙迷五嶺,王氣屬三京。 -- 出自元·王冕·夜坐
- 沙蟲聯(lián)五馬,跖卯襲三公。 -- 出自元·王冕·次申屠子迪韻 其四
- 海西別墅吾息壤,羽三重拾級上。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12
- 露洗涼蟾,潦吞平野,三萬頃非塵界。 -- 出自宋·賀鑄·菱花怨
- 紅粉墻東,曾記窺宋三年。 -- 出自宋·賀鑄·斷湘弦/萬年歡
- 昔不愿起家百日登三司,今不愿還家六印金累累。 -- 出自宋·賀鑄·寄漢陽趙尉沔
- 新詩琢璠琰,疊寄兩三幅。 -- 出自宋·賀鑄·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
- 度閑雙陸子,撥恨十三弦。 -- 出自宋·賀鑄·擬溫飛卿
- 勿計弦晦余,俛仰度三霜。 -- 出自宋·賀鑄·送表侄趙子億之官滄州兼簡通守李延寧
- 故人越五嶺,旅雁留三湘。 -- 出自宋·賀鑄·登烏江泊子岡懷潘景仁
- 維漢南有箕,垂象列三辰。 -- 出自宋·賀鑄·和錢德循古意二首之二
- 算吟千萬首,方得兩三聯(lián)。 -- 出自宋·林逋·句
- 驅(qū)馬復(fù)來歸,反顧望三河。 -- 出自魏晉·阮籍·詠懷
- 催啟五門金鎖,猶垂三殿簾櫳。 -- 出自唐·馮延巳·壽山曲
- 安得巾柴車,過從佇三益。 -- 出自宋·曾鞏·李節(jié)推亭子
- 壺漿空度洧,公位在三槐。 -- 出自宋·曾鞏·送鄭州邵資政
- 乘風(fēng)游二室,弄雪過三川。 -- 出自宋·朱敦儒·臨江仙·生長西都逢化日
- 秋堤一片石,誰悟是三生。 -- 出自明·王微·哭黃夫人孟畹
- 煙滿上林春未歸,三三兩兩雪花飛。 -- 出自宋·司馬光·柳枝詞十三首
- 天方遺一老,星忽隕三吳。 -- 出自宋·司馬光·胡太傅挽歌二首
- 扁舟乘長風(fēng),倏忽變三吳。 -- 出自宋·司馬光·送興宗之彤陽
- 潭潭相府開,旌騎擁三臺。 -- 出自宋·司馬光·送劉儀先輩大名尉
- 清時間千歲,良牧借三臺。 -- 出自宋·司馬光·追和張學(xué)士從沂公游廣固城
- 筋骸幸復(fù)常,他時勢三徑。 -- 出自宋·司馬光·病中子駿見招不往兼呈正叔堯夫
- 寬者容一席,狹者分三支。 -- 出自宋·司馬光·酬永樂劉秘校四洞詩
- 魯樂最為備,雍徹施三桓。 -- 出自宋·司馬光·和景仁緱氏別后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
- 安卿此時三十余,未三十時金陵居。 -- 出自明·湯顯祖·送安卿
- 崇恩逾五日,惠澤暢三才。 -- 出自唐·陳子昂·洛城觀●【左酉右甫】應(yīng)制
- 云海方蕩□●【左三點水右譎去言字旁】。 -- 出自唐·陳子昂·感遇·之廿二
- 莫倚危欄頻北望,十三陵樹幾曾青? -- 出自清·朱彝尊·來青軒
- 武夷君去后兮有十三仙之同時,代不乏人之兮仙階陸續(xù)躋。 -- 出自宋·白玉蟾·武夷歌
- 重九日人多是醉,兩三枝菊總斜簪。 -- 出自宋·白玉蟾·重九
- 壁間五六榻,屋上兩三椽。 -- 出自宋·白玉蟾·張進(jìn)甫靜寮
- 蒼鷹鎩六翮,狡兔營三窟。 -- 出自明·劉基·秋夜感懷柬石末公申之
- 青山彌百粵,白水入三吳。 -- 出自明·劉基·錢塘懷古得吳字
- (曼殊)六代潛蹤漢,三山古國吳。 -- 出自近代·蘇曼殊·游同泰寺與伍仲文聯(lián)句
- 吟彼喬木詩,一夕常三嘆。 -- 出自唐·常建·贈三侍御
- 皓(皎,素)月殿中三度磬,水晶宮里一僧禪。 -- 出自唐·常建·題法院
- 魏宮薛家女,秀色傾三殿。 -- 出自唐·陳陶·續(xù)古二十九首
- 掃原鋪一德,驅(qū)祲立三光。 -- 出自唐·陳陶·圣帝擊壤歌四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