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十二玉樓無夢,三十六天夜靜,花雨灑瑯玕。 -- 出自宋·葛長庚·水調歌頭·昔在虛皇府
-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到底臲卼。 -- 出自宋·葛長庚·瑞鶴仙·賦情多懶率
- 奏賦兩都,聞韶三月,雁遠書難托。 -- 出自宋·方岳·酹江月/念奴嬌
- 牖一以為明,墐三以為密。 -- 出自宋·方岳·蟄室
- 功行滿,做十洲三島真客。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般般識破
- 前三三與后三三。 -- 出自元·馬鈺·西江月·運用無時不可
- 氣通八脈,功滿三田。 -- 出自元·馬鈺·*心香 謝興平縣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學道
- 三人一意,一志三通。 -- 出自元·馬鈺·*心香 寄白水馮公淄陽長老
- 月下歸來,拉得三兩知交。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丹陽神光燦
- 陽穿八脈,陽透三田。 -- 出自元·馬鈺·*心香
- 碧眼胡僧,便是三清土。 -- 出自元·馬鈺·蘇幕遮 鳴鶴馀音卷四之
- 亦非夸*,能受三冬饑凍。 -- 出自元·馬鈺·黃河清 繼重陽韻
- 奉呈小詞二闋三冬設粥來宮觀,善事光臨。 -- 出自元·馬鈺·戰掉丑奴兒 冬天設粥,益利甚多。煩孫公副
- 能如此,望蓬萊三島咫尺。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零口康先生
- 功行滿,向十洲三島。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零口楊悟一
- 昔年在俗,常畏三久,三張綿被重重。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三一居士張明道
- 取笑風仙訓誨,三髻山侗。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三一居士張明道
- 三三數,要心琴三疊,得與仙同。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三一居士張明道
- 萬事俱忘,堪應三清舉。 -- 出自元·馬鈺·蘇幕遮 和師韻
- 竊蟠桃、非止兩三次,因謫降,出蓬萊。 -- 出自元·馬鈺·清心月
- 煉氣精神,結為三寶。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勸僧道和同
- 風仙重會,共游三島云路。 -- 出自元·譚處端·酹江月
- 得得心清意凈,三光秀、凝結丹砂。 -- 出自元·譚處端·滿庭芳 贈福昌縣趙殿試
- 如了了,赴蓬萊三島,做個神仙。 -- 出自元·譚處端·神光燦 贈張九郎
- 一念還鄉寂處,三宮罩、清靈萬派歸源。 -- 出自元·丘處機·神光燦
- 山中好,末后稱三冬。 -- 出自元·丘處機·望江南 鳴鶴馀音卷之二
- 初似海上江邊,三三五五,亂鶴群鴉出。 -- 出自元·丘處機·無俗念 枰棋
- 其中有,崇道兩三家。 -- 出自元·丘處機·望蓬萊 四首本名望江南 王喬二生架屋于渭
- 山頭凝望,目下三川,壓盡華夷。 -- 出自元·丘處機·訴衷情 風景
- 西風殘漏滴、兩三聲。 -- 出自元·劉秉忠·小重山·詩酒休驚誤一生
- 歸舟遠,漁笛兩三聲。 -- 出自元·劉秉忠·小重山·一片殘陽樹上明
- 四海幸歸英主,三山免化飛仙。 -- 出自元·白樸·西江月 題闕
- 聽敲門、忽有客三人,來相覓。 -- 出自元·白樸·滿江紅 重陽后二日王彥文并利用秦山甫相過
- 仆不揆,□斐合三家奇句,試為一首,必有能辨之雅燕飛觴,清談揮麈,主人終夜留歡。 -- 出自元·白樸·滿庭芳 屢欲作茶詞,未暇也。近選宋名公樂
- 滿目山圍故國,三閣余香,六朝陳跡。 -- 出自元·白樸·奪錦標 清溪吊張麗華?
- 行積無邊,功要三千數。 -- 出自元·尹志平·點絳唇·聞說修行
- 九夏天長暑熱,三秋山后清涼。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 時在天長,正當大暑,歸山后,恰值
- 十方通徹,遍聞三界,一任年將暮。 -- 出自元·尹志平·青玉案 自遣
- 恣開懷賞玩過三更。 -- 出自元·尹志平·賀圣朝 太平興國觀中秋賞月
- 風回五兩月逢三,雙槳平拖水蔚藍。 -- 出自清·張問陶·陽湖道中
- 一二里山徑,兩三聲曉鶯。 -- 出自宋·真山民·曉行山間
- 八九峰如畫,兩三人倚欄。 -- 出自宋·真山民·宋道士同游白云關
- 月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從事相追隨。 -- 出自宋·陳普·和李太白把酒問明月歌
- 何似生,合取口,三世諸佛不知有。 -- 出自宋·釋寶印·偈頌十五首
- 殺人活人,好個三昧。 -- 出自宋·釋師觀·頌古三十三首
- 前三三與后三三,不可承當不可參。 -- 出自宋·釋師觀·頌古三十三首
- 瞻之仰之,鼎分三足。 -- 出自宋·釋師觀·信庵居士畫月庵老衲月林頂相求贊
- 一念得心,頓超三界。 -- 出自宋·釋守凈·偈二十七首
- 包含六義,洞究三墳。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一元生二二生三,萬特取千千取百。 -- 出自宋·曾豐·參政瞿公之孫東廣機宜德遠惠收若詩以能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