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二毛凋一半,百歲去三分。 -- 出自唐·齊己·友人寒夜所寄
- z老鯉變化頗神異,三十六鱗如抹朱。 -- 出自唐·盧仝·觀放魚歌
- 江山跨七澤,煙雨接三湘。 -- 出自唐·崔湜·襄陽作
- 不辭加一歲,唯喜到三春。 -- 出自唐·薛能·除夜作
- 違別未幾日,一日如三秋。 -- 出自唐·趙微明·雜曲歌辭·古離別
- 戒途飛萬里,回首望三秦。 -- 出自唐·張文琮·昭君怨
- 出師宣九命,分閫用三臺。 -- 出自唐·袁暉·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 長城威十萬,高嶺奮三千。 -- 出自唐·王貞白·擬塞外征行
- 祗役匪遑息,經時客三秦。 -- 出自唐·獨孤及·三月三日,自京到華陰,于水亭獨酌,寄裴六
- 思君帶將緩,豈直日三秋。 -- 出自唐·獨孤及·將赴京答李紓贈別
- 君不見官渡河兩岸,三月楊柳枝。 -- 出自唐·獨孤及·官渡柳歌送李員外承恩往揚州覲省
- 他日遇封禪,著書繼三五。 -- 出自唐·獨孤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 沉吟登樓賦,中夜起三復。 -- 出自唐·獨孤及·寒夜溪行舟中作
- 摧枯逾百戰,拓地遠三千。 -- 出自唐·虞羽客·雜曲歌辭·結客少年場行
- 聰明開二帝,道德勸三王。 -- 出自宋·王珪·擬試置章御座二首
- 廣庭揚九奏,大帛麗三辰。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元日應制
- 綴星羅百拱,緣漢轉三休。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圣制登三臺言志應制
-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 -- 出自唐·郭震·宿漁家
- 入朝師百辟,論道協三光。 -- 出自唐·蕭嵩·奉和御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
- 含弘知四大,出入見三光。 -- 出自唐·李邕·登歷下古城員外孫新亭
- 催籌當午夜,移刻及三辰。 -- 出自唐·王岳靈·聞漏
- 凄清和萬籟,斷續繞三湘。 -- 出自唐·王邕·湘靈鼓瑟
- 至今聞古調,應恨滯三湘。 -- 出自唐·莊若訥·湘靈鼓瑟
- 聲名朝萬國,玉帛禮三壇。 -- 出自唐·蕭華·扈從回鑾應制
- 楊梅今熟未,與我兩三枝。 -- 出自唐·秦系·跣慮鎩I硎潞渦胛剩?嘈惱?某??!度?剖?
- 馀生愿依止,文字欲三緘。 -- 出自唐·嚴維·送桃巖成上人歸本寺
- 羨君尋句曲,白鵠是三神。 -- 出自唐·韋夏卿·送顧況歸茅山
- 催籌當五夜,移刻及三春。 -- 出自唐·張少博·尚書郎上直聞春漏
- 登臨轉惆悵,斜日兩三家。 -- 出自宋·陳堯佐·潮陽作
- 松間何所得,泉石兩三題。 -- 出自宋·陳堯佐·游鳳棲寺
- 實粒大且堅,較歲增三倍。 -- 出自宋·鄭獬·收麥
- 秋聲楓幾落,客眼菊三開。 -- 出自宋·強至·九日
- 舊令昨請代,闕榜張三銓。 -- 出自宋·強至·送吳令常甫之武平
- 下科逾十稔,薄況甚三生。 -- 出自宋·強至·上知府張少卿
- 青衫逾一紀,黃卷尚三馀。 -- 出自宋·強至·依韻和張文通中舍寄韓師元判官
- 思君不得往,一飯或三輟。 -- 出自宋·強至·予連日奔走吏事蚤出暮還君然兄數賜臨問乃不
- 昨官從一掾,去德越三霜。 -- 出自宋·強至·上致政蔣侍郎二十六韻
- 儀刑憲萬國,眷禮視三公。 -- 出自宋·范祖禹·王開府挽詞三首
- 舜功成二十,周士得三千。 -- 出自宋·范祖禹·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 秉鈞瞻上宰,憲老佚三公。 -- 出自宋·范祖禹·韓獻肅公挽詞三首
- 初仕昔為宰,讀書過三冬。 -- 出自宋·范祖禹·送七主簿赴龍水
- 徽音推二后,盛治見三宗。 -- 出自宋·范祖禹·又三首
- 隨堂姑一缽,喚客或三{擅扌換金}。 -- 出自宋·吳則禮·同坰寄黃濟川五首
- 今年泝洛水,青青未三眠。 -- 出自宋·吳則禮·入汴示坰
- 澆寒一杯足,撐腸謝三鱣。 -- 出自宋·吳則禮·觀賈表之獵
- 寒溫今且置,竟論后三三。 -- 出自宋·吳則禮·懷謹常三首
- 幽夢與誰言,迢遞墮三楚。 -- 出自宋·吳則禮·春事
- 飛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 出自宋·尤袤·雪
- 荒村日西斜,破屋兩三家。 -- 出自宋·尤袤·淮民謠
- 自憐獨得東君意有三年、窺宋東墻。 -- 出自宋·謝懋·風入松·老年長憶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