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昔聞陳仲子,守義辭三公。 -- 出自唐·張說·古泉驛
- 潭潭一室空,編帙環三隅。 -- 出自宋·王令·寄滿子權
- 彼總乃吾舊,不見今三年。 -- 出自宋·王令·送僧自總
- 地遙行幾郡,官小度三年。 -- 出自宋·翁卷·送徐靈淵永州司量
- 聽猿過南岳,采芷沿三湘。 -- 出自宋·翁卷·送葉任道
- 蕭疎頭上發,已白二三莖。 -- 出自宋·翁卷·曉對
- 以長短句記之扁舟三日秋塘路。 -- 出自宋·陳與義·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 出自宋·陳與義·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 龍吟雜虎嘯,九夏含三秋。 -- 出自宋·陳與義·過君山不獲登覽
- 未央宮里紅杏,羯鼓三聲打開。 -- 出自宋·陳與義·又六言
- 斗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棲鶯。 -- 出自唐·和凝·江城子·斗轉星移玉漏頻
- 連拳八九樹,偃蹇二三行。 -- 出自唐·王績·古意六首
- 魚鱗張九拒,鶴翅擁三邊。 -- 出自唐·王績·句
- 但令千日醉,何惜兩三春。 -- 出自唐·王績·嘗春酒
- 何時過竹院,一得問三乘。 -- 出自宋·寇準·秋夜懷洛下一上人
- 河流回二陜,山勢壯三秦。 -- 出自宋·寇準·和御制祀后土
- 萬里同開壽域,一年三秀芝田。 -- 出自宋·毛滂·清平樂·九重寒少
- 自有松舟檜楫,一帆三代同波。 -- 出自宋·毛滂·清平樂·天連翠瀲
- 舊聞作匙用黃金,下三江,欲寄殘年向泉石。 -- 出自宋·毛滂·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
- 歸囊一錢盡,足用仍三冬。 -- 出自宋·毛滂·汪發強中見遺佳篇筆勢高妙且從仆求詩以歸輒
- 相對雖不言,孤高比三益。 -- 出自宋·毛滂·秋日書懷
- 正須裹飯來,濯足水三尺。 -- 出自宋·毛滂·暑雨蒸溽奉王元規學士
- 高為天一柱,秀作海三峰。 -- 出自宋·錢惟演·句
- 此行貧莫嘆,飲餞是三頭。 -- 出自宋·魏野·同大孫狀元送楊甫之薄中
- 何由通九曲,始自鑿三門。 -- 出自宋·魏野·三門留題
- 鎮臨求二陜,調燮輟三臺。 -- 出自宋·魏野·上知府寇相公
- 望高虛兩制,權重帶三司。 -- 出自宋·魏野·送朱臺符學士關西巡撫
- 山形連二華,河勢瀉三門。 -- 出自宋·魏野·題陜府同判衙吏隱亭
- 酒狂須一石,文好自三冬。 -- 出自宋·韓元吉·過松江寄務觀五首
- 青煙百六日,同社兩三家。 -- 出自宋·韓元吉·清明
- 峨峨眉山陽,不但聞三蘇。 -- 出自宋·韓元吉·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寧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為韻
- 人皆思太傅,我獨念三閭。 -- 出自宋·韓元吉·送子云五首
- 居中二千古,典外十三州。 -- 出自宋·韓元吉·方務德侍郎挽詞二首
- 銅符嘗五換,玉節更三持。 -- 出自宋·韓元吉·致政許侍郎挽詞二首
- 獨游已不惡,更約二三子。 -- 出自宋·韓元吉·寒巖分韻得水字
- 支筇上云山,得酒輒三返。 -- 出自宋·韓元吉·題畫卷
- 酒吸明河欲盡,月落三星在下,未放水風閑。 -- 出自宋·劉辰翁·水調歌頭·山水無宿約
- 從此五風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寢鎮獅蠻。 -- 出自宋·劉辰翁·水調歌頭·天地有中氣
- 前三例好,不須舉后三例。 -- 出自宋·劉辰翁·念奴嬌·先生自壽
- 聽砧聲、遙連塞外,問三衢、道上去人稀。 -- 出自宋·劉辰翁·八聲甘州·但秋風
- 但多情、寂寥相念,二三君子。 -- 出自宋·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
- 典卻西湖東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 -- 出自宋·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
- 漫追談、少日風流,三三五五。 -- 出自宋·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
- 共當年、二百七十,又三甲子。 -- 出自宋·劉辰翁·乳燕飛/賀新郎
- 行過溪深松雪下,夜三更。 -- 出自宋·劉辰翁·攤破浣溪沙/山花子
- 稱壽堂添十字,孫認三房。 -- 出自宋·劉辰翁·內家嬌·結客少年場
- 正直難留,靈修已化,三戶真能存楚哉。 -- 出自宋·劉過·沁園春·畫鷁凌空
- 聞道長安灞水,盡是三槐風月,好奉板輿游。 -- 出自宋·劉過·水調歌頭·文采漢機軸
- 杜甫詩成米芾寫,二三子亦英雄哉。 -- 出自宋·劉過·襄陽歌
- 退一點行安樂法,道三個好喜歡緣。 -- 出自宋·劉過·贈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