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緣爾江家兄弟三,平生愛此石巖巖。 -- 出自宋·陳淳·題江郎廟六絕
- 先生之逝,四十三年。 -- 出自宋·陳宓·贊梅溪王先生像
- 維此瑞麥,十有三莖。 -- 出自宋·陳宓·瑞麥
- 何須窮歸吟,再三嘆寒餓。 -- 出自宋·鄧深·次韻答杜友
- 中興得五楊,其三真英髦。 -- 出自宋·度正·寄襄陽楊侍郎三丈
- 孟堅列九等,三三以相亞。 -- 出自宋·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 年年時節美春三,誰識湖山綠似藍。 -- 出自宋·方回·乙巳三月十五日監察御史王東溪節宿戒方回萬
- 李太白、賀知章,三郎不識放歸云水鄉,子美先生餓欲僵。 -- 出自宋·方回·孟浩然雪驢圖
- 二以剛居中,承三其人柔。 -- 出自宋·方回·偶讀易兌卦衍朋友之義送歷陽廣文倪耕道應淵
- 極說不知已,引三之柔類。 -- 出自宋·方回·偶讀易兌卦衍朋友之義送歷陽廣文倪耕道應淵
- 難弟兄中屈指三,漳州半刺今第一。 -- 出自宋·方回·送郝同知
- 何似廬山東林三大老,生偶同時不同道。 -- 出自宋·方回·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
- 其說謂洪崖者,三皇時有道之士,唐明皇時張氳召見,即其人。 -- 出自宋·方回·題唐師善洪崖圖
- 人道蕭室父子三,前輩流風無讓處。 -- 出自宋·傅西齋·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
- 至言今許發蒙,三沐三薰諦聽。 -- 出自宋·郭印·再和二首
- 瑞白春前已見三,向來膏雨物頻沾。 -- 出自宋·郭印·又次曾端伯春日韻四首
- 月體元自空,三三認盈缺。 -- 出自宋·郭印·諸公以嵩師破戒作詩嘲詠因次韻解之
- 一百八景蟠繞,三十六峰囘環。 -- 出自宋·胡有開·句
- 踏遍天涯路,春三秋又三。 -- 出自宋·胡仲參·試后書懷
- 北堂有子,其實三兮。 -- 出自宋·黃公槐·北堂
- 淳熙天子,御圖三七。 -- 出自宋·林某·瑞麥贊
- 嬌少年才十二三,敲金便著紅塵走。 -- 出自宋·錢時·稚女談命有感
- 嗚呼三歌兮歌三發,天翻地覆綱常滾。 -- 出自宋·丘葵·七歌效杜陵體
- 世尊三昧,文殊三昧,總在拂子頭上。 -- 出自宋·釋崇岳·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趕首座出院,勘三平中箭。 -- 出自宋·釋崇岳·大巔和尚贊
- 平等性智,七十三八十四。 -- 出自宋·釋大觀·偈頌五十一首
- 乾屎橛,乾屎橛,三人證龜作個鱉。 -- 出自宋·釋道昌·頌古五十七首
- 舌頭不出口,三三成九九。 -- 出自宋·釋道昌·頌古五十七首
- 人前慣出手,退三添作九。 -- 出自宋·釋道昌·頌古五十七首
- 贊不欣,徒說謗,三際無心俱掃蕩。 -- 出自宋·釋道川·參玄歌
- 野鴨飛,鸞對舞,三個孩兒抱華鼓。 -- 出自宋·釋道川·參玄歌
- 設使四十九年,三百余會。 -- 出自宋·釋道寧·偈六十九首
- 大小老盧,好與三十棒。 -- 出自宋·釋道寧·偈六十三首
- 凜凜玄風,塵塵三昧。 -- 出自宋·釋道寧·偈六十三首
- 云門一棒,高峰三拜。 -- 出自宋·釋法薰·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 時時九夏,日日三秋。 -- 出自宋·釋法薰·偈頌六十八首
- 入草求人,聊展三拜。 -- 出自宋·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佛手驢腳生緣,三山影落中天。 -- 出自宋·釋慧空·頌古
- 從頭數到一二三,倒數卻成三二一。 -- 出自宋·釋慧空·頌古十首
- 雪峰山中解夏,三門開放兩邊。 -- 出自宋·釋慧空·偈十三首
- 洞山五位,臨濟三玄。 -- 出自宋·釋慧空·東庵泉銘
- 將頭不猛,帶累三軍。 -- 出自宋·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 有進裂轉面皮,三下衲僧乞命。 -- 出自宋·釋慧性·自贊
- 七九從來八十三,六六何曾三十六。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未跨三門,先跨三門,先見佛殿。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四個合成兩個,三錢置得一錢。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說心說性,來與三斤麻。 -- 出自宋·釋慧遠·禪人寫師真請贊
- 描不成,畫不就,三個骰兒拋十九。 -- 出自宋·釋慧遠·志公和尚贊
- 風作伴,月為鄰,三眼摩醯笑似嗔。 -- 出自宋·釋慧遠·朱伯可求頌
- 一釋迦,二元和,三佛陀。 -- 出自宋·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