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8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何當補風教,為薦三百篇。 -- 出自唐·孟郊·送魏端公入朝
- 會合一時哭,別離三斷腸。 -- 出自唐·孟郊·汴州離亂后憶韓愈、李翱
- 建牙吹角不聞喧,三十登壇眾所尊。 -- 出自唐·劉長卿·獻淮寧軍節度使李相公
- 靜聽關山聞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嘯。 -- 出自唐·劉長卿·聽笛歌留別鄭協律
- 孤城盡日空花落,三戶無人自鳥啼。 -- 出自唐·劉長卿·使次安陸寄友人
- 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 出自唐·劉長卿·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
- 千里按圖收故地,三軍罷戰及春耕。 -- 出自唐·劉長卿·送盧侍御赴河北
- 五柳閉門高士去,三苗按節遠人歸。 -- 出自唐·劉長卿·送柳使君赴袁州
- 長驅陰山卒,略踐三河地。 -- 出自唐·韋應物·睢陽感懷
- 如何日夕待,見月三四圓。 -- 出自唐·韋應物·善福精舍秋夜遲諸君
- 適從郡邑喧,又茲三伏熱。 -- 出自唐·韋應物·同元錫題瑯琊寺
-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 -- 出自唐·韋應物·寄釋子良史酒
- 不下藍溪寺,今年三十年。 -- 出自唐·韋應物·上方僧
- 既投古廟覓藜羹,三五樵夫不識名。 -- 出自宋·文天祥·至揚州
- 八州風雨暗連天,三皇五帝如飛煙。 -- 出自宋·文天祥·有感
- 去年哭母南海湄,三男一女同噓欷,惟汝不在割我肌。 -- 出自宋·文天祥·六歌
- 試為問大鈞,舉杯三酹地。 -- 出自宋·文天祥·端午
- 早知致兩生,禮樂三代隆。 -- 出自宋·文天祥·歌風臺
- 唇齒提封舊,撫膺三嘆吁。 -- 出自宋·文天祥·常州
- 今此復何夕,荏苒三星周。 -- 出自宋·文天祥·先兩國初忌
- 七十日來浮海道,三千里外望江鄉。 -- 出自宋·文天祥·登樓
- 五柳門前空寂寞,三槐堂上竟蕭疏。 -- 出自宋·文天祥·題陳正獻公六梅亭
-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 出自宋·文天祥·無錫
- 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關山月。 -- 出自宋·文天祥·三拍
- 于皇天子自乘龍,三十三年此道中。 -- 出自宋·文天祥·集英殿賜進士及第恭謝詩
- 萬里云霞麒驥路,三年風月鳳凰臺。 -- 出自宋·文天祥·送曹倅巖山官滿歸里
- 滿城風雨送凄涼,三四年前此戰場。 -- 出自宋·文天祥·贛州
- 海胡舶千艘,肉食三十萬。 -- 出自宋·文天祥·鎮江之戰第十八
- 試問南來信,梅花三兩英。 -- 出自宋·文天祥·翠玉樓
- 白馬嚼嚙黃金勒,三尺角弓兩斛力。 -- 出自宋·文天祥·十拍
- 南宮吾故人,才名三十年。 -- 出自宋·文天祥·鄧禮部第一百三十七
- 夜夜隔墻囚叫佛,三生因果伴孤燈。 -- 出自宋·文天祥·夜起二絕
- 昨夜離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風高。 -- 出自唐·高適·送別
- 一二故人不復見,三十六峰猶眼前。 -- 出自唐·高適·送楊山人歸嵩陽
- 金鼎作丹丹化碧,三萬六千神入宅。 -- 出自唐·李紳·贈毛仙翁
- 宮鶯報曉瑞煙開,三島靈禽拂水回。 -- 出自唐·李紳·憶春日太液池亭候對
- 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 -- 出自唐·賈島·古意
- 此語誠不謬,敵君三萬秋。 -- 出自唐·賈島·不欺
- 剃發鬢無雪,去年三十三。 -- 出自唐·賈島·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 泉樹一為別,依稀三十秋。 -- 出自唐·賈島·青門里作
- 半岸泥沙孤鶴立,三堂風雨四門開。 -- 出自唐·賈島·題虢州三堂贈吳郎中
- 蹋破霹靂車,折卻三四輻。 -- 出自唐·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 壞宅四五舍,病筱三兩束。 -- 出自唐·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 不知青女是何人,三奏未終頭已白。 -- 出自唐·皮日休·夜會問答十
- 所以吾唐風,直將三代甄。 -- 出自唐·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
- 經歲岸烏紗,讀書三十車。 -- 出自唐·皮日休·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不出郛郭曠若
- 一堆方冊為侯印,三級幽巖是將壇。 -- 出自唐·皮日休·寄毗陵魏處士樸
- 幾嚗復幾蒸,用作三冬糧。 -- 出自唐·皮日休·正樂府十篇·橡媼嘆
- 釣公來信自松江,三尺春魚撥剌霜。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謝惠巨魚之半
- 惟此有相擅施福,三涂八難所依怙。 -- 出自宋·黃庭堅·南山羅漢贊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