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8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西天四七,唐土二三。 -- 出自宋·釋崇岳·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 出自宋·釋崇岳·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自己靈光皆喪盡,三千里外摘楊花。 -- 出自宋·釋崇岳·林上人歸蜀
- 風動數莖草,鳥啼三四聲。 -- 出自宋·釋崇岳·山居
- 游篇歸來欄里臥,三更半失蹤由。 -- 出自宋·釋從瑾·頌古三十八首
- 村飲夜歸來,健倒三四五。 -- 出自宋·釋達觀·頌古五首
- 稽首毗盧法身主,三身一體圓滿覺。 -- 出自宋·釋大觀·壽平章秋壑師相
- 一新受經重其本,三主法社持其綱。 -- 出自宋·釋大觀·照講師贊
- 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與君同。 -- 出自宋·釋道?!べ蚀鸢僬缮?/a>
- 破頭峰頂掩禪關,三卻天書不下山。 -- 出自宋·釋道沖·四祖贊
- 喚作圓通境,更參三十年。 -- 出自宋·釋道生·題廬山圓通
- 大地是個解脫門,三世諸佛一口吞。 -- 出自宋·釋道樞·頌古三十九首
- 留得寒窗夜來月,三更依舊照茅堂。 -- 出自宋·釋道顏·頌古
- 棒頭瞎卻一城人,三圣撩地保壽瞋。 -- 出自宋·釋道顏·頌古
- 扁鵲盧醫拱手歸,三人俱是膏肓疾。 -- 出自宋·釋道顏·頌古
- 云門扇子勃跳上三十三天,筑著帝釋鼻孔。 -- 出自宋·釋道顏·偈七首
- 我誦光明經,自得三昧力。 -- 出自宋·釋法升·頌
- 靈山這裹不較多,三尺杖子攪黃河。 -- 出自宋·釋法薰·偈頌六十八首
- 老僧留浙汝回蜀,三昧從來古不知。 -- 出自宋·釋法薰·送師孫昧禪人
- 不是今朝新發悟,三生大定了知少。 -- 出自宋·釋慧暉·偈十首
- 十圣瘦然居足下,三賢了爾失全分。 -- 出自宋·釋慧暉·維摩大士不答文殊問如何是菩薩入不二法門頌
- 藏身北斗道彌昌,三腳蝦{左蟲右麻}著錦襠。 -- 出自宋·釋慧空·頌古
- 為報五湖參學者,三關一一透將來。 -- 出自宋·釋慧南·頌二首
- 各各四蹄俱著地,三春同到月明池。 -- 出自宋·釋慧勤·頌古七首·三圣逢人即出
- 丫角童兒騎黑象,三更穿過御樓前。 -- 出自宋·釋慧溫·五位
- 麒麟一角尖,鳥龜三眼赤。 -- 出自宋·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 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諸塵入正受,一塵三昧起。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目望九霄云,誰顧三伏熱。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六塵不惡機難測,三昧無聲妙莫窮。 -- 出自宋·釋慧遠·示禪人
- 二百年來龜嶺下,三山依舊水東流。 -- 出自宋·釋慧遠·金華圣者贊
- 方丈室中曾示病,三生石上又前期。 -- 出自宋·釋覺真·挽趙秋曉
- 當頭點出許誰看,三世如來同個眼。 -- 出自宋·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 鼻頭生廿元如舊,三昧依前各不知。 -- 出自宋·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 昧一已而且從,誤三軍尤可憫。 -- 出自宋·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 寒食賀新正,鐵錢三五百。 -- 出自宋·釋良雅·呈洞山初禪師
- 松根石上柳陰邊,三個癡頑一個顛。 -- 出自宋·釋了惠·四宗風贊
- 年來也有秋成望,三合清風半合云。 -- 出自宋·釋了惠·閑田
- 禪道第二,文章第三。 -- 出自宋·釋了惠·三教贊
- 笊籬二尺柄,簸箕三寸唇。 -- 出自宋·釋了惠·龐居士見馬祖
- 靈云一笑見桃花,三十飯年始到家。 -- 出自宋·釋了樸·頌古
- 等閒一掣掣得開,三個老婆相對坐。 -- 出自宋·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
- 爐無獸炭坐無氈,三個柴頭只自然。 -- 出自宋·釋普濟·惜煙
- 橫拈倒用,破二作三。 -- 出自宋·釋普寧·偈頌四十一首
- 一塵入正定,諸塵三昧起。 -- 出自宋·釋普寧·偈頌四十一首
- 諸塵入正定,一塵三昧起。 -- 出自宋·釋普寧·偈頌四十一首
- 鞏縣造茶瓶,一只三個嘴。 -- 出自宋·釋普寧·偈頌二十一首
- 我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 -- 出自宋·釋普寧·樗寮字阿彌陀經書偈送最明寺殿
- 具足妙相尊,證入三摩地。 -- 出自宋·釋普巖·觀音大士贊
- 虛空落地須彌碎,三世如來不出頭。 -- 出自宋·釋如珙·偈頌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