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歲朝不相見,隔日問三公。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管輅
- 參禪才一宿,學幻費三年。 -- 出自宋·劉克莊·雜記五言十首
- 相攜筇九節,徑造茅三間。 -- 出自宋·曾幾·春初過王仲禮教授小園
- 矧君著幽禪,直欲入三昧。 -- 出自宋·曾幾·次范益謙遷居九江經過上饒見贈韻
- 長卿壁四立,杜老茅三重。 -- 出自宋·曾幾·松風亭四首
- 東風送兄來,下馬逼三鼓。 -- 出自宋·曾幾·喜天游二十一兄至毫社時同叔夏十六兄作
- 想應開一束,妙簡得三四。 -- 出自宋·曾幾·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 僧窗誰與晤,有竹兩三竿。 -- 出自宋·曾幾·種芭蕉
- 似知重九日,故放兩三花。 -- 出自宋·曾幾·九日小圃菊花有開者病瘍不能泛一杯把玩而已
- 殘僧六七輩,敗屋兩三間。 -- 出自宋·曾幾·寓廣教僧寺
- 客行無六月,農事有三秋。 -- 出自宋·曾幾·蘇秀道中大雨
- 撫膺成一慟,復魄遂三號。 -- 出自宋·文同·張道宗比部挽詩三首
- 帝將還二府,人已哭三川。 -- 出自宋·文同·正肅吳公挽詩二首
- 若訪御戎策,請為講三陣。 -- 出自宋·文同·送韓震都官監渭州酒韓近悼亡
- 欲品精妙人,君當二三數。 -- 出自宋·文同·滕昌佑芙蓉
- 異獸呀五口,狂咬掉三頭。 -- 出自宋·文同·推官惠李庶子鄂州篆字
- 又欲彼正士,為國掌三銓。 -- 出自宋·文同·徐太元
- 驅呵力難及,十止余三四。 -- 出自宋·文同·宿東山村舍
- 愛爾常獨來,一日須三四。 -- 出自宋·文同·興元府園亭雜詠·桂石堂
-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 出自漢·漢無名氏·梁甫吟
- 勉夫于兩造,教子以三遷。 -- 出自宋·周必大·吉水縣黃塤母歐陽氏挽詞
- 初終無一欠,富貴有三從。 -- 出自宋·周必大·信國太夫人慕容氏挽詞二首
- 四海彌天兩誕夸,人三為眾轉周遮。 -- 出自宋·周必大·僧智印寫乘成平園仰山三人真求贊
- 獨秀佳名今暗合,要三二別四壺方。 -- 出自宋·周必大·臨川貢士徐子比先世有十萬莊今唯一山巋然田
- 一家川(三個若)苴,三頓豆離萁。 -- 出自宋·洪咨夔·泥溪
- 白頭行萬里,轉眼過三年 -- 出自宋·洪咨夔·夜坐
- 老親八十健,閑儔二三嘉。 -- 出自宋·洪咨夔·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后洪入
- 獨君酣百戰,許我丐三余。 -- 出自宋·洪咨夔·疇甫叔挽詩二首
- 沌口出百盤,水府迷三元。 -- 出自宋·洪咨夔·答及甫和
- 迅晷略兩眼,柔飔搖三毛。 -- 出自宋·洪咨夔·暮春即事
- 志雖千萬往,材僅二三施。 -- 出自宋·洪咨夔·奚左藏挽詩二首
- 升平見一斑,未臘得三雪。 -- 出自宋·洪咨夔·和高續古省中雪
- 順流導漢漾,徐當過三澨。 -- 出自宋·洪咨夔·送曹滬南赴闕
- 牽衣憩更好,擁策登三休。 -- 出自宋·洪咨夔·中春望后一日登鈴瓏
- 云峰環六六,禪板占三三。 -- 出自宋·洪咨夔·敬和老人秋日山行
- 五蕤應兩扉,九微徹三關。 -- 出自宋·洪咨夔·山中吟
- 擬古賦二京,舉一通三隅。 -- 出自宋·洪咨夔·九華葉子真賦汴吳兩都極陳治亂之原仍有詩用
- 黃頭多著纜,作止候三更。 -- 出自宋·洪咨夔·劉家江阻風二首
- 丹圖環八卦,仙訣遁三元。 -- 出自宋·蔡襄·題何山人大隱閣
- 赤墀高崱屴,一見如三顧。 -- 出自唐·儲光羲·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
- 吾家釣臺畔,似此兩三莖。 -- 出自唐·方干·方著作畫竹
- 度鴻驚睡醒,欹枕已三更。 -- 出自唐·方干·秋夜
- 步虛聞一曲,渾欲到三清。 -- 出自唐·方干·夜聽步虛
- 可憐重試者,如折兩三枝。 -- 出自唐·貫休·送王貞白重試東歸
- 灌頂壇嚴伸畐畐塞,三十年功苦拘束。 -- 出自唐·貫休·題弘顗三藏院
- 寒思白閣層,石屋兩三僧。 -- 出自唐·貫休·懷白閣道侶
- 寂寥還得句,溪上寄三張。 -- 出自唐·貫休·秋末寄張侍郎
- 瓦礫文章豈有媒,兩三年只在金臺。 -- 出自唐·貫休·別馮使君
-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貧驢欠一尺,富狗剩三寸。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