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乃知詩書傳,要在明三綱。 -- 出自宋·梅堯臣·送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
- 亂山歸四隱,舊墅隔三峰。 -- 出自宋·梅堯臣·送洛南周寺丞
- 出為周九牧,入是漢三公。 -- 出自宋·梅堯臣·送宋端明知成都
- 為吊禰處士,沉蹤異三閭。 -- 出自宋·梅堯臣·送辛都官知鄂州
- 甲申七月七,未明至三溝。 -- 出自宋·梅堯臣·五月二十四日過高郵三溝
- 風物稍佳時,把酒會三益。 -- 出自宋·梅堯臣·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
- 荒涼舊蘭若,古屋兩三重。 -- 出自宋·梅堯臣·過永慶院
- 當年侍臣淚,泣盡向三山。 -- 出自宋·梅堯臣·夢過三陵
- 指程幾一月,泝險歷三千。 -- 出自宋·梅堯臣·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
- 自從離洛陽,此會無三四。 -- 出自宋·梅堯臣·和應之還邑道中見寄
- 朅來太學館,食貧向三年。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泰伯歸建昌
- 帝堯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 出自唐·楊炯·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 山川臨四險,城樹隱三臺。 -- 出自唐·楊炯·和劉侍郎入隆唐觀
- 聲華周百億,風烈被三千。 -- 出自唐·楊炯·和旻上人傷果禪師
- 卿家本六郡,年長入三秦。 -- 出自唐·楊炯·劉生
- 論功慚八柱,受服欲三褫。 -- 出自宋·王禹偁·謫居感事
- 為郡得官醖,月給盈三斛。 -- 出自宋·王禹偁·官醖
- 對深移五刻,官重帶三公。 -- 出自宋·王禹偁·送趙令公西京留守
- 俸錢乏一囊,宦路從三黜。 -- 出自宋·王禹偁·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部公
- 李斯具五刑,趙高夷三族。 -- 出自宋·王禹偁·竹{左鼠右留}
- 論儒輕五霸,議古嫉三桓。 -- 出自宋·王禹偁·和朱嚴留別
- 可差恒彥范,不殺武三民。 -- 出自宋·邵雍·觀棋大吟
- 如逢好風景,亦可至三天。 -- 出自宋·邵雍·不出吟
- 可以尊萬乘,可以嚴三軍。 -- 出自宋·邵雍·詩史吟
- 龕巖千萬穴,店舍兩三家。 -- 出自宋·邵雍·游龍門
- 危樓一百尺,旅雁兩三行。 -- 出自宋·邵雍·秋望吟
- 隔墻聽琴月明中,琴三弄,閑愁萬種,自訴情衷。 -- 出自元·關漢卿·【中呂】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十六首)
- 俘囚經萬里,憔悴度三春。 -- 出自隋·呂讓·和入京
- 不然怖頭走,此病窮三世。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錢濟明贈感慈長老
- 我敬先生不敢量,二三子者亦自強,潔身亂倫非所望。 -- 出自宋·晁補之·鄧御夫秀才為窟室戲題
- 但慮宰我愚,松柏談三社。 -- 出自宋·晁補之·即事一首次韻祝朝奉十一丈
- 陳洪范之九疇兮,敘三統與七略。 -- 出自宋·晁補之·漫浪閣辭
- 平旦書百函,交衢客三揖。 -- 出自宋·晁補之·送八弟無斁宰寶應
- 生年不滿百,一日何三秋。 -- 出自宋·晁補之·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六生年不滿百
- 鄧君起南國,磊磊看三秀。 -- 出自宋·晁補之·試院次韻文潛欲知歸期近呈天啟慎思
- 為兒搏飯兒安嬉,寧三月暖猶流凘。 -- 出自宋·晁補之·揚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陸渾山
- 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語且更留心。 -- 出自宋·朱翌·次韻俞路分見寄
- 浮云供一掃,直筆用三余。 -- 出自宋·朱翌·次韻胡明仲見寄二首
- 俯視腰一圍,何時解三篾。 -- 出自宋·朱翌·張翰惠書告窘
- 舉盞醉六經,抵掌談三王。 -- 出自宋·朱翌·羅巨濟辟學之西序為軒以奉板輿之樂余名之曰
- 萬一可償他日原,再三須卜此山鄰。 -- 出自宋·朱翌·題蔣山草堂
- 開軒延十君,跪坐進三沐。 -- 出自宋·朱翌·題劉憲十君子軒
- 此寶珠,光最大,遍照三千大千界。 -- 出自宋·張伯端·采珠歌
- 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 -- 出自宋·陳師道·妾薄命二首
- 故人憐一老,輟食寄三山。 -- 出自宋·陳師道·答寇十一惠朱櫻
- 請從今日至云來,月三十斛輸洛陽。 -- 出自宋·陳師道·寄鄧州杜侍郎
- 故人今五馬,高處謾三長。 -- 出自宋·陳師道·寄張宣州
- 耕蠶無一廛,庖井要三徑。 -- 出自宋·陳師道·次韻答晁無斁
- 車馬競清夜,人物秀三楚。 -- 出自宋·陳師道·和魏衍元夜同登黃樓
- 百為定有數,一動必三日。 -- 出自宋·陳師道·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