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五彩祥云覆罩,三天上、仙韻瑯瑯。 -- 出自元·王處一·滿庭芳 因福山縣王遠村北丹灶山道友聚話,
- 玉液瓊漿,吞咽三光秀。 -- 出自元·王處一·行香子·做修行
- 行滿功成,決應三清舉。 -- 出自元·王處一·行香子 贈蓬萊李一翁
- 身崇三教,心敬三光,頭戴三花。 -- 出自元·王丹桂·訴衷情 繼古韻
- 混融千古秀,隱三島、十洲異域。 -- 出自元·王丹桂·月中仙 望海
- 超凡出世,上朝三*神帝。 -- 出自元·侯善淵·酹江月
- 丹書迎詔,上朝三景羅列。 -- 出自元·侯善淵·酹江月
- 真常道,日用遍三千。 -- 出自元·侯善淵·歸來曲
- 壺中景,真消息,三火烹煎坎離。 -- 出自元·長筌子·拋球樂·細開根基妙道
- 見仙桃初放兩三枝,間翠竹香茅。 -- 出自元·長筌子·賀圣朝·春光明媚
- 任松軒紅日照三竿,更蝶夢花梢。 -- 出自元·長筌子·賀圣朝·春光明媚
- 閬苑仙葩,蔣公三徑知音少。 -- 出自元·長筌子·燭影搖紅·菊綻黃花
- 向五云深處望三臺,光千丈。 -- 出自元·王惲·滿江紅 壽康平章用臣
- 一片肝腸鐵石,三年雪月情緣。 -- 出自元·魏初·木蘭花慢 宋漢臣墨梅并序嘉議宋公于予?
- 自別君來,日如三秋,夜如一年。 -- 出自元·張之翰·沁園春 用送鶴樂府韻,寄可與亦督和之
- 小春時候,兩蕊三花。 -- 出自元·張伯淳·柳梢青 賦枯梅寄張郎中馬同知 強村叢書用繡
- 今何許,倚長風三叫,對此魁梧。 -- 出自元·劉敏中·沁園春 余既以太初名石,且為記。客曰雖命
- 此意君恩亦許,三二日一到中書。 -- 出自元·劉敏中·滿庭芳 壽何聰山平章
- 兩客清談未了,三更風雨瀟瀟。 -- 出自元·吳存·木蘭花慢 清明夜與芳洲話舊
- 堪笑滕六羞慵,三年刻楮,慳放玲瓏葉。 -- 出自元·袁易·念奴嬌 連日雪意凄迷,云未解駁,仆與勉夫
- 五夜重判爛醉,三分尚有馀春。 -- 出自元·袁易·風入松 和張玉田閏元夕(趙本調誤作醉花陰
- 孤云外,是吾廬三徑,歸興偏長。 -- 出自元·周權·沁園春·說與黃花
- 一卮仙酒,得陪三老斟酌。 -- 出自元·張雨·百字令 壽玄覽真人,次黃一峰韻
- 停舟吊古,*泉三酹寒菊。 -- 出自元·張可久·百字令 舟泊小金山下,客有歌大江東去詞者
- 五土中宮,合為三五,三五混融陰返陽。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道曰五行
- 一氣歸根,六門三用,到此全憑德行扶。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 贈吳居士丹旨
- 當位中庸,三五三十棒。 -- 出自元·高道寬·蘇幕遮·聚三華
- 雷震一聲,火發三田,半夜烏飛千里。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出世登真
- 堅持九載,志煉三千,精進五華瓊液。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悟人曹溪
- 爐輝五彩,鼎耀三光,識取本來宗祖。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日月高奔
- 周游八景,遍賞三山,不離目前親詣。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元氣充餐
- 鉛生五彩,汞發三光,方顯大丹苗裔。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絕粒停廚
- 制電搖空,唬得三尸奔走,六賊逃去。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冒雪沖霜
- 鉆攢八卦,鼎備三才,修建道家基業。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 以上二十首見嗚鶴余音卷二
- 真空就,長生話,三教習習通。 -- 出自元·三于真人·滿庭芳 嗚鶴余音卷三
- 月冷秦淮,誤了三生鴛譜。 -- 出自當代·梁羽生·陌上花·夢幻塵緣
- 封頭乘其未活,三面有應必封,斷頭先與頂頭封,收得中腹受用。 -- 出自清·錢長澤·三十字母
- 復九萌陽管,生三瑞砌蓂。 -- 出自宋·宋庠·參政東平侍郎誕辰紀德
- 鉤百勞筋敗,朝三怒氣粗。 -- 出自宋·宋庠·主薦后喧訟不已
- 一饑慣食腥腐,三嗅不分臭香。 -- 出自宋·宋庠·撚鼻
- 于維慶歷,三年三月。 -- 出自宋·石介·慶歷圣德頌
- 老姥龍鐘八十三,獨能指點認青衫。 -- 出自宋·石介·離鄆州至壽張南村舍中有姥八十馀拜
- 萬古垂名豈敢,三年費俸長閑。 -- 出自宋·項安世·三和
- 一言蔽思無邪,三萬解曰若稽。 -- 出自宋·項安世·三和
- 萬念頭頭灰冷,三田日日春妍。 -- 出自宋·項安世·用韻送夔師何侍郎以待制奉祠東歸
- 萬仞銀山鐵壁,三軍貔虎熊羆。 -- 出自宋·章甫·浙江觀潮
- 為嫌城里熱,再三留不住。 -- 出自宋·張镃·送綽上人歸后庵
- 是時年方二十三,自嘆摳趨已云暮。 -- 出自宋·劉黻·哭藝堂湯先生
- 阿婆拊床呼阿三,阿三莫學阿五眠。 -- 出自宋·邵定·插田
- 徑須醉賞臘前三,紛紛盡是明年米。 -- 出自宋·艾性夫·雪吟效禁體并去一切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