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邂逅燕城又三載。 -- 出自元·王惲·感皇恩 廣平道中,寄總管寧端甫
- 雨聲作氣張三軍。 -- 出自元·王惲·浣溪沙 至元九年秋九月,登秋風亭觀雨,賦
- 太行鐘秀盡三鄉,形勝*高下。 -- 出自元·王惲·好事近 過南云門
- 金*頭、滿*三杯,吸盡江山濃綠。 -- 出自元·王惲·黑漆弩 游金山寺粼曲子 伯昌嘗以漆弩侑酒
- 青松和月兩三株。 -- 出自元·魏初·定風波·長日心邊一事無
- 想諸將歡迎,三軍賈勇,威震江*。 -- 出自元·劉敏中·木蘭花慢 送親衛劉副使遷成都統軍,公號舜
- 高歌一曲,二三知己知彼。 -- 出自元·劉敏中·滿江紅 自述呈知己時有小言
- 雄吞不數針三碗,治生何計韭千畦。 -- 出自元·劉敏中·最高樓 次韻答張縣尹
- 首夏清和,望三夕前,天現壽星。 -- 出自元·陳櫟·沁園春 代壽張起齊四月十一日
- 張安國集中三首,蔡伸道集中一首,其首俱以一字句斷,今本訛眠字為明,遂作三字句斷,非也。 -- 出自元·周玉晨·十六字令 案詞品卷一誤作周邦彥詞。詞綜卷
- 畫檐疏雨過三更。 -- 出自元·虞集·浣溪沙
- 憂來每得二三友,看花把酒臨風哦。 -- 出自元·虞集·家兄孟修父輸賦南還
- 臨流結屋兩三間。 -- 出自元·王結·臨江仙 次韻答曹子貞
- 笑裊裊繁聲,三生兒女,恩怨流連。 -- 出自元·王旭·木蘭花慢 聽姜惠甫摘阮
- 禪機已悟三三。 -- 出自元·張野·沁園春 和人韻
- 問命之窮達,三杯酒軟,身之去就,一葉舟輕。 -- 出自元·張野·沁園春 壬子和人為壽用止酒韻
- 哀箏一抹十三弦。 -- 出自元·張可久·風入松 湖上九日
- 艤舟一笑,正三吳好處,天將僧占。 -- 出自元·張可久·百字令 惠山酌泉
- □□玉塵三三法,水漾金鱗六六魚。 -- 出自元·張可久·鷓鴣天 玉泉觀魚
- 火三南方,東三成五,北玄真一,西四同鄉。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道曰五行
- 會兩儀妙合,三元輻輳,一靈不昧,萬化皈依。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 贈括蒼張希微號幾庵
- 執中守正固三田。 -- 出自元·李道純·西江月 贈周守正
- 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四生六道。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試問禪關
- 收拾起四象三車。 -- 出自元·三于真人·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
- 日中鳥烏,生三足。 -- 出自元·潛真子·蘇幕遮 曲江上,看月華澄凈,有個鳥飛
- 大明東向屬三陽。 -- 出自元·牧常晁·臨江仙·午夜金烏從海底
- 向六時勤顧,三更不睡,呼男呼女,采取回倉。 -- 出自元·王*·沁園春 耕
- 詞場領袖失三山,所恨存亡一水間。 -- 出自明·曹學佺·挽徐興公(壬午冬)
- 分淚溢吟毫,三月十九日。 -- 出自近代·陳三立·庸庵尚書于滬上主逸社第二集適值三月十九日
- 一徑曾扶醉,三年得再窺。 -- 出自近代·陳三立·同袁伯夔絜漪園觀梅
- 何堪滄海看三變,漫向中原角兩雄。 -- 出自近代·陳三立·次韻倦知同年感事
- 荒區移植開三徑,冷月攜魂并一痕。 -- 出自近代·陳三立·迭韻再答伯夔
- 磨我削葵刀,三寸久在懷。 -- 出自元·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 烈火燒昆岡,三日焰未衰。 -- 出自元·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 孤竹先賢國,三槐故相庭。 -- 出自明·張以寧·賀禮部王尚書本中二十韻
- 衣上羅帶長,三歲不改芳。 -- 出自明·張以寧·次韻黃觀復見貽古意
- 卻騎黃鵠過三島,別后扶桑枝葉老。 -- 出自明·張以寧·題日本僧云山千里圖天東日出天西入,萬里龍
- 坐來落葉兩三聲,野菊開時雨滿城。 -- 出自明·張以寧·次李宗烈韻(二首)
- 前期指在春三月,回首東風好著鞭。 -- 出自宋·宋白·狂吟八韻送英公暫歸故鄉遷殯二親
- 下臨無地仙三島,水遠兼天山四圍。 -- 出自宋·趙希逢·和清富樓
- 南溟未擊水三千,涸轍心難一息安。 -- 出自宋·趙希逢·和寄小王徐子晉
- 懷珍空自經三獻,受用何嘗得五車。 -- 出自宋·趙希逢·和禱富沙
- 清流并繞分三澗,翠竹相依住數僧。 -- 出自宋·張弋·廣教寺
- 靈和殿柳欲三眠,吹盡東風未著綿。 -- 出自明·沈明臣·前艷曲二首
- 到家楊柳當三月,別處芙蓉是九峰。 -- 出自明·沈明臣·顧仲方園中留別同張玄超莫云卿殷無美分冬字
- 鹺花萬灶歌三月,寶氣千山到五城。 -- 出自明·孫承宗·春懷六首
- 欲沂誰氏子,三嘆詠而歸。 -- 出自宋·汪洙·神童詩
- 風前鐵笛驚三弄,月底銀箏試一搊。 -- 出自明·李開先·元夕邀客賞燈兼聽箏笛二樂
- 南陽有奇士,三顧精誠傾。 -- 出自宋·田錫·擬古
- 萬乘是知己,三公駭奇士。 -- 出自宋·田錫·寄宋白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