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5個(gè)字的詩句
三在第五個(gè)字的詩句
- 翠鳳引游三島路,赤龍齊別五云車。 -- 出自宋·廖融·夢仙謠
- 裊裊香英三四枝,亭亭紅艷照階墀。 -- 出自宋·劉兼·玉燭花
- 蜀箋都有三千幅,總寫離情寄孟光。 -- 出自宋·劉兼·江樓望鄉(xiāng)寄內(nèi)
- 覺來依舊三更月,離緒鄉(xiāng)心起萬端。 -- 出自宋·劉兼·夢歸故園
- 覺來依舊三更月,離緒鄉(xiāng)心起萬端。 -- 出自宋·劉兼·夢歸故園二首
- 當(dāng)初花下三秦客,只有天涯二老身。 -- 出自宋·劉兼·寄長安鄭員外
- 蜀箋都有三千幅,總寫離情寄孟光。 -- 出自宋·劉兼·江樓望鄉(xiāng)寄內(nèi)子
- 喜字漫書三十六,到頭能得幾多時(shí)。 -- 出自唐·孫元晏·齊·郁林王
- 云遮劍閣三千里,水隔瞿塘十二峰。 -- 出自唐·何贊·書事
- 天府鞠辦三節(jié)日,霜臺待漏五更時(shí)。 -- 出自宋·曹修古·題清心堂
- 瀟湘江頭三月春,柳條弄日搖黃金。 -- 出自唐·黃文·湘江
- 臨岐莫似三聲日,避射須依繞樹年。 -- 出自唐·易思·郡城放猿獻(xiàn)衛(wèi)使君
- 黃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門前五柳春。 -- 出自唐·蘇廣文·自商山宿隱居(一作靈一詩)
- 行客謾陳三酎酒,大夫元是獨(dú)醒人。 -- 出自唐·洪州將軍·題屈原祠
- 四眾瞻仰,三槐附交。 -- 出自唐·海順·三不為篇
- 無韋始得三數(shù)載,不知此復(fù)是何韋。 -- 出自唐·利涉·譏韋玎吟以韋字為韻
- 黃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門前五柳春。 -- 出自唐·靈一·題黃公陶翰別業(yè)(一作處一詩,一作蘇廣文詩
- 十軸示余三百篇,金碧爛光燒蜀箋。 -- 出自唐·僧鸞·贈(zèng)李粲秀才(字輝用)
- 唯陪北楚三千客,多話東林十八賢。 -- 出自唐·可朋·句
- 一萬蓮經(jīng)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門塵。 -- 出自唐·玄幽·句
- 尋仙何必三山上,但使神存九竅清。 -- 出自唐·鄰道場人·貨丹吟
- 深邃門墻三楚外,清風(fēng)池館五峰前。 -- 出自唐·石恪·贈(zèng)雷殿直
- 四弦攏拈三五聲,喚起邊風(fēng)駐明月。 -- 出自唐·劉景復(fù)·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
- 罪流更溢三千里,白佛安能救爾生。 -- 出自宋·李兼·戒事魔十詩
- 屈公蕭寺三旬客,益我空囊?guī)拙碓姟? -- 出自宋·李兼·送桑澤卿歸天臺
- 萬匯猶屯,三才始備。 -- 出自唐·張紹·沖佑觀
- 五嶺來庭,三湘清徹。 -- 出自唐·張紹·沖佑觀
- 七圣斯嚴(yán),三君如在。 -- 出自唐·張紹·沖佑觀
- 薛老峯頭三個(gè)字,須知此與石齊生。 -- 出自唐·周樸·薛老峯
- 月照孤村三兩家。 -- 出自宋·蔣興祖女·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
- 相對竹林三四友,氣壓闌亭豪逸。 -- 出自元·李俊明·酹江月 王懷州壽日丁酉年
- 為君細(xì)染三生鬢。 -- 出自元·許有壬·蝶戀花 以變白方贈(zèng)朱亮卿
- 時(shí)見飛螢三四點(diǎn),樹影依稀相隔。 -- 出自元·許有壬·念奴嬌 賦螢
- 洹堂半月三來,小庭日見添佳致。 -- 出自元·許有壬·水龍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偕王居仁仲武小
- 避賢解組,三見太行秋。 -- 出自元·許有壬·六州歌頭 次明初為壽韻
- 休教阮家三品,但身閑便(下缺)殘?jiān)~。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以上周詠先據(jù)至正集七十九,補(bǔ)許有
- 煙霞曾結(jié)三生好。 -- 出自元·許有壬·憶秦娥 和希孟張中丞韻
- 黃金散盡,三年流落京華,區(qū)區(qū)又上并州路。 -- 出自元·許有壬·石州慢 送牛農(nóng)師赴石州學(xué)正
- 十日惡風(fēng)三尺雪,繁霜又滿人間。 -- 出自元·許有壬·臨江仙 黎江萬梅方吐,而予來沙,風(fēng)雪十日
- 營五畝,如三島。 -- 出自元·許有壬·千秋歲 即席次可行見壽樂府韻
- 且對影成三。 -- 出自元·李齊賢·巫山一段云 洞庭秋月
- 八表游神,三杯通道,驢背須如雪。 -- 出自元·李齊賢·大江東去 過華陰
- 彈罷瑤琴三疊,還將玉管重拈。 -- 出自元·沈禧·風(fēng)入松 詠俞紹庵秋蟾臺
- 浩渺湖邊三萬頃。 -- 出自元·沈禧·漁家傲 口浦澄霞
- 水殿云廊三十六,不知何處月明多。 -- 出自元·王蒙·宮詞
- 人間瞬息三萬年,七十二君何茫然。 -- 出自元·王蒙·登泰山(有引)
- 掛錫叢林三十載,玉檢芝泥猶濕。 -- 出自元·吳景奎·念奴嬌 壽暉東陽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
- *具神君三四輩,乘龍。 -- 出自元·宋*·南鄉(xiāng)子 觀云
- 贊畫雄藩三載,蓮幕更風(fēng)流。 -- 出自元·袁士元·八聲甘州 餞帥閫張仲淵外郎 先福建帥府
- 三子犁鋤,三婦供萍藻。 -- 出自元·謝應(yīng)芳·點(diǎn)絳唇·海上歸來