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畏涂雙只堠,荒戍兩三家。 -- 出自宋·王之道·和魯如晦春日過定遠山口
- 拄策松江上,舉酒酹三高。 -- 出自宋·張元干·水調(diào)歌頭·柱策松江上
- 琴罷不堪幽怨,遙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樓。 -- 出自宋·張元干·水調(diào)歌頭·今夕定何夕
- 靈寶玄門,煙蘿真境,三日庚生兌戶開。 -- 出自宋·張元干·沁園春·神水華池
- 胡然成鬼錄,骨相本三公。 -- 出自宋·張元干·挽夢錫機宜寺簿
- 南極瑞占象緯,壽應(yīng)三臺。 -- 出自宋·張元干·夏云峰·涌冰輪
- 晨鐘發(fā)秋思,同夢繞三江。 -- 出自宋·張元干·真歇老人退居東庵予過雪峰特訪之為留再宿仍
- 吾歡豈異茲,瓶罄勿三請。 -- 出自宋·趙彥端·與諸公會飲昆山放生池亭
- 風裊余音甚處,絮花三月宮溝。 -- 出自宋·周密·木蘭花慢·晴空搖翠浪
- 多謝湖邊霜菊,伴人三見秋風。 -- 出自宋·周紫芝·朝中措·西湖煙盡水溶溶
- 紫詔十行寬大,白麻三代溫淳。 -- 出自金·蔡松年·朝中措 癸丑歲,無兢生朝
- 故自丙辰丁巳以來,三求官河內(nèi),經(jīng)營三徑,遂將終焉。 -- 出自金·蔡松年·雨中花 仆自幼刻意林壑,不耐俗事,懶慢之
- 我有一峰明秀,尚戀三升春酒,辜負綠蓑衣。 -- 出自金·蔡松年·水調(diào)歌頭 送陳詠之歸鎮(zhèn)陽
- 蟠桃會須結(jié)子,運偶三千。 -- 出自金·段克己·漢宮春 純甫生朝,且有弄璋之喜,賦此以賀
- 巍乎高哉,太山之山三萬八千丈兮,五岳之伯、萬山之宗。 -- 出自元·楊維楨·太山篇
- 后客不來可奈何,十三小兒面如土。 -- 出自元·楊維楨·易水歌
- 山川異百奧,風俗如三吳。 -- 出自元·楊維楨·小蓬萊詩
- 老翁夸樂歲,斗米直三錢。 -- 出自元·楊維楨·舟過黃店
- 蠻奴授首,鱉子獻城,三危送款,孤竹輸平。 -- 出自元·楊維楨·大將軍南征歌
- 皇帝神武,越五帝,咸三皇。 -- 出自元·楊維楨·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 前徒接戰(zhàn)盡倒戈,二三主將弁峨峨。 -- 出自元·楊維楨·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 南尋二女湘水頭,十三哀弦不成弄。 -- 出自元·楊維楨·周郎玉笙謠
- 勍蠻效尤,蟊賊內(nèi)訌,三臺映太微,國士俱無雙。 -- 出自元·楊維楨·江西鐃歌二首
- 斬妖蔓,拔禍根,烈火三日燒碧云。 -- 出自元·楊維楨·銅將軍
- 百篇大義喜有托,十三女口傳霝嚶。 -- 出自元·楊維楨·題伏生受書圖
- 高與雙崖,馮雪魏青,三子皆人杰。 -- 出自元·姚燧·石州慢·高與雙崖
- 是夕丙子孟冬十又三夕也裊裊秋風。 -- 出自元·張翥·春從天上來 廣陵冬夜,與松云子論五音二變
- 舊約尋歡,新聲換譜,三生夢里可憐宵。 -- 出自元·張翥·多麗 清明上巳,同日會飲西湖壽樂園 案此首
- 荷雨送涼飆,炎塵凈、三市影燈宵。 -- 出自元·張翥·風流子 臨川歲五月祠神,以中末二旬之六七
- 弟兄今二妙,父子宋三蘇。 -- 出自明·何景明·送楊太常歸省(二首)
- 至尊奉太后,國事付三楊。 -- 出自明·李夢陽·功德寺
- 先帝升遐日,臨榻召三相。 -- 出自明·李夢陽·乙丑除夕追往憤五百字
- 青鷂白翎俱入破,十三弦底似雷鳴。 -- 出自明·王世貞·正德宮詞八首
- 爺年六十九,兒年十三四。 -- 出自明·王叔承·巴西估悼同行劉客
-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 出自明·夏完淳·婆羅門引 春盡夜
- 欲墮更低飛,斜行兩三轉(zhuǎn)。 -- 出自明·楊基·瀟湘八景
- 娛賓列五豆,禮佛過三匝。 -- 出自明·楊基·登靈巖和韻周左丞伯溫饒大參介之
- 收淚從容說姓名,十三歌學郭芳卿。 -- 出自明·楊基·聽老京妓宜時秀歌慢曲
- 重來恐迷處,記取路三叉。 -- 出自明·楊基·哭陳仲野都事沒任所
- 江山盤屈外,遙認兩三家。 -- 出自明·楊基·入永州
- 毋憂兵不戰(zhàn),已定法三章。 -- 出自明·楊基·秋齋雜賦(五首)
- 看山留十日,待月坐三更。 -- 出自明·楊基·柏師文
- 舟中逾一月,驛路及三千。 -- 出自明·楊基·沙河至采石(二首)
- 徒坡千百磴,破店兩三家。 -- 出自明·楊慎·層臺驛
- 君不見金臺鐵甕路三千,卻限時辰二十二。 -- 出自清·吳嘉紀·打鰣魚
- 迎得一鉤月到,送得三更月去,鶯燕不相猜。 -- 出自清·張惠言·水調(diào)歌頭·疏簾卷春曉
- 戒途遵六月,離贈動三光。 -- 出自唐·盧從愿·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浦疑觀萬象,峰似駐三光。 -- 出自唐·李乂·奉和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應(yīng)制(一作陪幸五王
- 鳳輿乘八景,龜箓向三仙。 -- 出自唐·徐彥伯·幸白鹿觀應(yīng)制
- 荊門與閩越,關(guān)戍隔三千。 -- 出自唐·齊己·送趙長史歸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