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8個(gè)字的詩句
三在第八個(gè)字的詩句
- 何似逍遙,物外尋三島。 -- 出自宋·張掄·點(diǎn)絳唇·一瞬光陰
- 去夢(mèng)千峰遠(yuǎn),為官三歲期。 -- 出自宋·徐照·送徐璣
- 百千始一年,漫分三百六。 -- 出自宋·包恢·和陳七峰七詩韻
- 桃梅妙生意,微吐三五枝。 -- 出自宋·包恢·壽家君克堂先生
- 有色無香或無實(shí),三種俱全為第一。 -- 出自宋·包恢·蓮花
- 三山來由北巖溪,三十里近何崛奇。 -- 出自宋·包恢·趙宗判請(qǐng)游巖溪
- 江南堤柳拂人頭,三月吹花特地愁。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龍車自向思陵掩,三十六宮春色深。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今年幸得元戎伴,三到鐘山共草堂。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記取今年修禊日,三人于此向風(fēng)湍。 -- 出自宋·蘇泂·次韻芻父上巳日同游朱園四首
- 復(fù)慚文未老,年既三十四。 -- 出自宋·蘇泂·題欒城第三集
- 向來為長(zhǎng)公,甘受三徑荒。 -- 出自宋·蘇泂·晨起長(zhǎng)哦后山秋懷十詩飲水一杯清寒徹心
- 誰能跨鶴乘西顥,三十三天取次游。 -- 出自宋·蘇泂·次韻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
- 人言抱子晚,君已三十四。 -- 出自宋·蘇泂·舉子
- 我初養(yǎng)柏兒,年紀(jì)三十四。 -- 出自宋·蘇泂·哭小侄梅老
- 白首百歲期,青春三月暮。 -- 出自宋·蘇泂·白首
- 世事一翻手,詩舊三折肱。 -- 出自宋·蘇泂·世事
- 六子子孫俱宦達(dá),三山山水亦聰明。 -- 出自宋·蘇泂·壽陸放翁三首
- 飛金精,采木液,過三關(guān)。 -- 出自宋·葛長(zhǎng)庚·水調(diào)歌頭·要做神仙去
- 這一年光景,早過三分之二。 -- 出自宋·葛長(zhǎng)庚·賀新郎·倏又西風(fēng)起
- 劃地成、宋玉傷感,三閭憔悴。 -- 出自宋·葛長(zhǎng)庚·賀新郎·倏又西風(fēng)起
- 七八年中相契密,三千里外來將息。 -- 出自宋·葛長(zhǎng)庚·滿江紅·明日如今
- 海山外、五云散彩,三峰凝翠。 -- 出自宋·葛長(zhǎng)庚·菊花新·渺渺煙霄風(fēng)露冷
- 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無兩日晴。 -- 出自宋·葛長(zhǎng)庚·春游
- 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 -- 出自宋·方岳·虞美人·鷗清眠醉晴溪月
- 雪壓橫枝臥淺波,三花五蕊不須多。 -- 出自宋·方岳·梅花
- 枝北枝南,須有兩三花。 -- 出自宋·方岳·江城子·幾年詩骨雪槎牙
- 神京鱗介腥衣裳,三精霧塞天地光。 -- 出自宋·方岳·題祁門岳王廟
- 策名奉常第,年已三十余。 -- 出自宋·方岳·讀折詩效其體
- 何方有神醫(yī),與我三換髓。 -- 出自宋·方岳·答費(fèi)司法
- 不知天下人,面有三寸塵。 -- 出自宋·方岳·又和諸公作雪月歌
- 一經(jīng)在昔曾雙薦,三世於今不異財(cái)。 -- 出自宋·方岳·晚泛草塘有魚入舟呼童膾之適見瑞蓮駢植與客
- 春其幾何到端木,三信東風(fēng)銀粟粟。 -- 出自宋·方岳·次韻徐宰三雪
- 一梢兩梢曉灘月,三花五花暮江雪。 -- 出自宋·方岳·書璨相公梅卷
- 五十三翁日落山,三百六旬車轉(zhuǎn)轂。 -- 出自宋·方岳·春盤
- 蚤知一官誤,悔不三逕藏。 -- 出自宋·方岳·次韻久雨
- 荷鋤做秧田,歲欠三寸水。 -- 出自宋·方岳·和放翁社日四首·社日雨
- 石亭老入維摩室,三尺流泉長(zhǎng)掛壁。 -- 出自宋·方岳·胡道士山房聽琴
- 一湖寒淥記傳杯,三見孤山雪底梅。 -- 出自宋·方岳·寄別季桐廬
- 誰言庾郎貧,未覺三韭乏。 -- 出自宋·方岳·畦菜
- 漢名反秦火,當(dāng)與三代鄰。 -- 出自宋·方岳·田制
- 一枝棲息鷦鷯足,三窟經(jīng)營(yíng)狡兔{左土右瓦}。 -- 出自宋·方岳·效演雅
- 一醉真成吞溟涬,三人曾共住蓬萊,翰林詞伯玉為骨,直指繡衣霜作臺(tái)。 -- 出自宋·方岳·與蔡吏部林直院別江樓
- 一麾白羽入肩摩,三軍歡踴聲鳴鼉。 -- 出自宋·方岳·閱視賞射
- 荒山寒入雪夜燈,三十年來無本子。 -- 出自宋·方岳·贈(zèng)背書人王生
- 何與人間世事,再三自整緇衣。 -- 出自宋·方岳·趙玉汝自作戲墨見寄各題六言其上·鸜鵒
- 一代衣冠王子表,三朝雨露圣人心。 -- 出自宋·方岳·次韻李君攜示唐告
- 已辦藤溪瀉寒月,三花五蕊把春來。 -- 出自宋·方岳·次韻探梅首尾吟
- 人間正炎熱,去作三日霖。 -- 出自宋·方岳·避暑冷泉
- 滿月猶嫌無腕力,三軍鳴金齊破的。 -- 出自宋·方岳·用王深造韻觀射寄呈吳門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