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天錫興王佐,三朝秉化鈞。 -- 出自宋·陳襄·故太師中書令曾魯公挽詞二首
- 萬谷山源發,三農水利均。 -- 出自宋·陳襄·馬筱潭報雨
- 眾真霞佩上三天,誰見回飚□駕旋。 -- 出自宋·陳洵直·歸云洞
- 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巖前一株柏。 -- 出自宋·陳堯咨·施肩吾宅
- 二星欣照映,三月愜游從。 -- 出自宋·陳元晉·代餞轉運判官趙帑轄
- 雍容傳檄定三輔,頸縛單于歸釁鼓。 -- 出自宋·陳元晉·上姚贛州鏞壽
- 君不見前年三百青銅米一斗,又不見去年蕨根掘盡不充口。 -- 出自宋·陳元晉·田家謠
- 五圖傳秘訣,三祝契堯心。 -- 出自宋·陳越·送張無夢歸天臺
- 暑風吹起塵三丈,城市出來閑采真。 -- 出自宋·陳振甫·贈沖虛齋朱道士
- 平生聞說張三影,十詠誰知有乃翁。 -- 出自宋·陳振孫·題張氏十詠圖
- 巨鰲此夕移三島,火樹迎春吐萬花。 -- 出自·陳宗·賜午門觀燈應制(二首。宣廟品第應制詩,以
- 長跪受隱文,三復嘆且疑。 -- 出自宋·陳宗禮·紫霄觀
- 淹留恐復荒三徑,潦倒寧堪護六飛。 -- 出自宋·程宿·旅舍述懷
- 晦翁溪齋二三友,神游於此留其名。 -- 出自宋·程無鳳·居然庵
- 一捧埋寶劍,三錫負彤弓。 -- 出自宋·程旸·團練統制程公全哀挽
- 黃山敵嵩阜,三十六嵯峨。 -- 出自宋·崔鶠·新安四詠
- 八磚非性懶,三昧減心憂。 -- 出自宋·崔遵度·屬疾
- 飄零不死見三世,爾復預此能言流。 -- 出自宋·戴表元·送程敬叔教論赴建平
- 一寸書看懶,三叉路走頻。 -- 出自宋·戴表元·再招奕世
- 黃雞亭館琴三弄,青果杯盤酒數行。 -- 出自宋·戴表元·次韻和蔚師鑒師春懷
- 之子滄浪去,三吳西更西。 -- 出自宋·戴表元·史昭甫招陳宗魯之長興
- 年年臘前得三白,樂歲仍然多餓夫。 -- 出自宋·戴表元·雪后況湖歌
- 當人如舉唱,三句豈能該。 -- 出自宋·道禪師·三句外
- 博山煙燼夜三更,萬籟聲沉月一庭。 -- 出自宋·鄧深·賦歐陽道士舞仙
- 一飽寧無限,三人動有馀。 -- 出自宋·鄧深·施食
- 不辭揮汗過三伏,敗屋怯聽滂沱雨。 -- 出自宋·鄧忠臣·初伏大雨戲呈無咎四首
- 危登險陟倦三伏,口呿背浹嗟胡為。 -- 出自宋·丁逢·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攤錢晝浪看三老,杖藜晚岸尋名緇。 -- 出自宋·丁逢·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新街錦帳達三字,舊制生坦放五題。 -- 出自宋·竇儀·賀李昉
- 知嘆落落無三語,底事區區為一官。 -- 出自宋·杜范·和林簿二詩
- 奕世詩書遠,三劉姓字香。 -- 出自宋·杜范·挽劉監丞二首
- 二蜀通貨博,三峽為防堅。 -- 出自宋·杜曾·峽山古調
- 蕓苗自我持三勿,克己從頭絕四非。 -- 出自宋·度正·去年微之國史讀易徹章夢謁晦翁相與從容話言
- 卷懷經濟藏三徑,震起聲音滿九皋。 -- 出自宋·度正·奉壽季章大參相公
- 縮手不近前,三年淹禮曹。 -- 出自宋·度正·寄襄陽楊侍郎三丈
- 厚意敢虛辱,三尺橫金徽。 -- 出自宋·度正·昨蒙謂卿機宜學士佳章寵寄謹依元韻酬謝乞幸
- 共來日費二三斗,尚有輪官七八分。 -- 出自宋·方逢辰·田父吟
- 孟堅列九等,三三以相亞。 -- 出自宋·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 彖辭六十四,三十四方貞。 -- 出自宋·方回·后天易吟三十首
- 先覺欲覺后,三峰列四圖。 -- 出自宋·方回·先天易吟三十首
- 氣豪心未平,三已復三仕。 -- 出自宋·方回·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 迄為萬世害,三教乃并馳。 -- 出自宋·方回·學詩吟十首
- 六道何憑考,三身故強推。 -- 出自宋·方回·不寐十首
- 七年守郡罷三年,賣盡山中五頃田。 -- 出自宋·方回·春晚雜興十二首
- 六經樂故亡,三禮復不完。 -- 出自宋·方回·覽古五首
- 一千修柁貫三米,三日盤纏無一錢。 -- 出自宋·方回·聽航船歌十首
- 考官蔡茲取三策,三奏賞音汪應辰。 -- 出自宋·方回·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 乾坤各各變三爻,坎兌相依似泰交。 -- 出自宋·方回·李仲賓墨竹四首
- 六度莫先慧,三風尤惡頑。 -- 出自宋·方回·次韻恢大山擬古三首
- 一麾繆析土,三命空登畿。 -- 出自宋·方回·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